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春分已至,疫情消退,大家的生活正在逐步走上正軌。

最近,各大省市都發布了2020重大項目計劃清單,各地重大項目建設規劃密集出臺。58妹彙總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重慶、西安、武漢、蘇州的最新信息,整理了一份涵蓋了11個城市29個項目文旅、商業地標清單。


這些也許是未來5年內最值得期待的城市地標

北京


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

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度假區項目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京哈高速和東六環路交會處的施園立交橋西北角。項目北至曹園南大街,南至雲瑞南街,西至九棵樹東路,東至頤瑞東路。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北京環球影城概念圖


北京環球影城是全球的第六個亞洲第三個主題公園,現已建成的五個分別為:美國的好萊塢和奧蘭多環球影城、日本大阪環球影城、新加坡聖淘沙環球影城和地中海環球影城。

從面積來看,北京環球影城佔地120公頃,加上280公頃的度假村,是新加坡環球影城面積的五倍多,已超越美國環球影城成為全球最大環球影城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北京環球影城概念圖


項目內將呈現七大景區,包括好萊塢大道、變形金剛基地、功夫熊貓、未來水世界、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小黃人樂翻天、侏羅紀大冒險。此外,日間會有花車巡遊表演,夜間會有精妙絕倫的水上表演。

按照計劃,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將於2021年正式開園,2020年將做好全面開園的準備,包括遊樂設備的運行測試、門票方案制定、租位招商、工作人員招聘等等。

城市副中心三館

位於城市綠心西北部的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項目,已於2019年10月28日實現開工,目前正在進行土護降施工。計劃2021年底前實現外立面亮相,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

副中心劇院是集演藝演出、藝術創作、藝術教育、現場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藝術宮殿”,又名“文化糧倉”,設計理念源於通州古糧倉和運送物資的船舶。劇院建築面積約12.53萬平方米,同時可容納觀眾4400人。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城市副中心劇院項目效果圖


副中心圖書館為“書山智庫”,又名“森林書苑”,設計理念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赤印”。圖書館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區。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項目效果圖


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之一的首都博物館(東館),則是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於一體的“古韻風帆”,又名“運河之舟”,其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博物館(東館)建築面積約為9.7萬平方米,建成後預計每日可接待6000人次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首都博物館(東館)效果圖


冬奧廣場

冬奧廣場北起首鋼園北門,南至長安街西延線,東與首鋼工業遺址公園相鄰,西達石景山山腳,總佔地面積約80公頃。冬奧廣場將不僅僅服務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之後,這裡也將成為首鋼轉型發展的重要一環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首鋼滑雪大跳臺效果圖


根據規劃,冬奧廣場包括冬奧組委辦公區以及北京2022年冬奧會首鋼滑雪大跳臺場館和國家體育總局冬訓中心等設施,這裡將打造成為冰雪運動體驗示範區,通過工業資源活化利用,增添冰雪運動為主的體育休閒設施,服務冰雪運動專業訓練。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冬奧廣場效果圖


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園區

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園區於去年12月27日動工,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

園區建設地點位於朝陽區的中關村朝陽園,建設規模約2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為科創中心及文化中心。據北京市發改委介紹,阿里巴巴北京總部項目總建築面積47萬平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約25萬平米,總投資約68.9億元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園區效果圖


上海


上海大歌劇院

上海大歌劇院項目位於浦東世博文化公園C02-01地塊,總建築面積146338平方米。劇院建築外觀形體取“中國扇”之意,巨大的白色階梯螺旋狀上升,延伸到空中,恰似摺扇扇柄,體現中國建築審美風格。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上海大歌劇院效果圖


上海大歌劇院項目以“建成國內頂尖、亞洲一流、世界知名專業歌劇院為目標,集演出交流、創制排演、藝術教育等於一體,成為世界級城市文化地標,專業級國際歌劇藝術重要舞臺,高品質城市公共文化客廳”為建設目標和功能定位。建成後有望成為全球歌劇演出場次最多、歌劇樣式最全的歌劇院之一。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上海大歌劇院效果圖


張江“科學之門”

2018年11月,上海市發佈《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中區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56、57等街坊局部調整》(草案)公示,張江副中心核心區規劃曝光,其中最吸引眼球的當屬張江將 誕生的兩棟320米高的“雙子塔”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張江“科學之門”效果圖

320米的“雙子塔”位於張江中區的核心區,被比喻為“科學之門”,也是張江面向世界,歡迎全球的創業者來張江共建科學城的象徵和標誌。

根據規劃,在320米的“雙子塔”周圍還將佈置6棟摩天大樓:1棟200米、1棟160米、1棟140米、1棟110米、2棟100米。共計8棟摩天大樓,一起組成上海新的標誌性摩天大樓區


