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5副對聯,才思飛揚,很值得背下來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歷史上有大量名聯,也有很多不出名的對聯,需要知音的賞識。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愛好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5副對聯,才思飛揚,很值得背下來哦。

第1副:李北海亦豪哉,杯酒相邀,頓教歷下此亭,千古入詩人吐屬;杜少陵已往矣,湖山如昨,試問濟南過客,有誰繼名士風流?

這個對聯的作者是清代才子龔易圖,而對聯的內容是寫歷下亭的。歷下亭是濟南名亭之一,自古得到文人的青睞。上聯的“李北海”指的是唐代北海太守李邕。而上聯其實是說了一段歷下亭的往事。

當年李邕在歷下亭杜甫及濟南名士,杜甫寫下了《陪李北海宴歷下亭》的詩歌,其實名句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體現了歷下亭的魅力。

下聯則是對聯作者龔易圖的感慨。他說杜甫之後,歷下亭經歷千年,依然如昨日面貌,而來到濟南的過客,有誰能夠繼承杜甫等“濟南名士”的風采呢?

龔易圖言語之間,有一種自誇的味道,但是大家並不覺得他狂妄失禮。因為這種情緒被掩蓋在“物是人非”的滄桑感中,讓人不自覺緬懷歷史上的歷下亭盛會,發思古之幽情,久久無法釋懷。

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5副對聯,才思飛揚,很值得背下來

第2副:蝴蝶兒,晚春時,又是一般閒暇;梧桐樹,三更雨,不知多少秋聲。

這個對聯的作者是梁啟超。對聯其實是一個集句聯,上聯的“蝴蝶兒,晚春時”出自詞人張泌的《蝴蝶兒》:“蝴蝶兒,晚春時。阿嬌初著淡黃衣,倚窗學畫伊。”

下聯的“梧桐樹,三更雨”出自詞人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梁啟超能夠將兩首詞中的妙句重新整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味道,讓人眼前一亮。

據說詩人胡適很喜歡這副對聯,直接拿去作紀念。而他之所以喜歡這副對聯,除了對聯雲彩飛揚,意蘊悠長,還因為他曾經寫了第一首白話詩《蝴蝶》,可能是觸景生情,所以胡適對這副對聯情有獨鍾吧。

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5副對聯,才思飛揚,很值得背下來

第3副:掃地人來,坐竹屋三間,試聽暮鼓晨鐘,猛然深省;朝天路近,看木樨千本,為想瓊樓玉宇,高不勝寒。

這個對聯的作者是晚清才子趙增旺。這是他為陳姓朋友寫的一個對聯。這個姓陳的在寺院中有一間靜室,作為休息之所。

對聯作為靜室的楹聯,既有好文采,又充滿禪味。“暮鼓晨鐘,猛然深省”體現了靜室的功用。而“瓊樓玉宇,高不勝寒”,則是身處靜室的一種感嘆,體現了一種獨特的心境,非常貼切。

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5副對聯,才思飛揚,很值得背下來

第4副:雲間鈴語,雪後鐘聲,記梅靨開時,我來東海;山綴空青,水浮軟綠,指瓜皮搖處,人在西湖。

這個對聯的作者也是趙增旺。當年他和朋友在碧霞山遊玩,發現一株紅梅,顏色燦爛,十分美麗。後來他和來自錢塘的朋友再次遊玩,梅花已經枯萎,不過周圍景色依然漂亮。

趙增旺心有所感,就寫下了這副對聯。上聯講之前紅梅花的驚豔,一個“記”字,暗示了現在梅花的枯萎。而下聯則是寫眼前景色的魅力,“山綴空青,水浮軟綠”,說眼前的景色不亞於西湖美景,又切合了錢塘朋友,堪稱絕妙。

不出名卻寫得很好的5副對聯,才思飛揚,很值得背下來

第5副:嫂掃亂柴呼叔束;姨移破桶令姑箍。

這個對聯是一個諧音對聯。上聯的嫂和掃同音,叔和束諧音。下聯的姨和移同音,姑和箍諧音。構思巧妙,才華飛揚,讓人拍案叫絕。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對聯呢?歡迎留言哦。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