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碑”,来自穿越者的到此一游?还是崇祯的真正归处?

穿越,时下小说写作者,影视所流行的热词。随着如今科技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探索时空旅行也越来越感兴趣。历史上也不乏有诸多可能是穿越的例子。譬如大家熟悉的王莽等。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则是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的一块石碑。

该碑无墓主人姓名,也无立碑时间,因碑文上有异常显目的“扯淡”二字,故名“扯淡碑”

“扯淡碑”,来自穿越者的到此一游?还是崇祯的真正归处?

“扯淡碑”的正反两面都刻有文字,石碑正明首横刻着四个大字“再不来了”,下面是异常显目的“扯淡”二字,,石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碑文上写着“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石碑背面首则刻着“碑阴”二字,正中竖刻“为善最乐”,两侧刻有一联,右为“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为“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这块原本没什么特别的石碑,但却因为“扯淡”、“再不来了”这样极具现代口吻的话语容蒙上了不少神秘感,从石碑可以看出这明明是记载了一个人的生平,但却没有刻碑时间,也没有碑主人的名字,似乎故意如此的。让这块碑的来历扑朔迷离,让人猜测不断。

“扯淡碑”,来自穿越者的到此一游?还是崇祯的真正归处?

而碑中提到的“明末甲申”估计就是指甲申年公元1644年,这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逼无奈,自缢在煤山之上,明朝也就此灭亡了,而这一事件历史上又称“甲申之变”。根据碑文译解:扯淡:我仙翁是燕人,隐藏青龙之姓氏。明末甲申年,我来到云梦山修道成仙。我的事迹已详细载入史册,像我的姓名一样不敢再多说了。我生来不讲自已的年龄,也没有谁考证我活了多大了。突然有人说:你已经一百四十四岁了。我很愕然,但最终还是回答说:是的。我已经四大皆空,成了一名道教徒。但我很清白高尚。我整天与琴棋书画相伴。我已成抱病老人,今立此碑。至于碑主人自称“水木氏”,以拆字法来看,他应该姓“沐”,这里解释一下,古代的“一纪”就相当于12年。碑文背面:我没有辜负上天的期望,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没有欺骗鬼神,也没欺骗贫苦百姓。有人问我修行的方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窍门,只在虚灵自然间。

看起来洒脱的一段自白,却因为自称事迹已录入史册,且不敢说出自己的姓名,兼之老人活了144岁这样的描述,使得这位沐氏老人的身份引人遐思,后世之人根据碑文的蛛丝马迹猜测了种种可能,而这些可能又有意无意反过来增添了石碑的神秘,以至于笼罩在“扯淡碑”上的迷雾,毫无减少,反而越来越浓重了。

但后人对石碑主人的身份猜想,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这个活了144岁的老人是崇祯皇帝,从碑文内容来看:“予等不敢再赘”,这个说法倒和老人不敢提起自己的名字相吻合,毕竟当时已是满清的天下,崇祯皇帝的这个身份绝对是说不得的。那么崇祯皇帝上吊而死不过是假象,实际上他逃到河南淇县,最后死在了这个地方。不过据很多史书都记载,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的老歪脖子树,崇祯帝的尸体也被发现,这就不知道崇祯皇帝假死出逃有没有什么依据可考了。

“扯淡碑”,来自穿越者的到此一游?还是崇祯的真正归处?

影视中崇祯帝

二,他很有可能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因为“扯淡”二字实在太像穿越者的语气了,太过口语化,不像古人说话的习惯,反倒很像一个现代人的口气,再加上还有“不再来了”四个字,就好像一个穿越者回到古代,在经历了古代的各种磨难之后,事迹也已经记入史册,却很讨厌那种争名夺利的生活,在碑文上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得出这次穿越之旅太“扯淡”,“再不来了”。就像某某到此一游一番的感觉,这是否又在暗示自己最终回到了未来呢?。

“扯淡碑”,来自穿越者的到此一游?还是崇祯的真正归处?

总而言之,不管我们如何猜测这块“扯淡碑”,或许这个老人也看淡了一切,144岁的人生,看遍了世间冷暖,才有了大梦一场空的“扯淡”想法,不如就不要执着了,放下也是一种获得。人生有时候不也的确挺“扯淡”吗?你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