華為上海研發基地

華為上海研發基地位於青浦澱山湖畔,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上海研發基地大概佔地2600畝。而華為在東莞的松山湖本部佔地為1900畝,這代表華為上海研發基地成功超越松山湖本部,成為華為最大的研發基地

據公開資料顯示,華為上海研發基地一期拿地94.7萬平方米,總投資近100億元。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華為上海研發基地效果圖


華為上海研發基地將開展終端芯片、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等領域的研發,預計導入3-4萬名科技研發人才。未來將成為華為海思半導體研發設計總部、無線網總部、物聯網總部。

超級工廠建設

多座機器人工廠列入上海2020年重大項目建設計劃,其中包括ABB機器人超級工廠發那科超級智能工廠以及特斯拉工廠等。

總投資額達1.5億美元(約10億元人民幣)、2019年9月動工建設的ABB機器人上海新工廠位於上海浦東康橋,佔地6.7萬平方米,將採用包括機器學習、數字化和協作解決方案在內的先進製造工藝,致力於將其打造成全球機器人行業最先進、最具柔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工廠——一個使用機器人制造機器人的前沿中心

這是ABB全球最大最先進的機器人超級工廠,也是“上海製造”計劃的十大項目之一。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ABB機器人超級工廠效果圖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將是發那科(FANUC)集團在全球的第二大機器人生產基地,僅次於日本總部,也是首次在中國生產機器人本體。

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項目總投資15億元,佔地431畝,是現有一期、二期工廠總面積的四倍,被命名為機器人超級智能工廠。建成後,預計新廠年產值為100億元。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發那科智能工廠效果圖


2018年10月,特斯拉在上海臨港地區以9.7億元拿下了近1300畝(逾86萬平方米)土地用於建設其在中國落地的第一家制造工廠

據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2019年底投產初期的產能為每週2000輛左右。復工復產後,特斯拉目前每週產能已提高到3000多輛,將加速實現2020年年產15萬輛的目標。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效果圖

廣州


“三館合一”項目

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為13.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廣東美術館(含廣東當代美術館)6萬平方米、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2.35萬平方米、廣東文學館1.55萬平方米,總投資23億元。

建成後各類展覽、活動均免費對外開放,每年可提供參觀人數達250萬以上,將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集展覽、休閒、教育於一體的大型文化中心,構建文化高地、打造旅遊標杆,建成“國際知名、亞洲一流、國內領先”的當代藝術博覽中心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三館合一”項目設計效果圖


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

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是廣州“十三五”期間重點打造的城市中心片區,地處琶洲島西端,西依廣州塔,北望珠江新城和金融城,東接琶洲會展中心。

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總佔地面積3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0萬平方米,規劃50個地塊,分為示範區、配套區、拓展區三個區域。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效果圖

目前已公開出讓了18宗地塊,分別由騰訊、阿里、復星、國美、小米、YY、唯品會、環球市場、康美藥業、粵科金融、粵傳媒等企業拍得,項目總投資規模超470億元。根據“成熟一塊、出讓一塊”的原則,拓展區成熟地塊將開始出讓,以滿足落戶企業的需要。


廣州合生國際雙創科技城

今年廣州將新建設廣州合生國際雙創科技城。項目位於增城新塘,定位為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科創金融、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值得期待。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深圳


深圳歌劇院

深圳歌劇院選址於南山區深圳灣畔的東角頭片區,場地三面環海,與香港隔海相望,天然形成“一島雙灣、一河一山”的景觀格局。深圳歌劇院將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文化交流新平臺、深圳文化新地標。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深圳歌劇院效果圖


該項目地塊包括南區的歌劇院核心地塊和北區的歌劇院配套地塊,佔地共17.5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共約22萬平方米

項目功能設置包括三大功能區:一是以歌劇廳、音樂廳、小歌劇廳、多功能沉浸式劇場四個廳為主的核心展演功能區;二是以歌劇舞臺藝術交流和歌劇舞臺文化展覽以及藝術教育培訓與藝術休閒為主的公共服務和文創體驗功能區;三是演員公寓、道具和服裝設計製作中心等配套功能區。


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

2018年9月13日上午,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合作建設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

2019年4月,前海管理局發佈一則“前海八、十單元城市設計國際諮詢”公開報名公告,公告透露,前海八、十單元規劃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科技專題館以及2處居住用地等眾多重點項目。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效果圖

“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將建設成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面向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乃至世界範圍徵集外國文物的重要基地,徵集到的文物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根據需要挑選調配後,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館”的館藏。

