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食終於“解凍”! 探店:個別商家已恢復堂食,多數店家正“積極籌備...

堂食終於“解凍”! 探店:個別商家已恢復堂食,多數店家正“積極籌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鄭州受此次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業,已開放堂食啦!3月19日,鄭州市商務局、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下發《關於有序開放餐飲企業堂食服務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決定即日起將有序開放餐飲企業堂食服務。恢復堂食後的鄭州餐飲業,是否迎來了吃貨們的“報復性消費”?3月20日中午,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走訪了鄭州市多家餐飲店,探訪堂食恢復情況,個別飯店已於19日晚恢復堂食,選擇堂食的客人並不多。大部分餐飲店負責人表示,已接到“可堂食”通知,正積極修繕打理店內環境,將按要求儘快提供安全可靠的堂食服務。

(走訪):多數店家忙於打理店面,僅1家西餐廳已恢復堂食

“今天上午接到辦事處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說可以開堂食了,感覺終於熬出頭了,不用單靠外賣維持了!”19日中午,金水區農科路上的毋米粥開煲飯店負責人羅紅亮興奮地告訴記者,當前開放堂食,要求會多一些,“客人要晾健康碼才能進店,餐桌實際使用量不能超過總量的一半,並且餐桌間距包括顧客座位間的距離都有嚴格要求。每桌至少要登記一名顧客的身份信息和聯繫方式,確保能追溯到每一名顧客。”羅紅亮表示,飯店工作人員會盡快“消化”《通知》具體要求,為顧客提供安全可靠的堂食服務。

記者走訪時看到,一家名為順德開煲的飯店正有兩名員工在調試維修店面的大門。“我們昨天就接到開堂食的通知了,正在按要求調整店內設施。大門關得時間長了,久不迎客,都有點不靈活了,我們趕緊把門給整利索,最早今晚,最遲明天就能迎接堂食客人啦!”站在門外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正巧,市民李女士從這家飯店門口經過,也在詢問何時開堂食。李女士告訴記者,她是這家店的常客,店內裝修很有特色,近期她常在網上點單後到店自提,“有時店裡會在一樓開個窗口,把打包好的菜品遞出來,有時就需要顧客繞到後院二樓,從廚房那裡提餐。放在塑料餐盒裡的菜品拿回家再吃,品相和口感都沒有堂食好。堂食‘解凍’,這是吃貨期盼已久的事啊!”

堂食终于“解冻”! 探店:个别商家已恢复堂食,多数店家正“积极筹备...

農科路,有酒吧一條街的稱號,也被稱作美食一條街,這裡不僅有各種中高端飯店、品牌連鎖飯店,也有親民的大排檔、燒烤店、湯館、麵館和各種小吃店,記者走訪了農科路上的10餘家餐飲店,店面負責人、員工表示,已獲悉恢復堂食的好消息。記者看到,這裡絕大多數餐飲店已開始積極籌備,打掃店內衛生、消毒等。有部分餐飲店表示恢復堂食後僅接待家庭餐,超過4人以上的聚餐暫不接待。還有一些中高端飯店、連鎖餐飲店大門緊鎖,尚未營業。

堂食终于“解冻”! 探店:个别商家已恢复堂食,多数店家正“积极筹备...

12時40分,記者來到位於經三路與農業路交叉口西北角的豪客來牛排店,這是記者20日中午走訪的10餘家餐飲店中唯一一家已開堂食的餐廳。記者看到,偌大的餐廳內僅有三桌分散的堂食客人,且這些客人均是兩人一桌,對面而坐。“我們是昨天下午得到通知,恢復堂食的。今天是提供堂食的第二天,客流量很少。”一位服務員告訴記者,目前預計1天的客流量恢復只在10%左右。

堂食终于“解冻”! 探店:个别商家已恢复堂食,多数店家正“积极筹备...

(講述):小型餐飲店靠打包、外賣堅持,點單量不足原先的三成

和一些店家得知恢復堂食消息後的驚喜不同,一些小型餐飲店的老闆仍在擔心客流問題,顯得憂心忡忡。“我們店營業有一週了,全靠外賣和客人帶包帶走的點單在維持生計。”在農科路上,一家小吃店的女老闆告訴記者。小店開業來,她一直在為銷售額髮愁,“我們小店這個位置可謂是黃金地段,附近不僅有小區、學校,還有不少公司落戶在這兒,這條街上還有書屋、咖啡廳等休閒去處,但這些地方大都沒開門,整條街的人流量就沒恢復到原先水平,感覺就算恢復堂食,對我們這種小店來說,作用也不大。”

記者看到這家小吃店內,有兩名顧客正坐著等餐,“都是要打包帶走的。”女老闆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前小店的生意一直挺紅火,“之前外賣一天能走100多單,不知道為啥現在外賣一天下來能到30單就很不錯了,這個銷量還不到以前的三成。每單要給外賣小哥幾元錢的跑腿費,根本賺不到幾個錢啊。”這位女老闆告訴記者,據她推測,店裡堂食的客流量若要恢復到原先水平,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過渡期。

記者隨機採訪了兩位將午餐打包帶走的市民。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就在附近一家寫字樓上班,看到了鄭州餐飲業恢復堂食的新聞報道,他告訴記者:“其實我和同事幾個人是一起出來買午餐的,不過大家都秉持著‘小心為上’的原則,分散到幾個不同的飯店買餐了。堂食的話,感覺自己近期不會考慮,再忍幾天吧!”在附近一處家屬院居住的市民許女士告訴記者,若是飯店做好了堂食的相關準備工作,她願意帶家人在這個週末嘗試一次堂食,“經常就餐的那家店給我發了到店優惠劵。在家做飯都做膩了,家裡人也吃膩了,今天出來打包些餐品回家吃。”

(支招):春分時節最好多吃這些菜,自帶盒飯加熱後吃更安全

近日,大河報線上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午不能回家的上班族中,有三分之一的上班族選擇自備午飯便當。“一人食”的午餐如何才能吃得營養健康?在食材挑選和烹飪手法上有啥講究?20日,中華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的成員李冠軍在受訪時表示:“本月20日就是春分節氣了,近日氣溫飆升得比較高。自帶便當內的菜品放置幾個小時後,除了口感欠佳和顏色覺得不新鮮之外,就是溫度的問題。通俗來講,我們可以用食物暖胃,卻不能用胃暖食物,若長期吃涼的不加熱的食物,會導致脾虛,嚴重的會導致腹瀉。”李冠軍稱,有的食材比如白菜做熟後若加班時間長,食用不及時,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對身體有害,所以製作便當的時間和食用時間的間隔越短越好。

李冠軍提醒各位上班族,當季還要注意養肝,“少吃酸食,適當多吃甘味的食物,比如枸杞子、核桃、花生、桂圓、大棗,也可以泡菊花茶。建議大家的午餐便當可適當多備春芽菜,比如香椿芽、韭菜、馬蘭頭、薺菜、黃豆芽和綠豆芽之類。”

“對於‘便當族’來說,我想請大家注意,一定要在進食前把餐品加熱後再食用。有些人可能覺得我的午餐是用保溫盒裝的,幾個小時下來食物的溫度適中,不需要再加熱了,但保溫盒僅有保溫作用,並不具有消殺作用,做好的食物被封了幾個小時,性狀是會發生變化的,當然,大多數食物只要用微波爐加熱充分是沒問題的。”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主任營養醫師薛玉珠在受訪時表示,不論採取何種烹飪方法,二次加熱的菜品中維生素都會大量損失,“等天氣再暖和些,上班族可帶些番茄、黃瓜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