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春日旅行,除了欣赏春色美景外,在坊巷里领略千年文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它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当然,还是国家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游览三坊七巷,我们首先就要先来了解三坊、七巷各是什么吗?据说,这个坊巷格局早在闽王王审知那时候就已经定格下来了。大致以安泰河为界,贵族、有钱的住城北,平民普通老百姓住城南,中轴对称,即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自北向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出过很多名人,很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都从这里走向辉煌。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衣锦坊】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他们荣归故里,而“衣锦坊”的坊名也一直沿用了下来,人们取其“衣锦还乡”之意。如今,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游客来到这里可以观看戏剧演出。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文儒坊】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光禄坊】三坊中的第三坊,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光禄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有万历间举人、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裔,以及学政许豸等。清朝有林侗、林佶兄弟,其林侗是考古学家, 林佶精诗文,又擅书法。近代有小说翻译家林纾、著名作家郁达夫等。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杨桥巷】七巷中最北的一条巷。民国时被扩建为路,后更名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如今成为许多游客到了三坊七巷必打卡之地。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郎官巷】位于杨桥巷之南, 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塔巷】位于郎官巷之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民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的诗曰:“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黄巷】在塔巷之南。据闽志载,西晋永嘉二年间(308)固始人黄元方(280-375)又名允字彦丰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是黄巷的标志性建筑,这里粉墙黛瓦、翘脊飞檐;梁架上描龙绘凤,楹门窗户都用楠木,而且做工讲究,雕刻精巧,喜欢建筑的朋友,这里是必打卡之地。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旧名叫“锡类坊”,后来改名为“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设在安民巷53号,此为清代建筑,曾是林则徐之子林聪彝的房产。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据清《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这座“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有三坊七巷,你能记下来吗?

【吉庇巷】宫巷之南。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后吉庇巷成为一条沟通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一度更名为“吉庇路”,后复名为“吉庇巷”。福州著名的“安泰楼”酒楼也就位于吉庇巷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