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學佛的唯一目地就是真實的認識“自已”,只有真實地認識自己,認識“我”,才能成就無上智慧。我們不光要學佛,而且要成佛,要成佛首先就得知道什麼是“佛”,如果你連“佛”是什麼都不知道,說明你還不認識“佛”,你還不瞭解“佛”, 即使“佛”站在你面前,你也與佛無緣,這樣的人是沒有辦法成就無上智慧的。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一、關於對佛法認識的偏見:

當今社會上有許多人士認為:這世上只有佛相,沒有佛;只有寺院,沒有菩薩;只有和尚,沒有鬼神;因為誰都沒見過佛、菩薩、阿羅漢等,所以宗教信仰就是迷信。

他們不畏因果,不怕鬼神,不敬天地,不講道德,由於思想認識上嚴重的“自我”,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自私,自負,沒有責任感,沒有負罪感,沒有感恩之心,沒能同情之感;即使是起了噁心,做了壞事,也不知悔改,只要沒有被人發現,就等於沒有犯罪,而且下次還要再犯。

在這些“無明”思想的推動下,世風日下,道德淪喪,人類社會危機重重,國際關係劍拔弩張,痛苦、災難、恐懼、迷茫、不安、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二、佛法對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性:

也有很多智者、覺者說:當今社會,多一座寺院,就少一座監獄;多一個道場,就少一片黑暗;多一個明師,就少一個地獄!由此可見,佛法對促進人類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用佛法中的“智慧”來教育原始的“無知”,我們必須用佛陀證悟的“真理”來滌盪心中的“無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能轉境則同如來”,成就無悔人生!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三、佛、菩薩在哪裡:

十方三世的佛、菩薩到底在哪裡?——這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拷問,我們必須實事求是的做出回答,幾乎所有的智者,覺者,祖師大德都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這個問題,其實佛、菩薩就在你人生旅程的每一個“當下”;佛、菩薩從來沒離開過我們半步,無論何時何地,分秒相伴;應該說:我們人生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在佛的“心”中度過的!

只是由於我們“執相眛性”,只是由於原始“無明”的障礙,我們對佛、菩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覺而不察;這個世上最難過的“人”就是佛;“他”看到一切都是自己,千方百計,用盡方便,都是為了點醒夢中人,普渡一切有緣;可我們還是在說:“佛在哪裡?”,這就是天下的第一大笑話!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四、佛陀的開示:

佛陀在《楞嚴經》卷一開示我們:『萬法因心有體』,一語道破天機,是物是心,是心是物;心、物一體,性、相一如;無量的宇宙,當下就是一顆“心”,就是“我”!還用找嗎?

佛陀在《楞嚴經》卷三直接了當,把“四科”、“七大”、“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統統歸為『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一空”現萬有,萬有當體即“空”,天地萬法皆是“如來”,一切都是法爾如是也。

佛陀又在《法華經》方便品,更加直接地講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一乘法”即“一合相”、即“一念心”、即“一尊佛”;我們要明白一即無量,無量即一的道理。

通過以上《經文》,我們可以知道“佛者”即:知道者,覺道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我們要明白:所謂的“大覺之性”當下就是“分別之性”,“分別之性”當下就是“排他之性”,“排他之性”當下就是“本覺妙性”——大光明藏中沒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

佛法是雙遮雙照的,“無明”的當下就是“明”,“妄動”的當下就是“如如不動”,“生死”不離“涅槃”,“世間”不離“出世間”——沒有什麼不是什麼!一切萬法都是圓融、圓滿、圓通的,都是真心的“性具功德”,本自具足!——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就在“當下”,就是“當下”,這就是佛陀所開示的宇宙真相。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五、佛法是“真實之法”:

佛法真實不虛,唯信乃入,唯智乃知;一念悟則當下成就,轉凡成聖,迴歸自性,開啟一切本有的智慧德能之妙用;於時時、事事、處處、念念在道,自在無礙——正如印光大師所講:“法華奧典,妙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若不能悟,即使扯破喉嚨、拜斷骨頭、坐成鬼窟窿,也不能明白真理!

一樣是在冤枉地受六道輪迴之苦——正如文殊、普賢兩位古佛化身的寒山拾得大師所講:“口唸彌陀心散亂,扯破喉嚨也枉然”。所以祖師大德講到此法,感慨萬分: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兩鳳毛麟角!正如佛陀在《楞嚴經》講,“眾生乃可憐愍者”!

