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孩子每天都在刷抖音,這麼早就接觸網絡,對孩子會產生影響嗎?

等待244776373


我家裡也有一位00後,也是標籤的一代。她熱愛網絡,曾經喜歡玩網絡遊戲的不行。下面我來說說作為一個爸爸的感受。

首先,必須承認網絡小說或網絡遊戲就像尼古丁一樣讓人有癮。女兒初二時沉迷網絡且特別嚴重,我們經常查到她凌晨兩三點給遊戲充值的記錄,跟她講時,女兒也承認錯誤,也保證以後不玩了,但隔短時間後,依然如故。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在孩子沒到18歲成年前,儘量不讓她接觸網絡小說和網絡遊戲,因為他們自律能力不強,一旦粘上,甩都甩不掉。能怪孩子麼,我覺得不能,捫心自問,如果是我一旦粘上這些網絡小說和遊戲一樣控制不好自己。

其次,必須承認沉迷網絡的影響遠比想像的要多要嚴重。我們憑想像,會覺得沉迷網絡對眼睛👀不好,導致視力下降,會影響學習,導致成績下降。其實沉迷網絡更大的壞處是孩子分不清現實社會和虛擬網絡,更有甚者她們排斥社會現實,與自己頭腦裡的虛擬人物一起對話一起生活。我的孩子曾經就是如此,作為家長,那種失望甚至是絕望,我想只有曾經經歷過的父母才會感同身受。

最後 .必須承認愛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力量。那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這句話業務孩子們感受不到,但家長應該是切身體會。每個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作為父母我們要有揹著孩子一起走甚至是一起跑的心裡準備和能力。而做好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愛,陪著孩子一起走來,每當我灰心看不到希望時,我就想起我小時候,我很幸運,從小得到父母和姐姐們的愛,感覺暖洋洋的,心中又充滿了希望方向與力量。



卞老師講歷史


今年七月份我二胎坐月子,天太熱客廳開著空調,我在臥室不敢去客廳,我自己弄著她倆,老大七歲,顧不上她,說她不聽,她每天除了電視就是抖音,我出月子她眼睛看著就不如以前亮了,後來限制她看手機的使用時間 ,給她規定每天只能看半個小時,現在已經好多了。現在在家除了上網課,幾乎不看手機了。


翟芸莉


孩子會玩手機,一是家長陪伴孩子太少了,用手機來帶孩子,讓手機成了保姆了。二是,家長玩手機太長,影響了孩子。無論什麼原因,玩手機太長壞處還是大於好處的。

1.首先不用說,對孩子視力不好,我小孩上早教課遇到一個兩歲多的孩子,她媽媽說她家寶寶每天用手機看半小時左右的動畫片,去醫院做檢查,說是散光。看手機太長無論是對小孩,還是成人的視力都會有很大影響的,現代社會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俗話說堵不如疏,每天限制時間,養成習慣就好了

2.看手機視頻,那是一種被動接收信息,孩子大腦來不及思考,會影響孩子的思考能力,可能會養成不愛動腦筋的習慣。

3.長時間握著手機,手部保持同一姿勢,可能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如果小孩喜歡低頭玩手機,對頸椎傷害也很大,容易導致脊椎變形。

4.對孩子來說抖音視頻內容簡短有趣,可能會造成對枯燥的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5.不利於親子關係,孩子長期沉溺與手機當中,勢必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發展,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

6.玩手機,大量的電磁輻射對生長髮育不利,甚至還會引發哮喘等多種疾病。

7.剝奪了孩子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容易讓孩子變得怯懦、孤獨


兜兜媽媽要努力


孩子過早接觸和使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對於孩子身心發育並無好處,甚至會給他們帶來成長中的傷害。首先就是對孩子注意力的影響。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3歲以前,每天平均每多看一小時的電視,7歲時注意力障礙的問題的發生率就會增加10%。因為這個時間孩子的注意力控制能力弱,被電視和遊戲的吸引,其實更像是被動地沉浸於某個外在刺激的誘惑,不利於孩子主動控制注意力的訓練。

其次,電子產品的遊戲設計聲音喧鬧,畫面絢爛,對孩子感官刺激過多。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與此類似的巔峰體驗,特別是當孩子感覺無聊或者遇到挫敗感時,往往喜歡在遊戲中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許多父母等到孩子上學之後,才發現他們根本無法從電子產品的遊戲中解脫出來,這才開始慌了神,而此時再糾正孩子的壞習慣,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血。

另外,孩子沉迷網絡遊戲,也會減少對父母的依戀,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如果缺乏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礎,父母在未來對孩子的教育也將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親子真好玩


