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兼修,軟硬皆備,財大咖熱議CFO能力(下)

在姚剛看來,CFO是對公司信息掌握最全面的人,對公司瞭解的程度甚至常常超過CEO和董事長。手握這些信息資源的CFO要對其進行整理歸納、鑑別加工,從中尋找規律,整合利用,進而驅動戰略發展和企業增值。


內外兼修,軟硬皆備,財大咖熱議CFO能力(下)


配圖:Pexels

來源:財大咖(ID:caidaka2019)


鄭豔玲:業財融合,擺渡企業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副總經理、財能書院會員鄭豔玲是來自長三角分院的代表。當前突然爆發的疫情引發了她的思考。作為一名馬拉松愛好者,她想:“如果我在奔跑的過程中,突然被絆了一跤,會怎麼樣?”


企業的經營就像一場馬拉松,疫情是奔跑道路上突如其來的石塊。收入被迫停下來,但成本還在慣性地向前衝。那些平時沒有“好好鍛鍊”的企業,很可能會被這個極速剎車絆到骨折。而CFO作為企業的財務大管家,如果平時沒有“好好鍛鍊”,沒有對自己的能力進行高維度提煉,必定會摔到“內傷”。


所以,當其他CFO強調各種軟硬技能的時候,鄭豔玲的思考重點是打法和心法。


CFO不只是一個標籤,一個符號,這個職位具有非常大的內涵,要有自己的打法和心法,CFO才能對組織變革、對團隊成員、對業績進行轉換,形成一種驅動力量。”


鄭豔玲將CFO定義為“懂業務的管理者”,因此,CFO必須具備跨界的業務思維能力,並能將這種業務思維與財務專業融會貫通。在數字時代,這種結合需要藉助於BI等工具,對企業的信息做各種維度的分析,透過數字看到企業背後的運營邏輯,再從這個邏輯迴歸到管理的支點,利用財務的數字驅動企業發生變革,形成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鄭豔玲還把CFO視為“擺渡人”。她說,CFO需要基於市場規則和底層數據,把企業的內外資源整合起來,形成行動和轉化率

。這種整合與轉化有兩個難點,一是自上而下的賦權,二是自下而上的探索。CFO需要把兩者通過CFO的領導力貫通連接,讓信息對稱,具備全局視野的資源整合能力,給予企業財務的附加價值。她同時強調:“儘管財務本身是一個很專業的學科,但它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工具,這個工具能否用好,取決於我們自身的管理思維。這也要求我把好奇心和學習力帶到團隊中,讓團隊成員都能知行合一。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不是一個‘純財務’了。CFO要有能力設計跨部門協作的崗位。”


“整合資源也好,粘合團隊也好,最終都是要幫助企業、幫助團隊、幫助內外部利益相關者。CFO要在不確定的環境下,跨過湍急的河流與險灘,幫助企業登陸光明的彼岸。”鄭豔玲說。


內外兼修,軟硬皆備,財大咖熱議CFO能力(下)


陳燕芳:戰略高度,業務寬度,協調溫度

杭州中藝實業CFO兼董秘陳燕芳也來自長三角分院。她認為,CFO的領導力需要具備三個前提:基礎的業務能力,終生的學習能力,以及道德規範能力。在這些基礎之上,CFO才能談所謂的領導力。而卓越CFO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還具備了戰略高度、業務寬度、協調溫度。


首先,CFO必須具備高度的戰略思維。“我們要解決當下的問題,僅僅看今天是不夠的,至少要多看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要用未來思考今天,用今天成就未來。CFO需要為自己的團隊構建一條總軸,把財務和企業運營串聯起來。”


其次,CFO需要有寬泛的業務思路。她說:“財務要有綜合性的服務功能,業務部門是財務部門的服務對象,是需求的提出者,只有懂得業務,反過來才能指導自己的財務,也才能在業務環境中擁有話語權。”


再次,CFO與其他部門溝通時,還需要具有溫度。“不是強硬地和別人講,你必須要做什麼,而要創造財務場景,讓業務模式財務場景化,讓業務能更好地瞭解財務。”


內外兼修,軟硬皆備,財大咖熱議CFO能力(下)


姚剛:整合信息,構建模型

北京鑫牛數據董事長、財能書院會員姚剛看到議題時首先做的,是對“卓越CFO”進行定位。與書院的大多數會員不同的是,他已經從CFO的角色轉型到了投資人,繼而又自己創業成為企業的掌舵者。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思考一個新問題:CFO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起到的最本質的作用是什麼?卓越的CFO,與卓越的人力資源總監、卓越的營銷總監、卓越的研發總監,能力要求有什麼本質不同?


他的結論是:CFO是可以成為CEO的人,只是在企業中從事財務條線的工作


在姚剛看來,CFO是對公司信息掌握最全面的人,對公司瞭解的程度甚至常常超過CEO和董事長。手握這些信息資源的CFO要對其進行整理歸納、鑑別加工,從中尋找規律,整合利用,進而驅動戰略發展和企業增值。


從這個視角出發,姚剛認為,CFO首先需要獲取最有用的加工信息的能力,這也是其他部門的領導者所不具備的特性


其次,CFO需要將信息進行數字化表達,通過模型去展示業務的本質。“我常常問自己投資的企業:你靠什麼掙錢?是靠大勢,靠需求結構的變化,還是靠產品成本的競爭優勢?這種掙錢的能力,你能夠維持多久?或者說,你這種掙錢的能力有沒有‘護城河’?”回答這種問題,就需要企業提供自己的財務模型,然後進行分析評價,能夠找到各種勾稽關係建立模型的人,就是CFO。


