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產出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是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戴爾·卡耐基

獨立對於一個人講非常重要,而獨自入睡,是孩子走向獨立的一大步!許多家長可能會認為自家的寶寶膽子很小,在5歲了還不敢一個人睡,父母為了讓孩子獨立起來,用盡各種辦法,孩子也沒有答應父母的請求獨自睡覺。但很多父母全都是自以為,往往忽略的孩子不能獨自睡覺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家長這2件事沒做好!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孩子自己睡的好處

咱們可以先來看看孩子,自己睡覺有什麼好處。第一是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因為孩子在睡覺的過程當中,他的被子和父母的被子厚重程度是不一樣的,有可能有時候會不小心壓到寶寶。導致孩子得不到新鮮空氣就會出現噩夢連綿,睡眠不安的的現象。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孩子獨自一個人在小房間裡面的時候,獨自去面對黑暗,這也是可以讓孩子在獨立發展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一大步,以後,孩子面對黑暗的時候,他就會學會處理,一個人睡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勇敢。不能自己獨立睡覺的孩子,長大了之後會過分的依賴父母,很可能出現“成人巨嬰” 的現象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孩子不敢自己睡,並非是“膽子小”,可能是家長2件事沒做好

一、沒有好好引導孩子的“泛靈心理”

什麼是“泛靈心理”?

這指的是孩子在3~4歲的時候,存在的一種較為獨特的心理學現象,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將世界上所有的物體看做作跟人一樣有生命的意識。這種心理下的孩子可能會經常抱著玩偶一起睡覺,也可能經常會跟洋娃娃等聊天。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父母該如何引導?

孩子不想自己一個人睡,可能就是因為孩子的泛靈心理在作怪,太過嚴重導致睡不著。可能他睡覺之前會說,今晚上不想一個人睡覺,擔心灰太狼把他帶走。遇到類似的情況,其實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讓孩子成為玩偶的保護者,要陪著玩偶睡覺。用孩子的泛靈心理,激發孩子的保護欲,就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二、沒有讓孩子被想象力佔據的大腦放鬆下來

孩子的想象力太豐富,放鬆不下來

孩子之所以不想一個人睡,因為他晚上有太多的想象力,佔據了大腦,他沒有真正的放鬆下來。可能父母會問孩子為什麼睡不著,他就會說有怪物,其實這就是孩子的一種心理壓力。他會將這種壓力想象出來而且讓它形象化。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想象力豐富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意識到這個東西,是他腦海中想象出來的,這個時候可以幫孩子分清現實和想象,讓孩子描述出怪物的樣子,然後告訴父母怪物在哪裡,最終父母帶領孩子一起去探尋真相,比如孩子說怪物在衣櫃裡,父母就要領著孩子親手打開衣櫃,讓孩子看到衣櫃裡只有衣服而已!幫助孩子用理智戰勝想象力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如果讓孩子大腦放鬆下來?

孩子睡不著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比較安靜、有愛的睡前故事,這種故事更容易讓孩子的大腦放鬆下來!也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陪伴,也更容易進出睡眠狀態!很多孩子會伴著故事入睡,孩子睡熟以後,家長就可以離開了。只要經過一次成功的經驗,你會發現孩子的獨立性就有明顯的進步!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當孩子不想獨立入睡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找到這個事情背後的原因,然後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更好地走向獨立。錦春在讓我家孩子獨立睡覺這件事,找到2套繪本來幫忙,一套是《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這是一套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書籍,要知道德國孩子自理能力特別強。這套圖畫書中有一個故事,就是《自己睡沒問題》,每次給我家孩子講一遍都像是做一遍心理建設!孩子慢慢地會覺得,自己睡覺是一件應該的事情,就像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除了上面這套書以外,《上床囉!寶寶晚安故事》陪伴了我家孩子最初的獨睡時光!這套繪本故事以溫馨、柔軟的特點,作為睡前故事特別適用!這樣故事聽起來就舒服又安心!這套書不愧為法國金牌出版社的佳作,特別匹配孩子睡前的心態!

能獨自睡覺的孩子,父母大多能做到這2點,幫娃順利走向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