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辦教師現在是農民,你的學生叫你老師,你有何感想?

高悶生


老師是永久的稱謂!做一天老師,就會有很多學生,雖然是民辦老師,過數年後,這些學生見到您都會稱您為老師!這是中國歷史遺留下來對老師一種尊敬。

從古到今,從解放前到今天,我們中國人歷盡千辛萬苦,開創了中國式的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出了諸多中外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目前中國孔子學院遍佈世界各地,中國的教育理念與世界已經接軌。

我國有著悠久的尊師重教歷史,古有楊時程門立雪,今有新時代人們為教師樹碑立傳,都是一代代人們沒有忘記教過自己知識的老師。

民辦老師都是以前在農村學校當地政府聘用的沒有編制的老師,由於體制改革,2000年民辦老師徹底退出常規教育學校講臺,結束了常規教育學校裡有民辦老師的歷史。當年,民辦老師都是教育教學的尖兵,教學業務骨幹,培養了很多國家人才和祖國的棟樑。雖然這些老師他們回家務農,仍然是人們心目之中的老師。


時代的變遷,有的民辦老師都已到了老年,沒有勞動能力,但是國家還是對這些做過貢獻的人們,給予了養老資助,沒有讓這些人們失望。

不管過去多少年,不管發生怎樣變化,民辦老師都是人們不能忘記的功臣,他們永遠都是老師!永遠受到人們尊重和讚揚!


豐碩緣野


我是個具有三十多年教齡的老民辦教師,不管國家給不給解決養老金問題,也不管別人怎樣看待我們,但我們為國家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總是事實,三十多年呀,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多年。學生見到我親切的喊我“老師”,我就滿口答應,因為我受得起,我無愧於這個稱號;學生出面請我吃飯喝酒,我會滿口答應,我不推辭,因為我無愧於自己的教師歷程,可以說我對待起我的民師生涯了,對待起我的學生,對待起家長,對待起社會了。我無愧,我自豪!


心繫河洛


我也是1974年開始當民辦教師的,只因跟校長開玩笑開過了頭,後因不愉快,最後他想盡種種辦法把我開除了。剛離開學校那幾年還是很多學生叫老師的,到現在幾乎都認識我這個老民師了。唉!老了就是老了,及使國家補助我們三千一月,估計也拿不了幾年了呀!


用戶5829554797417


學生現在叫我老師很正常,只要認識瞭解我的人都喊我老師。網上的老鐵還是喊我老師!因為我真的教書18春,流過汗吃過苦,為祖國的教育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遺憾的是有其名無其實,沒有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日子過的緊巴巴,平平淡淡很甘辛,老有所樂很嚴謹!



蔣共國


哈哈,真是好笑!

我是七二屆高中畢業知青,七三年三月下鄉到附近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由於鄉村小學正空缺老師,於是大隊將我調往學校任教三載。

七五年招工進城。雖然一晃幾十年己過去,我教過的學生也年近半百之人,只要有機會見到我,都是必恭必敬地還叫我老師好呢……

嘿!當聽到這一聲老師好,甭提心裡有多爽!見到他(她)們一個個長大成家立業了,有的還有大出息了(幾個提拔為縣局長了),我打心眼由衷為自己的學生高興又自豪!

一曰為師,終生為父。

這是中國尊師愛生之傳統美德。知識來源學校,更來源於辛勤耕耘的老師。

缺乏文化知識的人又能走多遠?對後人的教育將是惡性循環喔。


玲鈴970


回憶起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的老民師們:一工資方面,七十年代每月3元,生產隊記十分價值8分線。八十年代每月三十元,九十年代每月五十元、七十元。二、工作量:高中畢業的民師在校是主力軍,擔任初中、小學畢業班,有早自習、晚自習,一天三節課,抽空備課、改作業、刻板印試題,很少閉著。三、思想品質:那時的老民師沒有出過遠門,進過大城市,不知道攀比,一心教書。教的好了發個將狀,升上一個學生,大隊、學校將十元錢就算好處。那時的民師不知道收紅包,更不道有償服務,也不知道給學生買資料賺錢,辦家教等。四、現在怎樣:七十、八十年代的老民師真不愧為不圖名,不圖利,一心一意赴在數育上的好園丁。他們多數因種種原因沒有轉成公辦就辭退了。現在河南按教齡每月補十元錢。他們在國家師資缺乏時代立了大功,培養出大批人才。農材的老百姓會永遠記著他的……望國家將來也會再多給他們補助一點。


