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說到汽車安全碰撞,就不得不提“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體系,這個概念最早是美國於1979年採用的,隨後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始建立了自己的碰撞標準,比如1997年創立的Euro NCAP;2006年開啟“首撞”的C-NCAP;另外還有澳大利亞ANCAP、日本JNCAP、拉丁美洲LATIN NCAP等。和法規認證相比,NCAP體系有一套成熟的安全評價方法,把一般性試驗簡單的“合格”和“不合格”判定變成更加直觀並量化的星級評價。由於它影響廣泛,標準嚴格,直接面向消費者公佈試驗結果,因此各大汽車企業都非常重視 NCAP,把它作為汽車開發的重要評估依據。

汽車產品的安全關乎人的生命安全,消費者一直十分關注。近段時間,隨著正面25%小區域偏置碰撞測試的出現,再加上某些熱門車型的碰撞事件,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並由此開始抨擊C-NCAP。拋開這些非議和爭論,我們來從技術角度探討一下,美國IIHS最早推出這個實驗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中國是不是適合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

為何美國IIHS要做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測試?

為了提高車輛正面事故中對乘員的保護水平,世界各國的NCAP體系中都有正面碰撞試驗,比如NHTSA(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採用的是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Euro NCAP以及C-NCAP則是正面100%和正面40%均有;美國IIHS有正面25%和正面40%……

美國IIHS在推出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之前,曾做過很多美國道路交通事故研究。在美國實際正面碰撞事故中所佔比例最高的是正面40%重疊碰撞(Moderate Overlap),所佔比例為24%;此外,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正面碰撞事故為小區域重疊碰撞(Small Overlap Frontal Crash),它所佔的比例也是24%。

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美國正面交通事故中不同類型事故所佔比例(IIHS統計)

美國IIHS通過對實際交通事故的深入分析發現,正面小區域重疊碰撞主要有三種事故形式:車輛前端撞到樹或電線杆的柱碰、兩車呈一定角度迎面相撞的斜碰、兩輛車平行的小區域重疊碰撞。最終,IIHS決定進行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測試——碰撞速度為64km/h,壁障前端弧度的半徑為150mm,壁障與試驗車型左前端25%重疊。

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IIHS正面25%重疊偏置碰撞示意圖

2012年8月, IIHS公佈了11款豪華車的正面25%重疊碰撞試驗結果。測試結果顯示,僅有兩款車型獲得“GOOD”(優秀)評價,包括奧迪A4、奔馳C級、雷克薩斯ES等多款車型都是差評,這些車型在40%偏置碰撞中都是優秀評價,足以看出這些工況推出時,即便是被公認安全性比較出色的豪華品牌也不能適應這樣的測試。當然,隨著IIHS的推進,很多廠商也在改進設計,逐漸達到了優秀標準。

實際交通事故中,中國和美國有何不同?

制定碰撞標準,要有賴於客觀真實的交通事故數據。根據中國交通事故深度調查CIDAS(China In-Depth Accident Study)廣泛收集的中國真實道路交通事故數據,在 4586起乘用車事故案例中,前部損壞的乘用車為2715輛,佔乘用車事故總數的59%,這表明前部碰撞是汽車安全設計的重中之重。

前部碰撞根據碰撞接觸部位的重疊度,主要分為小重疊碰撞、中等重疊碰撞和完全重疊碰撞,劃分的標準主要是參考縱梁受力的數量。如果碰撞力的路徑在縱梁之外,被定義為小重疊碰撞,因縱梁一般部署在車前部兩側約1/4位置,故也定義為25%重疊碰撞;如果碰撞力使兩側縱梁均受力變形,表明重疊度很高,被定義為完全重疊碰撞;如果碰撞力僅使一側縱梁受力變形,則被定義為中等重疊碰撞。

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碰撞形態的劃分

CIDAS數據庫顯示乘用車常規碰撞事故(不含翻滾、鑽車底、與行人或二輪車碰撞)中小重疊、中等重疊和完全重疊是前部碰撞的主要形態,佔比分別為24.4%(含左右兩側)、49.6%(含左右兩側)和26.0%。也就是說,中等重疊碰撞發生率是小重疊的2倍,是中國前部碰撞事故中最常見的形態。

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中國汽車前部碰撞事故形態(CIDAS數據)

根據美國道路交通事故特點,中等重疊碰撞和小重疊發生率是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IIHS在增加25%小區域重疊碰撞時,也保留了之前的40%偏置碰撞。可以說,中國道路交通事故特點和美國完全不一樣,而和歐洲則比較接近。歐洲的交通事故研究結果表明,死亡率與中等重疊碰撞相關性高,與小重疊相關性不高,因此即便是整體安全技術比較先進的歐洲,也沒有采用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


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中國實際交通事故人員傷亡情況(CIDAS數據)

對於該項測試,國外NCAP代表怎麼看?

IIHS設定的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測試之所以嚴苛,除了速度達到64km/h、接觸面積僅為25%外,其碰撞的是不發生變形的剛性壁障。碰撞產生的能力幾乎都要由測試車型所吸收,而這種工況避開了傳統車輛結構設計中的縱梁碰撞緩衝區,使得碰撞後的情況比較慘烈,破壞效果相當於速度在128km/h的車輛發生碰撞。

美國IIHS採用如此嚴苛的碰撞工況,除了事故統計分析外,也與美國道路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很多美國高速公路沒有中間隔斷,相向車輛容易發生高速狀態下的小重疊碰撞;同時很多公路比較開闊,容易發生撞樹、撞電線杆等小重疊碰撞。而國內高速公路都有隔離帶,在高速下發生這類小重疊碰撞的概率較低。根據統計,國內的小重疊碰撞發生時車輛相對速度相對較低,其中40 km/h以下佔比超過40%。由此,直接把IIHS的一套體系搬到國內,並不科學,也不嚴謹。而且,中國整體車輛安全技術水平和發展方向和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很大的不同,一味追求難度並不能真正起到促進作用。


為什麼C-NCAP不做正面25%碰撞?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中國(左)與美國(右)高速公路實景對比

在2018年第四屆汽車安全日上,多個國家NCAP機構主管曾對全球NCAP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美國IIHS 副總裁 Joe Nolan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該項試驗,表示:“每個國家的人口、市場情況以及道路交通狀況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國家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試驗方法,不然試驗結果就沒有意義。IIHS之前推出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測試,這是基於大量數據研究和美國的實際道路交通狀況而採用的測試,其測試難度也比較大,在其他國家就不一定適合。”GLOBAL NCAP秘書長David Ward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IIHS進行的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測試,不止是C-NCAP沒有,歐洲NCAP也沒有這樣的測試,然而現在人們仍然普遍認為歐洲NCAP是全世界最完善的汽車安全評價體系。我認為,中國目前並沒有進行正面25%小區域重疊碰撞測試的必要。”

對於汽車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是最為重要的

碰撞測試不是譁眾取寵,也不是越難越好,適合本國國情的才是最好的。突然出來的一道很難的考題,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準備,成績自然不會高。應試教育下,不缺一些高材生;但真正反映教育水平的,還是一種整體文化和素質的提升。對於中國車輛安全領域而言,也是一樣,立足於現實情況,全方位的進步,才是其發展之道。

對於汽車安全設計,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是最為重要的,這就需要均衡、全面的的碰撞安全性能,在保障車內乘員生命安全的同時,也要兼顧對方車輛的乘員或者行人、騎車者等弱勢群體的保護。對於車輛損壞程度、維修經濟性等方面的考慮則是在其次位置,這與保險公司更注重車輛維修費用是不同的優先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