再次,CFO需要有卓越的管理資金的能力。姚剛認為,CFO最終要回歸到財務本質,通過三張表展示的資金循環,優化公司的業務結構。


內外兼修,軟硬皆備,財大咖熱議CFO能力(下)


財能書院會員觀點精選


“雲茶聚”結束,財能書院的會員們仍意猶未盡,繼續對對卓越CFO的能力進行思考。財能007從中選出部分,作為代表,分享給你。


內外兼修,軟硬皆備,財大咖熱議CFO能力(下)

趙明越,北京中瑞元海集團財務總監、財能書院會員


我認為卓越的CFO應該具有下述能力:


一是前瞻性。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的形勢及各種政策變化,預判出這些將會對企業產生怎樣的影響,並採取有效的措施,比如這次肺炎疫情就給企業和CFO出了一道大難題。

二是專業能力。這不僅指財務相關方面的專業能力,比如資金管理、預算管理、核算管理、稅務管理等,也指業務方面的專業能力,還包括要充分了解企業所處的行業,清楚知道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及企業的發展趨勢。也就是說,CFO要清楚企業戰略,並制定與之匹配的財務戰略,組織各種資源實現財務戰略。


三是組織協調管理能力。

CFO不僅要管理好下屬,還要影響其他職能中心,影響CEO,影響老闆;更要組織管理好外部的資源,包括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諮詢公司等。


四是優秀的溝通能力。能和上下左右、內部、外部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讓大家心悅誠服的接受。


五是具有與時俱進的能力。不斷學習新方法、新工具、新理念等,不斷提升個人及團隊的競爭力。


六是具有創新精神。不斷的改變、創新,以便更好的助力業務,為決策作支撐。


內外兼修,軟硬皆備,財大咖熱議CFO能力(下)

楊豔梅,永睦科技創始人、財能書院創始會員


精益求精的CFO財務及相關職能有三個層次:資本及資金運作、決策支持、交易處理,都應該處在CFO的管理範圍內,其中相關領域及管理的人員範圍包括投資、投資人關係、法務、內控、信息系統、會計、財務管理等。


CFO應該對自身有明確的定位:


一、CFO首先是管理職位,然後才是財務專家。在其知識結構與經驗中80%的知識應該是非財務的,20%的才是與財務直接相關的知識與經驗。


二、CFO視角要永遠站在股東的視角,以股東價值為核心處理利益相關者的關係,是參與公司整體價值的創造者與維護者。會計作為商業語言以及CFO的商業錘鍊,培養了CFO系統思考的商業思維,CFO是公司價值的整合者。


三、CFO是以財務為主線,處於業務與財務交叉點的角色,能深刻洞察公司的運作模式及規律,是公司變革的引導者。


四、CFO的出身不同決定其思維模式的不同。CFO大多數出身於工商企業的財務人員、職業會計師、管理諮詢師、投資公司及金融從業者,這些人優劣勢比較明顯:工商企業的財務人員,具有比較熟練的理解專業、商業的能力及操作能力,但缺少職業的視野及理論的高度;職業會計師具有良好的數據邏輯思維及多角度審視信息流的能力,但缺少對商業的理解與洞察力;管理諮詢師具有很好的商業邏輯思維及視野,但缺少財務職業的訓練及實踐操作能力;投資公司及金融從業者具有經濟、產業、公司等多維度分析、思考與判斷商業問題的能力以及較好的財務思維,但缺少工商企業的實踐歷練及解決企業具體問題的能力。


五、優秀的CFO都是從實踐中歷練出來的。不是僅僅經歷過一種歷煉,而是可能經歷過工商企業的財務人員、職業會計師、管理諮詢師、投資公司及金融從業者中的幾種職業或崗位歷煉的人。即使僅僅經歷過以上幾種中的一種歷煉,也應該是經歷過多種角色或職業領域歷煉的人。更為重要的是,CFO會在在實踐中不斷自我否定,思考、總結與學習,並樹立前進的標杆,拓展寬度、挖掘深度、累積高度。


六、CFO的轉型與定位。由於商業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強,關注宏觀經濟發展、商業競爭態勢、物價走勢,以及利率、匯率等金融市場的波動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以制定投資、融資策略,支持公司的市場、銷售、採購決策等將是CFO非常重要的職責。競爭環境的國際化,要求CFO以國際化的視野參與企業的戰略設計。在產業邊界越來越模糊的競爭態勢下,更要跨產業樹立學習標杆,進行標杆管理。“在經濟轉型的時代背景下,CFO要優化、改進甚至是重新塑造商業模式,以及重新思考公司以資金為核心的資源配置,整合信息流,將信息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提升公司的決策效率,在變局中謀求新的競爭優勢。


七、“來自未來”的CFO。沒有人能夠預見未來,但未來已經發生在當下。只有以前瞻性和戰略性的眼光來審視我們所處的環境,審視我們自己,思考我們將向何處去,是具有商業眼光的,“來自未來”的CFO。”如果說創意是通過搜索現實中的零散事物,將看似無關的事物之間建立關聯,重新組合而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CFO幾乎天天都在做創意。比如最近的新零售熱潮,黑科技會加速失業潮,失業潮又會反過來帶動教育培訓業和共享經濟的發展。職場生涯中,CFO個人永遠要在企業的變革中“與時俱進”。一個企業的前進軌跡不斷變化,是因為市場在變,環境在變,技術在變,客戶在變。面對這些風起雲湧的變化,CFO不能像姜太公一樣,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以不變應萬變。不管是主動出招,還是被動接招,都要在企業的內外部環境中用變化去應對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