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之滑稽戲(獨角戲)

獨角戲是“曲藝”
  又稱“獨腳戲”是上海本地的“土特產”,其誕生於本世紀20年代末期。


  上海開埠後,成五方雜處之地,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生活背景下,上海地區原已流行的鈸子書、宣卷、喝太保等曲藝形式,與上海這畸形社會急驟的生活節奏、商業化的欣賞水平不相一致,觀眾相對較少。而這時以嬉笑、詼諧、嘲弄、諷刺為主要藝術特色的“唱滑稽”,演唱內容大部取材於身旁手邊的社會新聞,表演過程中又善於運用群眾的口語方言,故同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9腔18調的“小熱昏”、“唱新聞”、“隔壁戲”等街頭說唱形式一起,滿足了社會上下各階層觀眾的娛樂需要。
  時當上海遊藝場大興,各家互爭營業,凡屬有吸引觀眾能力的娛樂均加羅列,於是唱滑稽便從街頭巷尾被請人了遊藝場。此外上海地方習俗,凡有喜慶必辦堂會,而唱滑稽又以逗笑為原則,故又被列人必請的一檔節目。
  他們的演唱既不化妝,也不打扮。說和唱也沒有一定的規格,總之以詼諧滑稽,引聽眾發笑為目的。為此,唱滑稽的演員或學說各地方言、或學唱各種戲曲(不以是否酷似為準,反以荒腔走調為佳)了,或東拉西扯評述些史實和時事,或發些警世之言。故上海的唱滑稽者多為口齒伶俐、頭腦敏捷,方能勝任。以至上海人對日常生活中那些口齒伶俐、善於說笑的人,便俗稱之為“像唱滑稽的”。

  進入30年代後、廣播在上海興起,各店、廠、行號競相利用民營電臺作廣告宣傳,為吸引聽眾收聽廣告廣播,上海的幾十家電臺,紛紛播送獨腳戲節目。獨腳戲則也憑籍這一現代科技的成就,乘著電波,進入千家萬戶。從30年代直至50年代、60年代,隨著收音機普及程度的提高,每天吃晚飯時,上海的大街小巷中都可以聽到獨腳戲演播的節目。這也成為上海都市新民俗風情的一種。


海派文化之滑稽戲(獨角戲)

周柏春姚慕雙


海派文化之滑稽戲(獨角戲)

李九松王汝剛


海派文化之滑稽戲(獨角戲)

毛猛達沈榮海


滑稽戲是“戲曲”
  滑稽戲是在抗日戰爭中期,由上海的曲藝“獨角戲”接受了中外喜劇、鬧劇和江南各地方戲曲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新興戲曲劇種。它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的許多地區,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滑稽戲的劇目大致可分五類:第一類,是根據獨腳戲的“段子”發展和改編成的。其中《三毛學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藝術性完整,已成為滑稽戲優秀的傳統來保留劇目,並被搬上了銀幕。第二類,是從文明戲移植而來。主要有《方卿見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風》、《濟公》、等。第三類,是解放初期,從話劇、戲曲、電影劇本移植、改編的。移植的地方戲劇目,有《蘇州二公差》(即《煉印》)、《好好先生》(即《三家福》);根據話劇劇本改編的,有《幸福》、《西望長安》等;根據話劇劇本改編的,有《小九妹》(即《蜻蜒姑娘》)、《萬無一失》(即《天羅地網》)等。第四類,是根據外國劇本改編的如《活菩薩》一劇,連演連滿一年零九個月,創自有滑稽戲以來演出場次最多的紀錄。第五類,是新創作的劇目。如《樣樣管》、《不夜的村莊》、《滿園春色》、《性命交關》、《一千零一天》等。1981年9月魯迅誕生一百週年紀念時,滑稽戲的《阿Q正傳》被列為上海紀念演出的重點劇目之一。現在的滑稽戲已發展到電視中的“情景喜劇”,搞大了。
  滑稽戲的音樂,沿用獨腳戲的“九腔十八調”。滑稽戲的表演,是以獨腳戲、相聲等曲藝的表演為基礎,又吸收了文明戲的表演。滑稽戲演員在“說”、“唱”和形體動作等方面都有許多明顯特點:一、優秀的滑稽戲演員不但要會多種戲曲唱腔、常用民間曲調或流行歌曲,而且還要學會各種流派唱腔。二、滑稽戲演員要口齒伶俐、反應敏捷,能講一口漂亮的各地方言,如上海話、寧波話、紹興話、杭州話、蘇州話、無錫話、南京話、揚州話、山東話、四川話、廣東話等,而且往往以會講混雜的方言為妙,如廣東上海話、北京四川話等。滑稽戲演員有時還根據戲劇的需要講說英語、日語等外國語言。三、滑稽戲的形體動作是特別誇張的,有時簡直誇張到荒謬的程度。

  由此可見滑稽戲來源於獨角戲,又發展了獨角戲。而獨角戲作為一個“曲藝”品種,仍在文藝大花園裡怒放。

海派文化之滑稽戲(獨角戲)


海派文化之滑稽戲(獨角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