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系列講解:踝關節扭傷後常見的小骨折


踝關節系列講解:踝關節扭傷後常見的小骨折

踝關節扭傷後,如果腫脹疼痛不太嚴重,很多人不會去就診,而去醫院就診行X線片檢查後,如果沒有骨折,又認為沒有問題(這是多數人常見的誤區), 正如上文中所寫,嚴重的距腓韌帶損傷可能導致遠期踝關節不穩。而另個問題在於,踝扭傷實際上是病人個人的表述,僅代表踝關節周圍,並不一定全部都是踝關節,如果不仔細查體,尋找真正疼痛的位置,即使X線上顯示出骨折(多數是細微的),也可能會被漏診。

踝扭傷後常見的骨折都是撕脫骨折,由於踝關節周圍肌腱、韌帶很多,骨折往往發生在肌腱和骨骼的附著點上,所以X線上顯示的骨折片很小,容易漏診,如果再不仔細查體,不做及時的固定,可能造成腱骨癒合不良的慢性疼痛。

這些小骨折常見的發生位置如下:外踝尖、內踝尖、骰骨邊緣、舟骨邊緣、距骨前緣、楔骨邊緣、第五蹠骨基底,如果確診撕脫骨折的存在,理論上應該給予石膏固定,但是這種骨折和長管狀骨折和靠近關節的骨折治療是不一樣的,即使發生骨折,骨折片的移位也是不大的,而且這個小骨折片是包裹在肌腱內部的,最終癒合可能不是骨癒合,而是骨一纖維癒合,所以強調製動為主,實在不願意石膏固定也可以採用支具固定,或者不固定,扶拐不負重。

這種小骨折的癒合時間一般不長,可能四周癒合,但不做固定的骨折可能癒合時間延長。但是這種骨折癒合後一般不會殘留踝關節不穩等後遺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