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

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是目前深圳規劃等級最高、最優質的總部基地,作為展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巔峰之作”

片區規劃用地面積117萬平方米,總開發面積約520萬平方米,就業人口約30萬。通過六軌六站,打造超級樞紐。

目前深超總已入駐地鐵集團、招商銀行、神州數碼、碳雲智能、天音通信、恆力集團、中信證券、恆大集團、中國電子、中興通訊、歐加通信、萬科集團、聯泰集團等13家企業。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概念圖

華潤湖貝中心

整個項目佔地40公頃,將打造成為文旅勝地和國際消費核心區,項目共分四期建設,預計2030年建設完成。一期總投資208億元,佔地面積8.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0.5萬平方米,預計在2024年建成666米的湖貝地標塔樓預計在2028年落成。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華潤湖貝中心效果圖


根據項目規劃,結合湖貝文化公園,面向深南大道將形成200米寬的公共開放空間,採用無圍牆、小街區的佈局,串聯多個“口袋公園”,延續羅湖傳統的街道體驗。該項目還規劃了包含大劇院、音樂廳在內4萬平方米的大型文化設施。

在發展產業方面,220萬平方米(地下20萬平方米)的規劃總建築面積,將成為未來全球範圍內千萬級人口城市主城區屈指可數的標誌性都市綜合體


小梅沙海岸帶

小梅沙位於深圳東部黃金海岸線,是深圳文旅名片。小梅沙片區整體改造項目按山、海、城一體進行片區統籌規劃,規劃統籌面積約380公頃,其中陸域面積約250公頃,海域面積約130公頃。

據介紹,小梅沙片區開發將遵循以下三點:

小而精、秀而美、山海聯動的空間營造;精緻化、高品質、以人為本的特色體驗;既是城又是遊,旅居業一體的功能體系。“將以‘一個山海公園,四個活力片區’的空間結構引領小梅沙片區規劃。”特發小梅沙投資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小梅沙海岸帶效果圖

杭州


阿里巴巴達摩院南湖項目

項目位於餘杭區南湖科學中心片區,將建設阿里巴巴達摩院全球總部基地,計劃分三期實施。本次啟動區塊項目佔地面積342畝,建設工期2020-2023年。

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24.7億元,年利稅3.4億元。該項目主要致力於大數據計算、AI算法、芯片算力、無人駕駛、量子計算等領域研發,積極支撐“數字浙江”建設。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阿里巴巴達摩院南湖項目效果圖


工業綜合體項目

項目為省市縣長工程,位於濱江區互聯網區塊,東至四季河綠化帶、西至規劃百仁路、北至規劃彩虹路,新建創新型產業建設標準廠房,用於智能製造及通信設備的研發與生產等。建設工期為2020-2023年。

項目建成後將以優化產業生態為指引,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在工業綜合體內實現集聚智能製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集群式發展模式。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工業綜合體項目效果圖


浙江電影商業藝術傳媒用房項目

項目位於西湖區留下單元最東側,擬建設以電影為主題的商業藝術綜合體,包含時尚影院、藝術展覽、商務寫字樓及酒店、配套商業等功能。建設工期為2019-2022年。

項目建成後,將打造成集影視文化基地、電影科技城、廣告傳媒等一體的藝術傳媒綜合體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浙江電影商業藝術傳媒用房項目效果圖


中海數創智芯園項目

項目位於下城區文暉單元,建設內容包括地上建設8幢樓宇,地下配建200個車位社會停車場等。

建設工期為2020-2023年。項目作為下城區招商引資項目,將配合數創港大區域建設,打造具有動人韻律的現代都市建築群落。同時,與毗鄰的城市之星國際旅遊綜合體項目相互融合,打造下城區武林新城的城市地標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中海數創智芯園項目效果圖

西安


曲江CCBD

西安中央文化商務區(CCBD)位於長安路電視塔以東,航天大道以北,在西安市的南北中軸線上,地處西安城市發展軸上的核心區域和城市發展片區目標“中優”位置。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CCBD效果圖

CCBD是西安內陸開放開發高地、城市價值高地、產業聚集高地和未來都市生活體驗地,總佔地面積約5400畝,總投資約2000億元,計劃2020年全面建成,屆時將成為整個城南片區“心臟”

CCBD作為一個以絲路文化為核心的城市級中央商務區,將融合辦公、商業、文化、社交,居住的多種功能,產城融合,文商並舉。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CCBD效果圖

曲江文創中心

曲江文創中心,一個集超高層雙子塔、國際超五星豪華商務酒店、甲級辦公、文創孵化辦公及文創聯合辦公等複合商務業態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體項目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曲江文創中心效果圖

