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露事件,《紅樓夢》裡冤假錯案是如何平反的

那一天,百無聊賴的榮國府裡終於鬧出些動靜,王夫人房裡的玫瑰露被人偷了。

我們現在都知道,又是那個不長進的賈環的鍋。

可當時大家都一頭霧水,玉釧應該有自己的判斷,所以直接問了彩雲,彩雲為了包庇賈環,死不承認,還和玉釧槓了起來,玉釧見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上告鳳姐,讓管家奶奶來查吧。

於是,私案成了公案。

鳳姐何等精明的人,當然知道這事兒的複雜程度絕不是一瓶玫瑰露那麼簡單,這事扯著賈環,還牽扯著探春,兩個小主子已經很不省心了,還牽扯了一個半主半僕的趙姨娘,還扯了一個太太的奴才彩雲,好麻煩。

怎麼辦?當然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乾脆交代給管事的人處理吧。

你看,連權力慾望那麼強的鳳姐,有些難纏事兒也不願自己處理,大家都是這樣。

於是鳳姐交代給林之孝家的,這位也是頭疼。

怎麼辦?辦不了,不能交代,辦了得罪環三爺,這太不合算。

結果,玫瑰露事件,搞成一樁錯案,芳官的贈品,成了五兒的罪證。

林之孝家的不分青紅皂白,以柳家母女偷盜,向鳳姐告發。

鳳姐兒方才睡下,心中十分不耐煩,草率吩咐道:“將她娘打四十板子,攆出去,永不許進二門;把五兒打四十板子,立刻交給莊子上,或賣或配人。”

責罰重得驚人。

幸虧平兒查問察訪,弄清了五兒是讓人拿來頂缸的無辜之人,遂向鳳姐細訴柳家母女的冤屈,可鳳姐卻堅持道:“‘蒼蠅不抱沒縫兒的雞蛋’,雖然這柳家的沒偷,到底有些影兒,人才說他。雖不加賊刑,也革出不用。朝廷原有掛誤的,到底不算委屈了他。”

好心的平兒變個說法,以保重自家身體為由,勸鳳姐施恩。

這話正撞到鳳姐的心坎上,一笑了之,也幸而寶玉願意承擔,如果寶玉不願意呢,如何辦,估計,平兒也沒膽子把事情放到檯面上,和探春打擂臺。

寶玉真是好人,他承擔了,大家無事。

柳家母女得以摘帽平反。

可鳳姐衝口而出的“朝廷原有掛誤的”,怎麼處置都“不算委屈”的官方邏輯,實在驚心動魄,令人毛骨悚然。

上尊下卑,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的鐵則。

朝廷掛誤不許抗爭。

我國儒家講君臣關係,可不是這樣的。孟子主張君臣各盡自己的職責,否則,“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可以以牙還牙,針鋒相對。

等到一千多年以後,朱元璋讀到這句話時,大為惱火,抖起皇上的威風來了。他認為這句話非臣子所宜言。皇上怎樣作踐你,冤屈了你,你只能忍了,不許說三道四。為鎮壓犯上,竟下令把孟子逐出孔廟,令衛士射之。

這還沒完,他還下令要焚燒孟子曾經寫過的書籍,並昭告天下說孟子之言,對朝政帶來很多不利影響,所以孟子不配在孔廟裡面接受百姓供奉。他對百官說,如果還有誰談論孟子及孟子的學說,就是大罪。

玫瑰露事件,《紅樓夢》裡冤假錯案是如何平反的

《孟子節文》

上圖是北京圖書館所藏《孟子節文》一書題辭書影。題辭中明言:孟子針對君王的種種言論,在列國時代適用,在朱元璋“天下一君”的時代則不適用。

流氓成性的朱元璋明知儒臣必然反對,他先下詔堵別人的嘴,說有諫者以大不敬論罪。帽子掂在手裡,可還是有人抗疏,決心以身殉道。迫使專橫不可一世的朱元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只好將孟子請回孔廟配享。朱元璋在這場鬧劇中,維護朝廷可以掛誤的心態,已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

權勢者錯了也對,是為了營造權力迷信;權勢者錯了不改,是為了維護權力尊嚴。

好像,他命中註定有權擺佈別人的命運,根本不把草民百姓的身家性命當回事兒。

案上一點墨,民間千點血。

執法的權力落到草菅人命的狂徒手中,錯了也不願意改;權力失去了監督的控制,錯了也不能夠改。

王熙鳳理直氣壯地信奉“朝廷原有掛誤的”錯是應該的,這是在宣揚權力與真理同位,權越大,理越多。

反觀這個事兒,大家一直以為,趙姨娘地位低微,人微言輕,可是到底人家是探春和環三爺的親媽,倆孩子漸漸長大了,那可是榮國府里名正言順的接班人,尤其是探春參與管家後,眾人對趙姨娘的態度也變得曖昧了。

一個關鍵人物就讓一個管理層集體沉默。

有趣的是,整件事兒裡王夫人無所謂的態度,怕是還沒感覺到危機。

王夫人的丫環,給趙姨娘的兒子偷拿玫瑰露,卻不承認,林之孝家的明明知道,卻排除異已,讓柳五兒委屈,何等可惡。

眾人都沉默,還好有個大頭寶二爺。

但話雖這麼說,心中真正銘記著差點被趕出孔廟的孟夫子“民為”的教導好像也並不那麼容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