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一時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內行人說出答案

在這個2020年的年初,各種各樣的統計數據都會相繼出爐。就比如這段日子,“中國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的熱搜就成為了很多人的飯後談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中國的人均預估下來到一萬美元,這同時也代表著全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世界人口翻了一番,意味著中國人的 生活更加殷實,深深地為中國這個國家感到自豪。

曾經風靡一時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內行人說出答案


建國初期,國民生活水平質量低,受疾病困擾

而細數中國經濟發展走過的這段路程真的特別艱辛,事實上,在半個世紀前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真的很低,當年吃不暖睡不飽的日子是家常便飯,就是疾病也不斷侵擾著那時候的中國人。就比如應該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著打驅蛔蟲藥的回憶吧。特別是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對於打蛔蟲藥的記憶應該是印象深刻。並且在打蛔蟲藥之前,還會服用一顆糖,就是這個名字叫做“寶塔糖”成為多少人的回憶。只不過在1982年以後,這個“寶塔糖”卻被宣佈永久消失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含辛茹苦製成的“寶塔糖”,為何如今卻消失了?

曾經風靡一時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內行人說出答案


“寶塔糖”是一種驅蟲類的非處方藥品,生活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應該對這個“寶塔糖”應該並不陌生,畢竟它充滿著甜味,如同一個糖果一般,對於當時吃不起糖的孩子,是一種特別的驚奇的體驗。而這個糖果的誕生其實也有著一定的歷史背景。在半個世紀多前,蛔蟲病一直是我國的農村乃至城市大面積存在的一種疾病,因為當年吃野菜充飢的人太多了。所以在1952年的時候,作為前蘇聯的援華項目,我國從前蘇聯引進了蛔蒿種子試種,並且從他們那裡引進了相關器械,來試產蛔蟲藥。如今的我們很難想象當年這20克的種子承載了多少希望,當年派遣了大量的公安人員保護這個種子,經過長途跋涉最終護送到呼和浩特,大同,西安和濰坊等四個國營農場試種。

但這個畢竟是耐寒冷的北極圈植物,其實在國內並不好引種,經過多年努力,也只有濰坊農場的一家試種成功。為了保密起見,當時試種的蛔蒿對外宣稱的名稱叫做“一號除蟲菊”。足以可見有多忍辱負重。經過多年努力,驅蟲藥被製作出來了,為了讓孩子愉快的服下,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食糖,製成了淡黃色和粉紅色的圓錐體的寶塔模樣,而這也是“寶塔糖”的由來,而它也為我國的驅蟲事業貢獻了特別大的力量。

曾經風靡一時的“寶塔糖”,為何後來銷聲匿跡?內行人說出答案


“寶塔糖”是中國醫療體系上的一個教訓

但這個1979年宣佈推廣的“寶塔糖”,誰也沒有想到卻會在兩年後連原料都一下子絕跡。因為蘇聯單方面撕毀了援助協議,因為設備被撤走,因為監管不力不重視的緣故,也因為藥廠拒絕收購,連日大雨地裡爛掉了2000多公斤的蛔蒿的多種原因下,在1982年九月,“寶塔糖”宣佈在中國永久消失,原因是因為蛔蒿已經徹底絕種在中國了,培育資料被毀,無法再度重新培育,所以“寶塔糖”的兩年輝煌光景,最終以黯然退場。

淘汰一種藥品劑型並不等於淘汰一種藥品的原料,這是一箇中國製藥史上不該發生的悲劇,但它依舊是發生了,當年四處求尋蛔蒿的畫讓人心酸。所以當年“靠別人不如靠自己”的思想浪潮下,有著大量的科研人員投入自主研發,最終發明了新的驅蟲藥,而它也是80年後末期和90年代人新的童年,依舊是作為圓錐體的“寶塔”模樣。但卻有著不同的時代意義,它代表著中國自主研發的決心。

往後的歲月中,新的蛔蟲藥不斷出爐,更加有效,副作用也變得少了,如同中國的經濟發展,我們的國民的身體健康也跟上了水平,有著這個深刻教訓,中國衛生醫療的發展走上了路程。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寶塔糖”呢?你小時候有沒有吃過驅蟲藥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