凡事適當即可,抖音上有各種各樣的好的壞的,積極的,消極的資源,大人都有時候把持不住。孩子看太多首先就是容易影響孩子視力,這個傷害是無法彌補的,其次擔心影響孩子正確的價值取現,孩子會誤以為抖音就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現在的世界越來越開放/無束,人們掙脫了很多傳統束縛,去最大化的去追求各種“快感”,所以我們時刻都在互聯網上尋求關於“爽”的各種體驗,約會/娛樂/遊戲/八卦秘聞/色情段子等等,X音上那些千奇百怪的視頻恰恰滿足了現代人的空虛感。 可怕的是,凡是能讓你“爽”的東西,一定也能讓你“痛苦”。 比如美女、美食、美言、美麗的罌粟花,都能讓人有快樂的體驗。但都會給人帶來傷害:美食讓人發胖/失去健康;美言讓人迷失自我脫離現實;美女讓人產生慾望,失去理智,毒品的副作用就更不用說了。 這也是《道德經》裡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這也是我不玩X音的原因,因為我當時出於好奇去下載了X音,玩的時候也感覺很新鮮刺激,但是刷完之後卻又感覺格外空虛。更可怕的是:人是會對快感脫敏的,當一個人習慣了反覆被刺激和滿足的時候,要想一直獲得快感,就得不斷加強刺激的程度,你需要被更持續、更強烈、更深入的刺激,才能繼續獲得快感。 人產生快感的閾值,是會不斷升高的。比如有的人抽菸從剛開始是兩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後來要一天兩包,最後甚至要兩根菸一起抽才有感覺。鴉片、吸毒、色情、偷窺、賭博都遵循這個邏輯。 總有人說,只要一種東西有人需要,就可以去生產。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黃賭毒這三種東西將在社會上大量氾濫,因為黃賭毒才是最容易讓人刺激上癮的東西。 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小鼠腦中埋個電極,讓小鼠踩踏板放電,每踩一次,電極就會刺激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興奮。結果小鼠以每分鐘幾百次的速度踩踏,直到力竭。 最最可怕的是:現在這種“爽”的感覺,竟然可以被現代技術和算法設計出來。 首先,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各種應用程序(APP),大部分APP的本質是什麼?每個APP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運營團隊,他們用盡最前沿的科技(AR+VR);用更大運算和數據處理能力(雲計算+大數據),通過聲、光、交互、反饋等全方位途徑,再在各種心理學、消費行為學、神經科學等理論指導下,不斷的給你刺激,讓你持續的“爽”,越離不開它們越好。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現在世界上竟然還有一個叫“多巴胺實驗室”的公司,對外宣稱“能運用神經科學理論,結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用多巴胺讓你的 App 令人上癮”。 他們為各種App 定製這樣的服務:在一些關鍵的地方和時間點設計“獎賞”,比如不斷的驚喜和獎勵,或物質或精神,從而提高用戶的留存度、打開率和停留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增加APP的打開率,提高打開時間,這會讓APP更值錢,賺更大錢。因為在資本的眼中,用戶數量、日活、月活和平均在線長度等等數據決定了一個APP的價值。 如今各種各樣的APP裡,從圖文到視頻,從網購到資訊,從社交到遊戲,從搜索到各種應用工會局,沒有一個APP不以此為衡量標準,在資本和利益的圍剿之下,我們都只不過是一隻只小白鼠,安靜的立在時代中央等待發落。 比如當你買完一件東西,馬上送你一個代金卷,讓你在商場裡繼續購物,然後一直買一直送…… X條/X手/X音都是採用算法主導的自動推薦機制,你越喜歡看什麼,就專門推薦給你推薦什麼,當你收看完一個內容之後,甚至不需要做出任何反應,系統馬上會自動推送給你一個類似內容,看得越多,系統就越瞭解你的喜好,給你的推動也就越“精準”,就是要無限滿足你的胃口。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各種便捷,但同時又讓我們變的越來越慵懶。它提供了很多浮華的內容,這些內容的設計邏輯都是以無限滿足人性偏好為標準,人性的各種陰暗面,諸如窺私、意淫、八卦、暴力、對罵、湊熱鬧等等都被激發並滿足。 從來沒有任何一種東西能像互聯網這樣對人性洞察的如此徹底,並且將人類大眾玩轉與手掌之間。 《娛樂至死》前言裡有這樣的話:人們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下去,社會上沉溺於各種刺激裡的人將越來越多,甚至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無用階層”,這些人連提供勞動力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沒有信用、沒有思想、不能借債、不能納稅,只能過著一種糜爛頹廢、暗無天日的生活,如同一具具行屍走肉……