那麼‘一旦明白這個道理以後,你才知道所有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天、人、阿修羅、鬼、畜生、地獄等乃至無量法界的無量聖人和凡夫都是共一個本體,共一個真心本來面目,沒有誰不是誰,一多無礙!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六、因果不空,大愛無疆:

西方不留一納子,天堂不留一聖賢。一切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覺者,都是懷著一顆宇宙的心,過好現相界的每一分、每一秒;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病痛還是健康,他們從來不迷惑,從來不報怨,從來不悲觀;

他們見一切,愛一切,渡一切,力隨願來,身隨心動,身、口、意隨智慧行;菩薩永遠在路上,願萬物被溫柔以待!他們存在的唯一目地就是大發慈悲心,普行一切善,廣渡有緣人!正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真正明心見性的人才做得到的大慈大悲!

真正明白天地萬法共一個本體時,你會普愛一切,普敬一切;恭敬、感恩、慈悲宇宙萬法萬相、萬事萬物即是恭敬、感恩、慈悲自己;誹謗、怨恨、嫉妒宇宙萬法萬相、萬事萬物就是在誹謗、怨恨、嫉妒自己。

我們向宇宙發出的所有的負能量當下都會回饋到我們自己的身上;同樣道理,我們向宇宙發出的正能量信息當下也都會回饋到我們自己的身上。無數的事實驗證了“因果報應”的真實性,“因”是未成熟的“果”,“果”是已成熟的“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絲豪不爽!

七、佛法就是心法:

佛法就是心法,就是教我們如何善用己的“心”!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做鬼、做畜生、下地獄,皆是一念心的隨緣展現,全憑我們自己當下的這“一念心”來成就。只看你自己想做什麼,就用什麼樣的“心”,當然也就會現什麼樣的“相”,得什麼樣的“果”。也叫“隨心應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真妄一體,知妄即真。

你發出的愛越多,你積聚在宇宙間愛的氣場就會越大;同時你收穫的愛也將產生無盡的能量,化作普世之光,光照每個眾生的靈魂。每個人都喜歡跟充滿愛的人在一起,“他”會用心照亮一切,溫暖一切,把所有的負能量在一念間轉化為正能量。我們要明白,轉化一個惡人、教化一顆噁心、端正一個惡行,就是成全了無量的眾生,就是莊嚴佛淨土!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八、凡、聖皆在一念之間:

凡夫始終認為“我就是我”,聖賢的知見是:“我離一切,即一切!”;這就是凡聖最大的,唯一的差別。即使你的世間學問再高,若不明此理,亦是凡夫;即使你從來沒有上過一天學,若明此理,如同“六祖”再來,亦是聖人;

我們要明白:佛在當下,無在亦不在,無是亦所不是,無住亦無所不住。愚者見物,智者見心,覺者見佛,見(心)不見(肉眼)之見(真相),才是真見!每個眾生的“大覺之心”都是法爾如是;每個眾生的“清淨自性”都是本自具足;每個眾生都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每個眾生當下都是“佛”者,都是“覺”者;無上佛果不從修得,只待當下能認知。

《楞嚴經》講到:“發明便解脫”!發現佛、明白佛,就是分真佛,就已經自在(低則不落三惡道,高則十地、等覺乃至妙覺),剩下的事,就是歷事煉心(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無量法門),但也是無功用道,一切都是事半功倍,自然圓滿無上菩提!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九、成佛是當下的事;

佛陀通過“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一乘法”,把十方三世無量的時間、無量的空間、無量的萬法萬相、萬事萬物,一切的一切,當下圓融為一顆心,圓融為一個人,圓融為一尊佛;日月星辰、風雲雨霧、山山水水、塵塵剎剎、芸芸眾生、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空有虛實、香甜苦辣酸臭、生老病死、愛恨情仇……皆是一顆真心的隨緣展現,只有抓住“當下”,才能不立階梯一念悟入。

因為真正“明心見性” 的人,他的“知見”早已超越了“動”、“靜” 、“根” 、“覺” 、“空” 、“滅” ;“覺者”的身體是心靈的工具,是為眾生服務的法器;“覺者”的心是全然的,是無私的,他能包容一切,理解一切;宇宙萬物,大至日月星辰,小至一花一草,皆是“覺者”的真心本體,所以“他”能像愛自己一樣去愛一切。當你真正地、平等地、無私地包容了一切,接納了一切,你的“心”就與這一切發生著無聲無息的道交感應,你與一切渾然一體,你的法喜是無邊的!

每個眾生都是帶著迷惑而來的佛,只有在有限的時間內,勇猛精進,聽經聞法,才能快速蕩盡心中的“無明”,與佛同願,瀟灑人間,自在人生!

佛法中的最高智慧就在“當下”——(深度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