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第一名》:你好陌生人,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看了一部推荐的电影《叫我第一名》。

《叫我第一名》:你好陌生人,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如果在过去,这只是一部简单的励志电影,会让我在看完之后深受感动热血沸腾,捏紧拳头跟自己说要珍惜拥有的生活。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会继续在自己的生活里重复老样子,对抗不了拖延也消除不了还没成功的沮丧。

但是在浸淫情绪管理领域这么久之后,看一部电影的意义,变得不一样了。

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主人公强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命运开的玩笑,这里面还有很多。

有时候,我们习惯把道理简单化脸谱化,但是反而失去了故事里那些被细密隐藏的智慧滋味。

1.最初的抗拒状态

对于一个意外的状况,所有人陷入情绪之中,恐惧、无助、羞耻,在情绪巨大的黑能量裹挟之下,没有人有喘息的机会去理解和发现真相。

布莱德的怪异身体反应,带来一连串的“非正常”生活场景,老师、同学、父亲,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对这个怪异身体举动的谴责,而布莱德则被迫承受了所有人的情绪压力,深陷自责、恐惧、羞耻之中。

母亲的信任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母亲虽然也无助、悲伤、委屈,但一直紧紧看护着希望的火苗,不让它熄灭。

2.绝望处正是希望的开始,不再依赖,回归自我

在布莱德被校长劝退之后,母亲在剧烈的情绪激荡中,被激发斗志,开始寻求答案,不再依赖既有支持体系--医生和学校,而是选择自己去找到路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被他发现了儿子真正的问题所在,找到了症状的名字。

3.命名的力量

当剧中妈妈从厚厚的精神科医书里找到“妥瑞氏症”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英文中有一句话,“name it, and tame it”,意思是,你能命名的,就是你能驯服的。

人最害怕的是不确定性。在命名之前,那个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可怕、吓人,是个妖怪、魔鬼,让人无比恐惧;在命名之后,它不再可怕,它只是个有自己特点的伙伴、朋友。

这里布莱德对所有处在情绪困境中的伙伴,做出了一个最正确的示范,就是和困难做朋友,像布莱德和“妥瑞氏症”做朋友那样,和坏脾气做朋友,和自卑做朋友,和愤怒做朋友,和恐惧做朋友。

从这个时刻开始,所有的抗拒和恐慌停止了。

医生对自己不了解“妥瑞氏症”而误诊的道歉,让母亲长久积压的情绪在这一刻得到了些许安慰。

布莱德终于从“怪人”“不正常”“神经病”这些不公平的标签里解脱,他认识到自己只是得了一个病而已,是身体的一种症状反应,就像有些人会控制不住打喷嚏。

而父亲则在接到儿子欣喜若狂告知“没有故意不听话”“只是生病了”的消息后,随着在电话里没说出来的压在喉头的那句“对不起”,终于放下了对儿子的愤怒和责怪。

所有人在这一刻从未知的恐惧和暴力应对反应里获得解脱,找回了各自被情绪压制和消耗的力量。

4.积极行动

在得到了确定的信息--病症名字以及医生确定告知目前没有药物可治疗--之后,母亲开始了她的行动计划,从摆脱这个病症变成了,如何让儿子带着这个病症去适应正常的生活。第一个大胆的尝试是,母亲带布莱德去妥瑞氏症团体,让他尝试观察、学习和融入。

虽然结果并不如预期那样,但这次尝试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布莱德确定了自己的终生信念--要做不一样的病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里母亲的行动揭示了情绪困境中应对之法的重要一点,就是了解了确定的信息之后,停止无效的对抗行为,接受确定的事实,不再抗争,把注意力放到事实中能够改变的那个部分上。

很多处在情绪困境中的伙伴,第一是不知道自己有情绪困境,始终觉得是那个人、那件事不应该这样,不应该发生,如果不发生自己就没事了,长久处在抗拒状态,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不可控。第二就是,知道了自己处在什么情绪困境之后,还是不接受,继续把能量浪费在抗拒上,不愿意去看那个问题,自然不会开始去解决问题。

5.获得群体理解

在遭遇了各种转校换环境之后,布莱德碰到了一个除母亲之外,照亮他生命的人--新学校的校长。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的一句“我们做什么能帮到你”,让我瞬间泪奔。

人性最深的温情,来自于智慧之光的照耀。不是道德规范,是智慧。

这个校长真正有众生平等的襟怀,不为惯性的认知--正常和不正常--所束缚, 不对非常规的做出否定和拒绝,而是采取有效的行为,即对于已经发生的我们能做什么。

普罗大众则停留在惯常认知的束缚里,拒绝接受与认知不符的东西,把内在的害怕情绪包装成了攻击性的毁谤。

在音乐会的现场,校长用最简单朴素的对话完成了一次群体精神的升华,这是一个集体高频能量转化的瞬间,现场的人们完成了一个从低层级的猴性向高层级的人性转化的时刻,人性之美大放光彩。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同样也是情绪处理中自我沟通过程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很多人从小的家庭模式继承来的情绪处理方式是漠视和打压,父母或其他长辈也许会在你难过的时候说“哭什么哭!”“别哭了!”,因而长大之后,遇到情绪极度低落的时刻,采取的也是自责和打压的方式。

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学会有效的自我沟通方式,懂得和内在自我耐心交流,静下来询问内在“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生气/沮丧/害怕,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通过这种有效的自我沟通方式,许多即时性的狂暴情绪都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6.认知再次突围

在多次面试因为“妥瑞氏症”遭拒情绪失控之后,布莱德和母亲通电话获得了灵感--只要找到对的学校。

又是一个智慧打开的瞬间。

当我们感觉一个事情困难、无解的时候,常常是因为思维被限制住了,在一个固有的框里打转,找不到出口。

布莱德开始的认知是,怎么能让学校接受自己是个有特殊症状的老师,因此受挫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似乎自己的特殊症状不可能被接受做老师,从而感到情绪崩溃。

认知打开之后,视角变成,找到对的老师,找到能接受的人,而不是在不能接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最终他找到了那个和他同频的人群,找到了自己被接纳并发挥价值的空间。


以上总结如下:

《叫我第一名》:你好陌生人,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