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有過所謂“群體性免疫”的成功案例嗎?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可以算是嗎?

過大年拿紅包


“群體免疫”這種看似雷人荒誕的理論,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畢竟在幾百年前,咱們人類還真這麼幹過!

事實上,所謂的“群體免疫”,在人類歷史上還真的有成功案例,只不過這個案例並非題主所說的“西班牙流感”,而應該是天花!

天花這種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一種古老而且死亡率很高的傳染病,天花曾在全球範圍內廣為傳播。據說,我國清朝的順治和同治兩位皇帝,都是死於天花這種病。試想想,就連皇帝都回天乏術,那廣大老百姓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天花病毒其實是痘病毒的一種,人感染後並沒有特效藥,基本上只能自身的免疫力與病毒作鬥爭。不過,被感染者一旦能夠能夠靠自己痊癒。那麼,他便獲得了對天花病毒的終身免疫力。因此,人類在與天花病毒的漫長抗爭中,逐漸總結和摸索出了預防方法和經驗。而在與天花病毒抗爭過程中,最原始的有效防治方法,就是中國發明的人痘接種法。

人痘原理是把取自輕症感染者身上的天花膿包中的病毒,注入接種者身上,用人為的方式引發感染。然後,讓接種者通過自身戰勝天花,從而獲得終身免疫力,這樣就不會再感染天花了。但問題是,人痘接種法自身也是存在著很大風險的。因為,即便是輕症天花的病死率也能達到1%。也就是說,人痘是有一定的幾率會“翻車”的。如果接種者自身免疫力不強,那麼很可能本來還健健康康,結果接種後就掛掉了。

不過,後來人痘傳入歐洲,1721年前後又被引入英國。次年,英國皇室兒童接受天花接種手術並取得了成功。再往後,隨著醫學的發展,在十八世紀末,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偶然發現,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與引起人類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性質。而人接種牛痘後,只會產生輕微不良反應,然後就能獲得對天花病毒的免疫力。換句話說,與過去的人痘接種方法相比,牛痘接種法幾乎是不存在風險的,安全係數極大提高了。

此後,隨著接種方法的不斷普及而發展,天花這種傳播了數千年之久的古老病毒最終被人類徹底戰勝,如今只存在於少數實驗室之中。而這位英國醫生也因為他的這一項偉大發現,被後世譽為“免疫學之父”。

所以,從理論上來講,種痘這種方法,其實和現在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蘭斯提出的“群體免疫”是很相似的。實際上就是一種主動防疫方法,讓人們主動去接受輕微的病毒感染,以此來讓自愈者產生對對病毒的終身免疫力。而隨著這種免疫力在群體中越來越多,那就自然而然的實現對病毒的防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