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在古埃及建築中,除了數量眾多和大小不等的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以外,還有恢宏的神廟與聳立的方尖碑遍佈尼羅河兩岸,其神廟既有崇拜性質的儀廟也有禮祭用途的葬廟,其方尖碑作為神廟的附屬建築和裝飾建築,同樣具有對神祗和法老的宣揚價值,並共同構成了古埃及的代表性珍貴歷史遺存。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古埃及的神廟在前王朝和早王朝的末期階段,即最遲在公元前二十七世紀早期時候,已經具備雛形,然而比較簡陋,主要是土木材料包括蘆葦杆和紙莎草等。具有中期和後期神廟的單體建築的基本形制,屬於金字塔時期,如舊王國的左塞爾金字塔的建築群裡。因為,古埃及神祗眾多且有主次和大小,或是一地一神或是一地多神,所以,古埃及並非所有神祗都有各自神廟。到中王國時,隨著底比斯成為上下埃及首都,其主神阿蒙被普遍崇拜,其神廟規模也逐漸擴大。以阿蒙崇拜為中心的,包括了中王國的卡納克神廟和新王國的盧克索神廟,兩者均處古代底比斯的尼羅河東岸,並在始建以後歷代增補維修直到托勒密王朝時期。

從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看,其中央核心建築依然延續金字塔時期的縱軸式佈局,兩側附屬建築則較為左右對稱,建築順序從前往後分別為塔門和前院與柱廳以及後院與神殿包括聖所等,而且,神廟四周多有神道和聖湖以及庫房和學校。這樣的建築群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規模龐大,例如,卡納克神廟比起著名的巴黎聖母院還要略大些。同時,柱廳成為神廟重點體現古埃及創世神話與法老們神聖傳說最集中的地方。此外,柱體和內外牆壁以及過樑底面包括建築空間的顯要位置,滿布繪畫和雕刻以及塑像包括方尖碑等,來象徵性表達對神祗和法老的無差別崇拜。其中,神殿後部的聖所就有在重大宗教節日裡使得法老神化功能。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相距不遠,每逢宗教節日,盛大巡遊在兩座神廟間往來進行,法老和高級祭司以及民眾都會參加,只是在大小活動中角色不同而已。其中,歷代法老因自身在宗教儀式中神化而特別重視兩座神廟,例如,前後有三十位法老們,對卡納克神廟予以增補維修和竭力扶持以及充足供養,尤其,新王朝時期的哈特謝普蘇特和拉美西斯二世等,使得卡納克神廟成為古埃及規模最大和影響最廣以及財富最多的宗教中心。即便今天,若從建築角度來說,卡納克神廟也是最早的大型宗教場所遺存,僅其柱廳,佔地面積就達五千平方米左右,一百三十根以上石制柱體密集排列,部分直徑超過三米而高度超過二十米且平穩撐起重有五十多噸的石制過樑。極度誇張的整體風格和略加收分的建築設計包括簡單巧妙的採光安排等,營造出少有的震撼力與和諧美同時也兼具特有的神聖感與神秘性,充分象徵著古埃及宗教和神話以及傳說的原始企盼與永久憧憬。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世界史之中東篇(古埃及文明下二)

古埃及神廟的震撼和象徵離不開多達三十種以上柱式,或方柱或圓柱,或植物式或塑像式。根據相關考古實證,古埃及的建築柱式可起源於土木時期的以紙莎草和蘆葦杆為梁,在左塞爾金字塔時,伊姆霍特普發展出結構裡非獨立的石柱。經舊王國到中王國再到新王國,古埃及的建築柱式逐漸豐富並以獨立石柱的大量使用為特徵。除了柱礎的有無和柱體的方圓等變化以外,古埃及的建築柱式其柱頭形式最為豐富。

在植物式柱頭和塑像式柱頭中,植物式可分為開放式即花冠式以及閉合式即花蕾式,以後又出現了複合式等,塑像式則分為哈索爾柱和奧西利斯柱。其中,植物式又主要劃分為紙莎草和蓮花式以及棕櫚式等,都表現為植物的旺盛力和生命力,不過,其蓮花式應為睡蓮式。尤其,紙莎草作為古埃及象徵,起源於舊王國並盛行於新王國直到后王朝時期,如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就隨處可見,主要特徵即稜形花莖。

古埃及的建築柱式對國內和國外的建築影響是長期而深遠的,其柱式的雄偉和簡約延續著長達兩千年的鮮明建築主題,併成為以後的古希臘建築和古羅馬建築的前導。例如,其柱式中由深刻線槽形成的花束柱身演變為以後的淺刻凹槽古典柱身,其柱式中的哈索爾柱和奧西利斯柱也長期領先於以後的女像柱和男像柱,而古希臘建築和古羅馬建築較為成熟的多立克柱式,則被認為來自古埃及的前多立克柱式,即單純線條的柱頭加柱頂。


注:

儀廟:Cult Temple;葬廟:Mortuary Temple;塔門:Pylon;

前院:Forecourt:;後院:Backcourt;神道:Avenue of the Sphinxes;

多柱大廳:Hypostyle Hall;神殿:Festival Hall;聖所:Sanctuary;

阿蒙:Ammon;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蓮花:lotus;

柱體:cylinder;過樑:architrave;收分:entasis;睡蓮:water lily;

柱式:column order;方柱:square column;圓柱:circular column;

植物式:plant style;塑像式:statue style;柱礎:base;柱身:shaft;

哈索爾柱:Hathoric pillar;奧希利斯柱:Osiride pillar;柱頭:capital;

柱頂:abacus;複合式:composite form;紙莎草:papyriform;

蓮花式:lotiform;棕櫚式:palmiform;稜形花莖:prismatic scape;

女像柱:Caryatid;男像柱:Atlas;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前多立克柱式:Pre-Doric order;線槽:trunking;凹槽:fluting;

花束柱身:bundled column;古典柱身:classic column;


注:本文部分圖片引用自互聯網,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