Engineer06


這個問題很嚴重,抖音都是幾秒到幾分鐘小視頻,時間都很短五花八門,各個領域的視頻加上BGM吸引著我們 越看越來勁 甚至無法自拔 但每看一個視頻都會消耗我們的腦力 不同的視頻內容不一樣 大量觀看之後 你能記住多少個?記不住的呢?再次觀看就會想起來我曾經看過。。。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手機運行慢了可以清理 大腦東西太雜 如何整理?久而久之 不僅記憶力, 耐心,興趣,心態,脾氣等等都會或多或少受影響。而這些對於發育中的孩子來說,影響更是未知的 個人認為 影響最大的是注意力

歡迎大家評論不同的觀點


一對唐朝的田螺


7歲的孩子每天刷抖音,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會帶來影響。

抖音是提供娛樂產品的,主要包括唱歌、跳舞、搞笑、展現美,正能量等,這些都是以成年人打發零碎時間消遣的。

兒童有兒童成長過程,他們接觸的的是兒歌,童話,與小玩伴玩耍,整天刷抖音,接觸的東西與兒童興趣不符合,會造成早熟,嚴重影響健康成長。

兒童經常刷抖音,會形成依賴性,跟著抖音裡的人嬉笑哀怒,慢慢的像遊戲一樣著迷,對於學習會拋到腦後,成績會明顯下降,直接造成完不成學業,可能很有希望的孩子前程被毀掉,耽誤一生。

兒童對抖音痴迷,就會減少交際,遠離小朋友,與他人交流少,會變得沉默寡言,在他眼裡只有歌舞和搞笑,整天被低俗的東西圍繞著,人生努力方向迷茫,不思進取。

抖音對兒童帶來影響,大人玩的的東西不要讓兒童上癮,更不要讓兒童參與,家長要嚴格看管孩子,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生長環境。





廣哥說事


孩子早接觸網絡影響是有的,有好的方面:方便查找信息,解答疑難,在家學習等;不好的方面:比如長時間看對眼睛不好,比如看不良視頻把孩子帶壞等。

我家大寶7歲,也是非常喜歡抖音。

抖音這種時間短,節奏快,涵蓋遊戲,搞笑,手工,繪畫等等各個方面,深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小朋友。這麼大的孩子是好奇心強,對各方面,各領域的知識都想去探索,發現。刷抖音時遇到喜歡的會很開心,遇到新奇的又很興奮還想和別人分享。

我也想過禁止她看,但是又覺得她也沒看不好的內容,看一會也能增長見識,於是就商量,制定規則,在寫完作業,可以看一會,根據每天作業時間來定,肯定不能時候太長,保護眼睛最重要,比如10分鐘。


熱愛生活的小河馬


還是別讓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因為作為大人的我們,手機都離不開,孩子的好奇心更大,一旦上手,很難再拿下來。

1、從小培養看書習慣。有時間可以帶他去各大圖書館,讓孩子對書感興趣,這對孩子認識生字,有非常大的幫助。增加他的閱讀量,在學習語文課上,他的興趣也就來了,能積極發言。家裡也要擺上孩子最喜歡的書,抽時間陪孩子共同閱讀。

2、臺式點讀機。孩子才7歲,正是好奇心,視覺和思維的加強,一定把手機拿下來。你給他買一個臺式點讀機,這個東西很有趣的,把卡片往上面一放,手一點就能發出正確的讀音,可以學習外語,語文,數學,所以說“用物換物”來交換,讓孩子有利發展。

3、給孩子多立規矩培養自律。這個年齡段正是小學的開始,一定由家長嚴格定時定點的陪孩子,讓他知道學習重要,更要讓他知道,什麼時間幹什麼,每完成一樣作業休息時間確定,吃飯後休息幾分鐘,當然了,要給孩子多立規矩,並且玩的時間要多學習時間,因為不能讓孩子討厭學習就好。

4、保護好眼鏡。

孩子的眼睛很重要的,不能讓孩子電腦,手機,電視的看,一定控制,不然孩子的眼鏡保護不好,視力受損,即使學習好,也會被特殊學校拒之門外的。

家人陪伴成長很重要,我的孩子從5歲接觸手機,直到初中了手機從沒拿下來,結果學習成績上不去,眼睛近視。所以我悔不當初。做家長的愛孩子是對的,但是該狠時還得狠,否則就面對後悔!


北方小郎


肯定會有影響的,家長要正確引導和管理自己的孩子。小孩子玩心很大,而且年紀小,沒有自律性,家長一定要規定好孩子每天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如果說,對電子產品“上癮”了,對學習的影響是最大的。其他方面,刷抖音,看屏幕,手機會有輻射對眼睛和皮膚也會不好,不要年紀小小就帶著一副眼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