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碧:搖竹子

這是我同學的一篇文章,我代發於今日頭條,與讀者朋友們共同分享。


臘八節,吃臘八,吃完臘八好過年。

時近春節,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置辦春節物品。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我想起了小時候。小孩子嘛,那更是特別喜歡過新年。過年的時候,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還不用完成作業。特別有意思的是,春節的時候,就是犯了錯,大人也不會責罰我們。

總之小時候啊,每天都盼望著過年,過年的經歷在回憶中有很多很多,但是留在記憶的深處,始終不能忘卻的卻是,我們家這兒的一種年俗,那就是搖竹子。

羅江碧:搖竹子


那個時候,當我們吃過年夜飯,媽媽就會讓我們洗頭、洗澡,把我們收拾得乾乾淨淨的,然後給我們換上新衣服,就把我們幾個孩子領到院子前面的竹林裡,叫我們每個人握著一根竹竿,使勁的搖竹子,那個時候人小,感覺握在手中的竹子竹子又高又粗,竹葉很茂盛。我們一邊搖著竹子,一邊跟著媽媽唸叨:竹兒爹,竹兒娘,我跟你竹兒一樣長。

就這樣每年春節,我們都帶著一臉的虔誠,使勁的搖著竹子,我們一天天長大了。

羅江碧:搖竹子


後來,我聽說這搖竹子的年俗,是有來由的。咱們家一共有六個孩子。那個時候,母親都很英雄,幾乎每家都會生好幾個娃,最多的家庭,有生十個子女的。

要是放到現在的話,那肯定養不起,這得感謝那個貧窮的時代,養孩子要求不高,長大就好。

可我們家的孩子呢,都有一個特點,個子不高。我爸大個子大骨胳,媽媽卻是矮個子小骨胳。

在周圍左鄰右舍中,就數我們家的孩子最矮。媽媽的個子比較小,大概一米四多點,可媽媽的媽媽的個子卻不矮啊,媽媽在他們家裡的個子,可以說屬於一種反祖的現象。

後來呢我們家的孩子呀個子隨了媽,骨胳隨了爸,個個都是矮矮的,壯壯的。

媽媽著急了,不知從那兒找來的法寶,從我記事起,每年大年夜都會穿著過年的新衣,帶著美好的願望,領著我們去搖竹子,聽說是,在大年三十的時候,搖竹子,就可以長的跟竹子一樣高。

羅江碧:搖竹子


後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終於結束了這個儀式。我估計是看到前面的幾個哥哥姐姐用這個辦法不靈驗吧,又或許是後來覺得健康比個子更重要,母親便放下了這個想法,不再要求我們春節的時候去搖竹子了。

現在回想起來,搖的是竹子,盛滿的卻是母親那濃濃的愛。

現在回到老家,已看不到那片曾經的竹林,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

羅江碧:搖竹子


可心底裡對那邊竹林的記憶卻始終揮之不去,滿滿的母愛已融入我靈魂的深處。

謝謝你媽媽,謝謝你,那片竹林!


感謝頭條讀者朋友們閱讀點評,並祝福讀者朋友們順心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