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宰相描寫初嫁少婦,全篇20字俗氣很重,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豔詩豔詞在歷史上由來已久,畢竟“食色者,性也”,以男性為主體的詩人群體兜兜轉轉,自然也是離不開郎情妾意這個話題。

早在南朝時期,就有一位名叫徐陵的人編寫了一部《玉臺新詠》,旨在收錄當世以及之前的“豔歌”。再加上徐陵本人也是當時著名的宮體詩作者,所以《玉臺新詠》對於後世的影響不可謂不大。後人就多用玉臺詩指代宮體詩,尤其是言情濃豔的作品。


唐代宰相描寫初嫁少婦,全篇20字俗氣很重,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這一類的詩到了唐朝也是很有市場的,唐朝的風氣開放,不論男女都是自信飛揚,寫下這樣尋歡作樂的詩詞也絲毫不覺得有愧,反而是對自我價值實現的勇敢追求。

當時一些著名的詩人也多有此類作品,只是,在這些同一體裁的作品中,有一首詩的作者卻和他人不同,他就是貞元年間的宰相權德輿。

唐朝的宰相文學水平高,會寫詩幾乎成為了傳統,因為唐代的科舉對寫詩有要求,基本能夠科舉考出名堂的人都會吟詩作對,在官場中也少不了這樣的應酬唱和,自然也鍛鍊了一代代宰相們寫詩的能力。

而且由於常年生活在天子腳下,京都城中,對於尋花問柳等等的風流韻事也有更多的接觸機會。


唐代宰相描寫初嫁少婦,全篇20字俗氣很重,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這樣一想,似乎宰相會寫豔詩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畢竟李白被唐玄宗召入宮中,唐玄宗也是要李白陪侍左右,寫詩作樂的,那時候李白所寫的詩大部分也是些豔詞,為君王助興之用。比較著名的就是三首《清平調》,可謂美到了極點。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宰相寫下的玉臺體,相比於李白的詩才究竟如何。


唐代宰相描寫初嫁少婦,全篇20字俗氣很重,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玉臺體

唐代:權德輿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這首詩寫的是一位剛剛嫁入丈夫家的女子,而初入家門就面臨了與丈夫分離的局面,作為新人不免彷徨不安。

在這孤獨和不安中,對於丈夫歸來的期待也就愈加的急切。詩人將自己代入了這位女子的心境,細緻的描述了她的心路歷程。

昨天晚上我的裙帶突然自己開了,今天早上又看見門外的長腳蜘蛛在盤旋織網。

這兩個現象在古代都是好事的跡象,裙帶解意味著夫君即將歸來,蟢子飛也是吉兆的一種。

女子看見這兩個跡象,心裡不禁狂喜,默想著自己的丈夫應該是真的要回來了。於是開開心心的對自己說:

今天要好好打扮打扮,胭脂水粉都不能省了,估計我的丈夫就要回來了。


唐代宰相描寫初嫁少婦,全篇20字俗氣很重,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鉛華是古代化妝品的意思,而藁砧是丈夫的隱語。

詩到這裡就結束了,可是這首詩真正的做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全文只是對一個簡單場景描述,卻讓後世讀它的人產生了無限的感動和遐想。女子的丈夫到底回來沒有,詩人又是如何看到了這一場景?

通篇讀完我們再回頭看它的題目,標明自己是玉臺體的詩,可詩人寫出來完全沒有豔情的意思。言語雖然質樸且通俗,但是並不妨礙詩人傳達這個場景背後深深的情感和喜悅。感情雖然簡單耽於喜樂,但也絲毫沒有其他豔詩一樣的下流氣。


唐代宰相描寫初嫁少婦,全篇20字俗氣很重,卻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這首詩還入選瞭如今家喻戶曉的《唐詩三百首》,被認為是適合兒童閱讀的啟蒙詩。

詩最重要的是情感的傳達和意境的創造,格律韻味反而在其次。之所以將它選入《唐詩三百首》,我想更多的考慮就是讓兒童也體會到這種人世間最簡單最純粹的喜悅之情,提高他們對情感這種東西的感知能力,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有幫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