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學哪些專業強?

用戶6035100838685


太原科技大學,位於山西太原,有太原北校區南校區還有晉城校區三個,目前是一所省屬二本本科大學,小211,“百校工程”大學,1331工程大學,在山西來說,除了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師大,他也是老八所大學之一,也算是不錯的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文理科為兩翼,裝備製造主流學科特色鮮明,理學、工學、哲學、法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相互支撐,學士、碩士、博士多層次教育合理銜接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但是,太原科大的特色學科是工科,專業強大到爆依然還是工科。他的前身就是太原重機,他的二級學院前五都是工科,包括機械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與安全、應用科學、電子信息工程等,其下設的專業基本上也都是工科專業。

圖五就是19年的本科招生計劃表,機械工程佔據500多個,下設的專業包括: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包括起重運輸機械、工程機械、冶金機械、礦山機械、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流體傳動與控制六個專業方向)、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工業設計4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管理的專業點”、“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山西省首批“本科品牌專業”、山西省優勢專業,該專業於2011年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當時普通本科院校中第一個通過認證的機械類專業,現在依然是最硬氣最強的專業。其他重點專業就不一一介紹列舉了,謝謝閱讀。








才華不減當年


學校簡介

太原科技大學位於山西省太原市,簡稱太原科大,是一所以工科為主,文理科為兩翼,裝備製造主流學科特色鮮明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太原科大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所重型機械本科院校,也是我國重型機械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

發展歷史

學校的前身“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創建於1952年;三年後,長春汽車工業學校、漢口機器製造學校鍛衝專業併入該校;1960年,更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2004年,更為現名。

學校現狀

學校目前有三個校區:主校區、南校區和晉城校區;現有學校設有16個二級學院,獨立學院1所(華科學院)及58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22000餘人,專任教師1099人。

特色專業

山西省重點學科(2個):材料加工工程、機械設計理論 ;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6個):車輛工程、系統工程、工程力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肥鴿傳書




首先我們必須提下,這所學校以前屬於機械部部屬院校,所以他的機械類專業必須是特色,這點必須要了解清楚。



其次,機械部當時學校確實比較多,山西也只有唯一一所211太原理工大學,所以性價比我理解還是很不錯的。



學校簡介如下:

太原科技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重型機械本科院校,是一所辦學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也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基地。學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2006年)、入選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2016年)。 1952年,學校前身山西省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創建,近代中國機械工業奠基人、中國內燃機研製先驅支秉淵先生出任校長。1953年學校劃歸中央第一機械工業部。1955年長春汽校、漢口機器製造學校鍛衝專業併入。1960年更名為太原重型機械學院。1965年大連工學院、瀋陽機電學院起重輸送機械專業併入。1998年改為省部共建、省管為主。2004年更名為太原科技大學。 學校秉承”負重奮進,篤行求實”的精神,經過六十五年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文理科為兩翼,裝備製造主流學科特色鮮明,理學、工學、哲學、法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相互支撐,學士、碩士、博士多層次教育合理銜接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58個,其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優勢特色專業6個,省級品牌專業11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1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2個。 學校現有省級“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1個,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2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擁有工商管理(MBA)、法律、社會工作、工程等4個專業學位類別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碩士在13個領域擁有授權資格;設有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99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486人,博士生導師38人,碩士生導師382人,集聚了一批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百千萬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和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學術帶頭人、學術技術帶頭人、“333人才”、“百人計劃”、“青年三晉學者”等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有省級重點創新團隊6個。2017年,我校重型機械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黃慶學教授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2000餘人,擁有國家級和省部級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程等優質教學資源。



學校設有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學校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在山西省第一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十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 “十一五”以來,學校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及省部級科技獎勵數十項,多次參與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國家重點工程科技攻關任務,2015年授權國家發明專利數進入全國大學20強。2016年以來,學校在山西省“1331工程”建設中獲財政支持總額位居全省高校第四。 學校現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含省級重點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 學校是產學研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先行者,2001年學校聯合太重集團、太鋼集團、柳工集團、徐工集團、山推集團等全國40多家機械製造骨幹企業成立產學研董事會,先後與三一重工、中信重工、中聯重工、徐工、柳工、洛陽軸承等全國兩百多家企業建立了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關係,並與江蘇海安縣合作建設海安鍛壓裝備產業研究院,與山西省晉城市合作建設晉城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建校以來,學校先後培養出12萬多名優秀學生,校友遍佈國民經濟各個領域,許多校友成長為優秀的科學家、一流的工程師和傑出的企業家。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嶽普煜、王創民,總工程師顧翠雲、閆少泉,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秀文,洛陽軸承集團公司董事長趙東海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學校堅持國際化辦學路線,先後與美國奧本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北佛羅里達大學、舊金山州立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日本京都女子大學和日本豐橋創造大學等數十所國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聯合開展大學生“2+2”、“3+1”、等國際合作培養項目及教師互訪交流。


每日一小跑


其前身是在全國機械製造和重大技術裝備行業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太原重型機械學院,原隸屬於機械工業部,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具有完整的本碩博教學體系,所以這兩個專業也是該校的優勢專業。


大有前途高考張少雲


最強的當然是起工,然後是液壓和磨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