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是個“偽”命題


財富自由是個“偽”命題

“我的夢想,就是要實現財富自由….然後,想去環遊世界….”這是無數人的夢想,不管是掛在嘴邊,還是深埋心底……

胡潤研究院《2018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顯示:在中國一線城市,個人實現財富自由的門檻是1.3億;在二線城市,財富自由門檻是8000萬;在三線城市財富自由的門檻是6000萬。門檻之高,讓我等普通老百姓即使再多活100年,依然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感受到的唯有心酸、心寒、心痛與心塞。事實上在《2017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裡關於財富自由的論述更讓人痛到無語:財富自由門檻比去年上漲50%,其中一線城市達到2.9億,二線城市達到1.7億。胡潤表示:“財富自由門檻上漲50%,主要原因可能是房價快速上漲和人民幣貶值。比較有趣的是,當你還沒財富自由時,很容易低估了門檻,會認為1.6億和9500萬就夠了。”可能是怕把大家打擊到心如死灰, 2019年的報告裡沒有再提到財富自由的門檻了。關於胡潤的榜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者朋友沒有必要非要較真地拿計算器算一下,數據僅供大家參考。

財富自由是個“偽”命題

對於身處焦慮與壓力之下的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理解財富自由呢?最粗暴的理解是:手頭有足夠多的錢,想咋花咋花,想買啥買啥。最理論化的理解是:指人無需為了生活開銷而努力工作的狀態。最簡單明瞭的理解是:財務自由=被動收入 > 花銷,被動收入也就是俗話說的 “躺賺”或“睡後收入”,這確實是一件讓人非常向往的事兒。最平實的理解是:財富自由包含三層含義。第一層是保障基本的生存,也就是我在之前的文章裡談論過“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按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這僅僅是滿足了第一層次的生理上的需求第二層是指在疾病、災難以及各種突發的難題面前,我們有經濟能力去面對去解決。這個其實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第二層次安全上的需要。第三層是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夢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這個其實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第五層次自我實現的需要。

財富自由是個“偽”命題

從胡潤的報告來看,“先定一個小目標”已經有點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小目標”作為2016年度十大流行語之一,所反應出來的深刻內涵是普通人的自嘲罷了:所謂的“小目標”是我等升斗小民終身難以企及的“大目標”。因此。對於普通人而言,財富自由不過是個偽命題,因為根本就不具備實現的可能性,也不具備可實現的操作性,只是我們的一個夢而已。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如果我中了500萬應該如何支配的痴人說夢式的想法。 “區區”500萬尚且離我們如此遙遠,更何況一個億、兩個億呢?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洗洗睡了呢?答案當然是:不!

財富自由雖然是個偽命題,但對於我們普通人依然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與借鑑意義;財富自由雖然只是一個美麗的夢,但我們依然要去追求自己的夢想,通過不懈的努力,說不定哪天實現了呢?人生其實是一場長跑,途中會出現很多的不確定,但唯一確定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跑到終點,無一例外。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追求,要有野心,要有抱負,通過不斷地進取不斷地拼搏,讓自己和家庭的經濟模式更健康,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讓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富足更悠閒更自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