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京劇,刻不容緩

京劇是國粹,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這份文化遺產,彌足珍貴,獨一無二。

京劇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誕生於清乾隆晚期,同光時期得到振興,民國時期得到發展。新中國文革時期,京劇進行了革命性的變革。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

(一)內容的變革。即把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為內容的形象趕下了舞臺,工農兵為內容的形象搬上了舞臺。

(二)技術技巧的變革。即對傳統京劇的臉普、服飾到唱、念、做、打、舞,都進行了革新。

(三)舞臺設計的變革。即在傳統京劇舞臺上,增加了新的音樂,樂器,燈光,舞美,音響等。

通過變革,京劇的風骨,氣韻,精神,靈魂發生了深刻變化。創造出了經典的現代京劇一一樣板戲。

樣板戲風行多年,寓教化功能與娛樂功能為一體。成功地塑造了工農兵形象,宏揚了社會主義正能量,反映了時代的精神,提升了中華民族的浩然之氣,豐富了社會主義文藝百花園。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重拾毛主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各種藝術形式如雨後的春筍,竟相綻放,日趨繁榮,而作為國粹,京劇卻衰落了!

京劇衰落的表象:

(一)文革時代的樣板戲,受時代或多種因素的因響,逐步退出了舞臺,遠離了人們的生活。

(二)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頹廢形象重返舞臺。京劇的血脈裡仍留著陳舊的血液,缺乏生命活力。

(三)京劇所表現的內容,完全脫離社會,時代,現實,生活,遠離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

)京劇受眾面越來越小,由文革時期的大眾藝術,逐漸變為小眾藝術,進而變為老人藝術。

(五)從創作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沒有誕一生一部反映現代社會,現代生活,現代人物的新京劇。它的新陳代謝功能完全喪失。

(六)京劇在教育普及,人才挖掘,創新能力,傳播宏揚諸方面嚴重不足。

京劇衰落的實質:

京劇:未跟上時代步伐;多種藝術快餐的衝擊;現代傳媒擠壓;傳統文化基因的蛻化;生存基礎的萎縮;發展動因的乏力。

面對京劇的衰落,我們不能無動與衷,振興京劇,刻不容緩!那麼,如何振興,振興的途經是什麼?值得探討。

我以為,振興京劇途經是:

(一)京劇要繼承與創新並存。任何藝術形式,首先是繼承,否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繼承不是全盤照收,而是揚棄,即吸取其精華,排除其糟粕。不是為了繼承而繼承,是繼承中創新,創新中繼承。因此,京劇要想振興,必須繼承創新並存。

(二)京劇要與時俱進,追趕時代步伐。京劇在創新中,要切中時代的脈博,與時代相結合。京劇要反映現代生活,謳歌大眾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要推出新劇目,創作新作品,用暫新的現代的京劇,來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百姓的苦與樂。把京劇打造成新時代戲曲的樣板。

回顧改革開放40年京劇發展的艱難歷程,就是缺乏創新和與時俱進。

我們現在每天還唱巜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巜空城記》《楊門女將》《女起解》《鎖麟囊》巜鎖五龍》等,這些老的的東西人們會喜歡嗎?青少年會喜歡嗎?

當然美的東西好的東西,我們應當傳承,但再美再好,總會厭倦的,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

(三)加強京劇教育及其普及。

京劇的教育普及的對象是青少年。青少年才是繼承和宏揚國粹的主體,只有京劇走入青少年,走入他們的天地,才有傳承發揚廣大的希望,才會常盛不衰!

京劇面臨的困境是:缺乏師資,人才,基地,生源,普及。京劇要想生存與發展必須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的辦法是:呼籲京劇教育走入中小學音樂課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普及傳承的目的。

學校利用音樂課堂,使學生了解喜歡京劇,用京劇的美,京劇的博大精深,感染學生,教化學生,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建議教育領導部門要給學校配備專職教師,利用音樂課給學生教授京劇,同時要發現,選拔,培養人才。除此之外,京劇的普及還要充利用大眾傳媒,向社會普及,提高京劇的知名度。

(四)打造一流的創作隊伍,演藝隊伍。樣板戲只所以成為經典成為樣板,就是有一流的創作隊伍與演藝隊伍。這支隊伍中央領導親自掛帥,親自指導。

今天我們也需要這樣的隊伍,需要掛帥者,創作者,演藝者。如果有了這樣的隊伍,我們就會出精品、出精典、出大氣的作品,大眾就會喜歡。

現在我們推廣傳承京劇的條件是具備的。關鍵是文化部門的重視度,社會的認知度與參與度。

綜上所述,振興京劇刻不容緩。我們不能讓京劇衰落,國粹消亡。政府要重視,有識之士要重視,否則,我們真對不起祖先!

二O二O年三月於內蒙包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