曲江首座超高層雙子塔在場地中佇立,佔據著視覺上的絕對主導,設計利用精緻、透明的玻璃幕牆模擬水晶的剔透質感,建築體的每個角度都呈現出不同的姿態。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曲江文創中心效果圖

作為曲江區域首座超高層雙子塔,曲江文創中心是曲江文化產業大發展新的中心,將成為曲江東門戶的地標性建築,將是曲江新區大發展一個新的里程碑。

重慶


科學科學城三項目

重慶科學城建設中涵蓋了多個項目,重慶2020重大項目中就有科學大道、科學公園、科學會堂三個項目。

科學大道是一條城市中軸線,南北向聯通江津到北碚,基本直線行駛,全程66公里,是貫穿西部槽谷地帶的主幹道和景觀大道。

科學公園面積達到了20平方公里。公園位置處於西永大道和高新大道之間,東邊緊臨科學大道。根據面積來計算,科學公園將比排名世界第一的紐約中央公園大6倍。待重慶科學公園建成以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科學公園位置圖

科學會堂是科學城未來的地標建築物,是重慶高新區能夠勝任舉辦國際級科技論壇、科技成果發佈、科技會議等大型活動的理想場所,將配套科創孵化中心,助推科學城發展。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科學會堂效果圖

成都


天府新區中海超高層項目

中海超高層,也被稱為一帶一路大廈,一直以來被視作為天府新區而至成都的驕傲。

2017年11月28日,中海地產競得成都市天府新區秦皇寺299畝地塊。土地規劃條件明確1號地塊擬建成677米地標性“中國第一高樓”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中海超高層效果圖

不過,坊間一度流傳著中海超高層被砍高的說法。傳言由於“嚴格控制500米以上超高層審批”,原定667米的中海超高層最終決定在容積率不變的前提下將建築高度調整成為488米

不過,即使被砍高,中海超高層仍有望成為中國西南第一高塔,而“一帶一路大廈”被賦予的多重政經文化價值更是不可磨滅的。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中海超高層效果圖

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

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位於新川創新科技園,西臨紅星路南延線,北臨新川城市公園,投資12億,包含四川省文化演藝中心、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文藝家之家(包括省文聯及省作協)三大功能。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效果圖

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文化演藝中心在功能上類似縮小版的國家大劇院,由1400座的大劇場,600座的音樂廳和400座的曲藝書場三個甲等標準廳堂組成。

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有2000座的廳堂,可以進行大規模群眾集會或表演,具備多功能活動廳、文創孵化園、藝術展覽館、數字閱覽廳、排練廳等功能。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效果圖

南京


園博園

江蘇園博園地處紫東地區中心地帶,緊鄰湯山國家級溫泉旅遊度假區,位於紫金山、棲霞山、寶華山、湯山四個風景區環抱圈內。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園博園效果圖

根據目前規劃,總用地面積約6.5平方公里,其中一期約3.7平方公里(含棒槌山山體0.7平方公里),二期約2.8平方公里。擬建成南京市重大標誌性項目。

目前,主展館、十三個城市展園等,大體量工程和配套設施正穩步推進中,預計2020年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設,2021年4月16日正式開園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園博園效果圖


蘇州


蘇州灣文化中心

該項目預計將於2020年竣工並投入使用。項目總建築面積為21.5萬平方米,其中大劇院建築面積為11萬平方米、博覽中心建築面積為10.5萬平方米。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蘇州灣文化中心效果圖

蘇州灣文化中心分為兩大功能區域:北區主要由蘇州灣大劇院、蘇州灣影城構成;南區則覆蓋了博物展覽、閱讀、會議、城市規劃展示等功能。南北區域通過湖區藝商空間連接為一體,環環相扣。


京東長三角智能電商產業園

項目總建築面積為40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智慧物流倉庫、高端裝備生產廠房、倉儲式購物綜合體驗中心、辦公中心、設備、門衛用房等。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投資17億,二期投資18億元。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東莞


宜家華南總部

宜家華南總部落戶東莞選址沙田鎮濱海灣新區,投資金額達10億,總佔地面積約240畝,將建設9萬平方米綠色智能倉庫,具備產品研發中心、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採購中心等多種功能,預計202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疫後打卡!11城29個地標建築將全新亮相

未來,東莞宜家華南總部建成後,將輻射華南、香港、澳門、西南以及東南亞約二十家宜家門店,其中50%貨物將在當地採購,50%貨物從歐洲進口,未來預計每年直接或間接帶動當地採購人民幣100億元,實現進出口額人民幣75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