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婚外能量維持家庭的完整,男人的心聲,真實而殘酷

古今中外,愛情的故事層出不窮,千古流傳。

中國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外國有羅密歐與茱莉葉。

古人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今有詩人感嘆: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愛情在文學的藝術裝扮下,愈加的美侖美奐,感天地泣鬼神。


汲取婚外能量維持家庭的完整,男人的心聲,真實而殘酷

當愛情走入了婚姻,會是如何的模樣呢?三位過來人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

陳女士:三年戀愛,五年婚姻,我們預約月底去離婚。

都說女人婚後流的淚就是婚前腦子進的水,我以前不信,現在信了。

22歲認識老公,到今年,已經八年了,我也由一個文藝女青年變成了文藝小姑娘的媽。

大學畢業後在陌生的城市找工作,打拼,經常一個人孤獨地流淚,這時候,我老公出現了,他比我大三歲,在工作上指導我,在生活上照顧我,讓遠在異鄉的我一下子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然後,義無返顧地投入到他的懷抱。

決定嫁給他的時候,父母與好友都反對我遠嫁,但我鬼迷心竅,在沒有婚禮,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存款,沒有鑽戒,甚至沒有婚紗照的情況下,依然與他領了結婚證。

年輕的我以為,只要兩人足夠相愛,一起努力,車子房子票子,一切都會有的。

婚後第二年,女兒出生,婆婆從老家過來幫我們帶孩子,我與老公的關係也從此開始變壞,一步步惡化。

汲取婚外能量維持家庭的完整,男人的心聲,真實而殘酷

年前,因為放假晚,又趕上肺炎疫情爆發,我們留在了廣州,一家三口天天宅在四十多平米的出租房裡。空間狹小,一個人連放屁都掩飾不了,何況其它?

有兩次我趁女兒睡後,爬到他身邊想跟他溫存一下,他轉身就給我一個背,盯著手機話都不講一句。

說好的年底生育高峰呢?

我不過才30歲啊,自認身材並沒走樣,這樣一想,突然發現,我們已經好久沒有夫妻生活了。

我開始注意老公的行為,試圖找到蛛絲馬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還真找到了。

老公倒是挺大方:對不起,我已經不愛你了,我們離婚吧。

我拿一生去賭的男人,就這樣一句“不愛了”終結了我們八年的感情,送給我一個女兒作為最後的禮物。

悲哀的是我還以自己足夠善解人意,以為他是工作太忙太累,所以回家不想說話,不想履行丈夫的職責,真是天的諷刺。

離就離吧,男人的欲在哪裡,愛就在哪裡,一切的一切,只是他不再愛你罷了。

散了吧。

梅先生:老婆就是老婆,跟愛情無關,你想多了。

我在體制內工作,老婆是高中教師,我們有兩個兒子。

相親結婚的大概都是這種模式,門當戶對,雖然沒有愛情,但是反而更加穩定,我不會離婚,她也不會。

從大兒子出生後,我們就分房睡了,她帶兒子睡大臥室,我睡小臥室,偶爾我去她的房內,她也不情不願,有點性冷淡吧。

但是,她還是比較配合,幫我生了兩個兒子。

汲取婚外能量維持家庭的完整,男人的心聲,真實而殘酷

我精力旺盛,那方面需求多一點,有婚外情人是必然的事。我在進修時認識了一個女同學,感覺跟初戀很像,就開始追求她,在一起幾次後更是愛上了她,不管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肉體上,我們都能達到一致。

可是,造化弄人,她也有自己家庭,我們都明確表示不會離婚,不會影響對方的家庭。

所以,男人嘛,把愛情與婚姻分的還是很清楚的,我並不糊塗。

林先生: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愛給了老婆,欲給了情人。

我與老婆都是六十年代的人,是經過熱戀兩年後進入婚姻的,很難說現在愛還是不愛。

愛嗎?確實沒有激情了,就像左手握右手,躺在床上各睡各的,彼此無動於衷。這肯定不能是愛情,因為愛情是與激情密切相關的。

不愛嗎?我把她看得比我自己重要,她所需要的我都會盡力做到,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她最好的。

譬如衣服,我穿路邊攤上十元一件的T恤,但給她買的都是成百上千的品牌服飾。只要在家,做飯拖地都是我的事,她只看著就行。不過,這是因為我在家的時間比較少而已。

汲取婚外能量維持家庭的完整,男人的心聲,真實而殘酷

這十多年,講真,我沒斷過情人,平均一個會保持三年的關係,然後分手。

這些情人其實也都是別人的老婆,她們因為家庭關係的不和轉向尋求婚外的感情,說白了,我們都一樣,靠汲取婚外的能量來維持家庭的完整,這也算是一種可悲吧。

可能是同病相憐,我們大都相處的挺好,最後和平分手,迴歸家庭。

看透而不說透,這是我們這種人活下去的方式。

結語:預約已滿!預約已滿!!預約已滿!!!疫情結束就離婚,竟然不是一句玩笑話,各地婚姻登記處離婚預約滿額與排成的長隊讓人對當代人的婚姻現狀唏噓不止。其實,婚姻並不是愛情修成的正果,也不是愛情的墳墓,根本就是不相關的兩碼事。問題在於人總想把兩者兼而有之,期望太高,所以失望也越大,大到絕望就只能離婚。

所以,對於婚姻,我們要心存感恩,保持持續的良善而不是不勞而獲,對於愛情我們要心存美好,但也要保持自我獨立的姿態。

愛情、婚姻、人生,都是一場修行,遠離執念,願你餘生得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