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红河源头,哀牢山麓,有座古城,其不如大理的热闹喧嚣,但也不曾冷清,更多了几分淳朴自然。

名曰“巍山”。

找一个悠闲的周末,从大理客运南站搭乘巴士就能够到达这座充满地方特色的老城了。

一座建造于元代,于明代改为砖城的老城,至今风采依旧。

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似乎便换了人间。

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站在高处俯瞰,仍是可以看见六百年前建城时的棋盘格局。以拱城楼为中心,呈“井”字型铺开,街巷纵横交错,25条街道,18条小巷,全长达14公里。

拱城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城楼上有有五间重檐歇顶式建筑。城楼南北两面,分贝悬挂“魁雄六诏” “万里瞻天”,其恢弘大气、气势磅礴。

登上这座高达23米左右的城楼,举目四望,街道呈东西南北向延伸,屋舍鳞次栉比,整个巍山古城尽收眼底。

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走进古城,时光倒流。

入目皆是明、清时代的风格建筑,而大理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特色风格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街上的人不多,而游客更是如零星。走在寂寥的巷子里,两边多是老房子,里面有时候传来电视剧的片尾曲,有时候传来孩子的打闹声。墙面在岁月里打磨,显得斑驳破旧,在潮湿的地方甚至长出了绿青苔,连木门也充当着历史的倾述者。

不过,有光,就显得温暖。古城很多,更偏爱的便是破旧些的地方,有个词语叫“烟火气”。也只有这种经过历史沉淀的地方,才能够闻到这般浓郁的烟火气。

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而巍山的烟火气,更多了点阳光的味道。

走过多少古城,进过多少天井院落,只是总觉得有几分的凉意,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而这里,结合当地最佳的采光方式,将房屋朝向定为南偏西15度左右。将天井不好采光的缺憾,也弥补了些。

走进一家店铺,吃上一碗饵丝,这一天便开始了。

古城的气韵,定要慢慢品。吃完一碗饵丝,慢慢跟着居民的脚步,晨光微起,他们定是去周边的菜市场,买当天所需的食材,不妨跟着他们的脚步去假装一回当地人。

买菜是不必的,当然可以买点水果,这样才有讨价还价的机会,你这个假人才能真一回。算算时间,逛完之后也差不多十点多了。慵懒的店主们,也开始三三两两的开门迎接客人了。晚些,也无妨。

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称呼“中国扎染艺术之乡”。

扎染是独特的民族特色工艺,花半天时间去扎染厂,见证一块扎染的形成,或者也可以尝试一番,亲手为自己做一块扎染。带回家,做桌布,做挂画,都是一场纪念。或者多花些时间,去好好学学这门手艺。

以前认识的一位哈尔滨姐姐,在第一次去巍山之后,还特意又去了一趟巍山。她怀念那里的炒饵丝,更怀念的便是这扎染厂了。

这里的扎染闻名国内,更是出口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

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魏宝山集自然风光、南诏根源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名山,不得不去的。

山上有22座清代道观,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更有大量的碑文、石刻、壁画、楹联、匾额、雕刻等。

这里更是南诏发祥地,是南诏始祖细奴逻耕、牧、发迹之地。相传其家庙便是山前的土主庙。而其不仅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土主庙,更是是彝族土主崇拜的中心和源流。

登上山顶,便见古城如孩童般,被阳瓜江抱在怀里,细细讲述时光的日出与日落。在山顶看日落将金光洒向古城,温柔极了。

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夜里的古城,安静得很早。

刚入夜,不算热闹的巍山古城变得沉寂起来,孤零零的路灯照亮着街道,偶见行人。不妨在民宿的大厅里,和老板聊聊天,讲讲故事。如果有一把吉他正好,或有两罐啤酒,对着月亮畅饮。

这里的月亮有些冷清,不过却格外的明亮。

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如果恰巧遇上火把节,那是热闹得狠了。

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人们,聚在火把四周,载歌载舞,好不畅快。尤其是能歌善舞的彝族伙伴,他们热情奔放,豪迈大度,使火把节更加热闹。不要害羞,一定要凑进去,跟他们一起手舞足蹈。只有融合进去了,才是属于自己的回忆。

累了,便好好歇息了。

当然,巍山不只有古城。因为悠久的历史,南诏国的发源地,更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使这里风景遍布,古迹众多。

玄龙寺、圆觉寺、山龙山于图城、云隐寺、陈异叔石棺、慧明寺、东山蒙化灵泉、鸟道雄关、五印山等 ,都值得我们一个个去探索,去发现。

巍山古城,比大理古城更加让人留恋,这里还是南诏国的发源地


我是十七,很高兴分享我的旅行日记。那么不妨多花些时间,去感受巍山的独特风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