曲凡強1


我曾經教過的學生現在看見我還管我叫老師,我感到很欣慰,我教的學生現在都當了爺爺奶奶了,但看見我還是那麼親近,我七六畢業,七七年通過公社考試由一名剛畢業的高中生升級為教師,當時自己非常自豪,立志當一個好老師,像我的老師一樣,我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帶出去兩個五年級的學生,成績也非常好,可是這時國家政策變了,一刀切我就下崗了,當時即沒得到民辦證更別說統一轉正了,就這樣成了農民直至今日。


危險不要靠近


雖然是90後,我的小學老師是民辦教師,小時候的防疫員是赤腳醫生;還記得被老師留校背誦課文,也記得打完防疫針後的“糖豆”。遇見小學老師還是叫“老師”,遇見防疫員還是叫醫生。那時候,在寒假和暑假中間,還有一個14天的“忙假”,學生們要去老師家裡幫忙收割莊稼。上課的時候,還要專門有一天去山下給老師幫忙提蜂窩煤……制度上,學生尊重老師,而不論老師的執業身份。我們的父母是農民還是父母,民辦教師是農民也是教師,不管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都可以理直氣壯的應一聲“哦”。


想想今天老師的艱難處境,那時候的教育環境是如此純粹。也許,在學生權益這方面,現在的社會給了太多不應該的關注。讓有些人總把別人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把自己的權利當成為所欲為……社會應當關注那些做出了貢獻,退場後,默然歸農的老教師。同臺育人,何必分公辦民辦?金錢是小,名正言順。

民辦教師和赤腳醫生是一種很有時代特色的農村社會服務體系,是在國家一窮二白、社會物資睏乏的年代裡,為了改善廣大農村地區文盲遍地、沒有醫療服務的窘境,大膽地嘗試和探索。今天看來,農村基本消除文盲、基本消除天花,上一代的民辦教師、赤腳醫生,功不可沒。肩頭的花、心裡的數,那是人生不可磨滅、不可重來的經歷,或多或少,他們帶給我們知識、帶給我們健康,作為受惠一方,沒有權利評長論短,只有尊重和感恩


歡迎關注“四時農諺”,探討更多鄉村話題!


四時農諺


回想往事,有許多傷心話想說,我1988年高中畢業後由於家境貧困,就選擇了出去打工,第一年去了上海,在一家電腦公司工作,那時由於家鄉缺少老師,沒有電話,於是就發電報叫我回來教書,我懵逼樣的,義無反顧的回到了家鄉,做起了看似很光榮的赤腳老師。

時間的漩渦把我帶進了二十一世紀,我終究成了農民,也是咎由自取吧,可回想起那段歲月,還是很欣慰的,那時由於我是一名基督徒,而被國家取消了我的老師資格,幾十個同學都圍著我哭得稀里嘩啦,到現在想起來都很心酸,什麼味道只有自己知道。

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學生都快四十了,開始還有人叫我老師,可現在叫老師的都寥寥無幾了。

曾經擁有,無怨無悔!是我一生的痛,也是我人生當中的驕傲。






用戶71886601603


一日師終身父,這和現在職業無關。

近期的疫情,我家小區發現三個疫區迴歸者,市裡通報提到。

學生紛紛來信、來電詢問,更有學生擔心我們的吃喝與出行。

我一一表示謝意後,學生的統一答覆就是: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

常說教師是陽光下最光榮的職業,只有在學生由衷的叫你一聲:老師。此時的學生可能年過60,也不管他們是工農商學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