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錯過的幾部電影

突然襲擊而來的疫情打亂了一切,孩子遲遲不能返校,大家長們復工艱辛……此次抗戰病毒中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鍾南山爺爺,他智慧勇敢,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大家長讓我們更深刻的意識到培養一個智慧、勇敢、自信的孩子是多麼重要。2020年的春天似乎來得有些晚,在等待春暖花開的日子,讓電影陪伴孩子們度過,讓孩子們擁有一個豐富的業餘生活!

平日裡孩子會看哪些題材的電影?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具備的特質“純真善良、不放棄、自信、不怕孤獨”而這5部經典影片則通過自身的魅力讓觀看的人獲得感觸、產生共鳴,甚至能夠讓我們從中學到一些什麼。

這5部影片您的孩子看過幾篇?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錯過的幾部電影

《龍貓》

適合觀影年齡:3歲+

關鍵詞:童真 想象 治癒

對於孩子來說,除了父母的言傳身教,童話是通向世界的另一扇窗,是孩子與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徑。

有一類作品,看似平淡簡單,卻能讓人久久回味,宮崎駿的作品恰如是。

《龍貓》從童心的角度看待世界,探索世界。它不說教,在潛移默化中溫暖人心。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能從《龍貓》中找到無憂無慮的時光。

飄揚的裙襬、吹散的頭髮,可能是龍貓飛過的痕跡;水中的漣漪,可能是龍貓踩過的腳印;樹下突然掉落的雨珠,可能是它跺腳的調皮……

《龍貓》,其實是一個寂寞孤獨甚至有些苦難基調的故事。姐妹跟隨父親來到鄉下,母親生病住院。但這部電影神奇的地方在於:導演用溫暖消解苦難,用想象消除孤獨,併為孩子們建立起勇氣的電影核心,靜靜地滋潤著孩子的心靈。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錯過的幾部電影

《千與千尋》

適合觀影年齡:3歲+

關鍵詞:成長 善良 朋友

成長與向善是這部動畫的核心。人總要長大,在長大的過程中會像電影裡的千尋一樣,遇見束縛的各種條框乃至兇險。在不可更改的規則下,有的人隨波逐流,有的人適應規則但恪守底線。千尋在適應這個奇怪小鎮中,就保持著向善的底線。

原來,善良可以贏得全世界。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錯過的幾部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

適合觀影年齡:6歲+

關鍵詞:師生情誼 永不放棄

一群沒人管的孩子聚集在一個班裡,孩子們在學校整天惹是生非。校長喜歡用強權暴力懲罰孩子,直到有一天,來了一位馬修老師,一切都變了。馬修組建了一個學校合唱團,用音樂打開了孩子封閉的心靈。

看完此片,孩子們可以深深感受到馬修老師的愛心與負責,感知到“老師”這個職業不一樣的神奇之處。

藉由電影馬修,孩子們看完也會明白一個道理:世事不要說死,總有些事值得去嘗試,永不輕言放棄,前方就一定有希望在等待。

躲在池塘下的小青蛙,也會有小天使。好孩子?壞孩子?除了家庭影響,老師的引導也很重要。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錯過的幾部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

適合觀影年齡:12歲+

關鍵詞:信念 自由

豆瓣排行榜位居第一的影片,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一生都不能錯過的絕佳電影。這部1997年的電影,直到現在都位居榜首,又是為何?無關情愛,關乎你我個體的人生信條。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常常會讓人麻木。習慣了平淡無奇,不期望所謂的奇蹟,人生好像一隻陀螺,只顧轉呀轉。而看完《肖申克的救贖》的人,大多會說:這部片子就像是一束光,照進我們陰霾的世界中,讓我們重新看見希望的力量,鑄造起新的信念,感知到自由空氣的暢快。

片中主人公用20年挖開他人認為600年都無法鑿穿的隧洞,爬過臭水溝管道,站在瓢潑大雨之時,我相信,孩子的眼睛看到這裡一定在閃光。依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掙脫監獄高牆束縛的信念加持下,安迪終於重獲自由的高光時刻,我們彷彿看到了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奪目霹靂。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錯過的幾部電影

《阿甘正傳》

適合觀影年齡:12歲+

關鍵詞:自強不息

阿甘給人感覺是蠢萌蠢萌的,但蠢萌又怎樣?這未嘗不能理解為是上帝賜予他的天賦和不同。

現實太過於殘酷,導演便安排了一個超級英雄,讓我們可以借住他的光環,跟命運來個正面較量。

電影中絕大多數人物都是悲慘的,但是阿甘卻成為了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億萬富翁。那些苦痛悲慘經歷的人代表了一眾迷茫不知所措甚至失敗的人,阿甘呢?阿甘代表著我們普通人心之嚮往的成功人士。但是導演設計的阿甘是個智商都不及正常人的角色,還為他安排一系列成功的環節又是為什麼呢?

我想,導演是想告訴我們:人生苦海、愛恨糾葛,縱使命運如此,我們也要“逆天改命”!

“我命由我不由天!”“傻子”尚且可以扼住命運的喉嚨,取得成功,吾輩豈能不行?

光影流轉,而電影卻能鎖住光影、散發魅力,穿越時間與空間,在我們的心裡蕩起漣漪。

豆瓣排行榜位居第一的影片,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一生都不能錯過的絕佳電影。這部1997年的電影,直到現在都位居榜首,又是為何?無關情愛,關乎你我個體的人生信條。春暖花開的日子,一邊陪伴孩子看電影,孩子成長路上離不開家長們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