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廢銅暴跌的原因是什麼?

小拆廢裡淘金記


近期不光是廢銅暴跌,白銀更是暴跌,上週白銀連續出現三次跌停,這種勢頭非常的恐慌。目前很多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已經創出了歷史新低。


那麼為什麼近期大宗商品都暴跌呢?因為目前處於經濟危機當中,而觸發這次危機的原因,就是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在歐美國家大爆發,當前還只是出於大爆發的初期,後面還會更加嚴重。基於這個原因,工業品的需求量肯定會大幅下降,實體經濟也會越發艱難。所以導致大家都變得很恐慌,都在想現金為王,於是出現短期的拋售潮。

那麼這種暴跌模式還會持續多久呢?這個不好預估,一切得看歐美國傢什麼時候能夠有效控制住疫情,要是他們也能像我們中國一樣,花個個把月就把疫情控制住,那麼到時大宗商品肯定會出現爆發性大漲。


月牙亮投


截止北京時間3月21日,滬銅主力合約報收38910.00每噸。從2019年12月27日高點49940每噸算起,過去54個交易日下跌了21.63%。

很顯然,期貨市場近期銅報價大幅下跌直接造成了廢舊銅市場的下跌。

本輪銅的下跌誘因的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其對經濟的影響目前還無法估算,且海外各國疫情未見拐點,全球經濟處於迷霧之中,經濟衰退擔憂之下,銅的需求減少,而供應並未見明顯下滑的情況下,銅價下跌不可避免。

國內精銅生產快速恢復、進口保持較高水平,但消費恢復緩慢,供應過剩情況下國內銅累庫仍在持續。同期,下游加工和終端企業也受疫情影響極大,雖然也在積極復工,但復工後的復產率並不高,安泰科初步調研,2月各加工材品種的開工率都在40%以下。

外媒研究機構惠譽表示,全球銅礦產量將在未來幾年保持穩定增長。該機構預計,到2020年至2029年,全球銅礦產量將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長,同期總產量將從2030萬噸增至2680萬噸。智利今年的銅產量預計將小幅增加0.5%,至589萬噸。

顯然供應端並沒有發生大幅度下降,而需求端庫存高企,下游開工不足,銅價承壓是邏輯上的必然。

總之:需求減少,供應不變,銅價下行,廢銅跟隨下跌。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最近廢銅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受到經濟的下行預期影響,國際銅價出現了跳水,而廢銅回收屬於重供應的一種方式,因此也受到了這樣的衝擊。

在疫情蔓延對經濟進行衝擊的過程當中,全球的資產價格都受到了影響,而現在由於疫情的衝擊已經向經濟實體方向蔓延,所以原材料領域也受到了影響,在本週內所有工業品的價格都受到了比較明顯的影響,而銅價作為工業品之王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一度逼近了近10年的最低價格。

工業品價格的下跌與之前黃金白銀的下跌有所不同,它沒有很多來自於金融企業持倉拋壓的影響,而主要是工業需求預期的下降,所以說現在的疫情對經濟衝擊已經開始滲入實體,證明經濟的衰退已經快要開始了。

而廢銅回收曾經作為銅原料供應的補充,價格隨銅的價格上漲而逐漸攀升,現在由於世界銅價陷入低谷,因此廢銅價格也進入了低谷,目前來看在經濟沒有完全復甦之前,銅價很可能長期不能抬頭,那麼廢銅的價格也將陷入低谷。


諮詢師天生


近段時間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總體形勢都不太樂觀,對應的,市場對一些原材料的需求也逐漸下降,所以很多原材料產品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包括銅礦也是一樣的道理。

最近一段時間銅礦價格也不斷的下降,比如3月11日,廢銅價格還維持在40400塊錢每噸左右,而到了3月19日,廢銅價格已經下跌到34,600塊錢,相當於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銅價已經暴跌14%以上。



當然對於我國來說,最近一段時間廢銅價格暴跌,我覺得主要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市場需求減少。

最近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很多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在疫情影響之下,全球的生產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某些地方的經濟活動甚至已經停止,導致全球對銅礦的需求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對於我國來說,雖然最近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得到了明顯的控制,但是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處於停工狀態,到目前很多企業仍然沒有完全恢復到正常的經營狀態,很多行業的經營活動對於一些原材料的需求會有所下降,而銅作為很多行業的原材料,價格下降也不能理解。

第二、油價暴跌帶來的影響。

油價暴跌對全球生產型行業來說其實是有利的,因為油價暴跌了,大家的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就會跟著下降,而且銅材的開採和冶煉對原油的反應還是比較敏感的,一旦國際原油大幅度下跌了,銅礦的開採成本也和冶煉成本也會跟著降低,對應的銅價跟著降低也是很正常的。


貸款教授


銅價暴跌意味著經濟下行正在從股市等資本市場向線下實體經濟蔓延。

最近一段時期,受疫情全球化的影響,美股、歐美主要股指、亞洲主要股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暴跌和熔斷,多個國家為了止住股市頹勢不惜採取禁止股票做空、貨幣寬鬆化等政策,而效果一般。

而資本市場的頹勢造成各類資產貶值。包括股票、債券等在內的金融資產出現不同程度的貶值,甚至黃金價格也在暴跌、國際原油價格也處於下行階段。但是生產資料價格的下跌說明危機正在由線上資本市場向實體經濟領域擴散,正是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傳導作用,使實體經濟同樣出現頹勢。

但是銅價暴跌與其他金融資產類資產價格暴跌還是有區別的,金融資產暴跌主要受前期泡沫累計和投資者恐慌情緒所致。而銅作為工業生產的重要資料,其價格的下跌是由經濟活動放緩、消費放緩從而引起的需求量下行而導致的,整體原因可以歸咎為“供需關係”失衡。

(圖:銅價歷史高點)

昨日,長江現貨1#銅價37630/噸,暴跌3810/噸;廣東現貨1#銅價37540/噸,暴跌3820/噸。要知道銅價曾經在2017-2018年間一度漲到55990/噸,如果縱向比較的話,銅價兩年的時間已經暴跌32%。

(圖:銅價3.19報價)

小結:由股市暴跌到銅價暴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此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有加劇的趨勢。其實要抑制住生產資料價格回暖也不難,只要全球共同努力,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共同抗疫,那麼抑制住疫情擴散之時就是全球經濟迎來回暖之時。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春節期間,倫銅先升後降,總體收漲0.98%,成交量略有縮減。展望後市,隨著下游逐步恢復生產,企業備貨或變得積極。宏觀預期差的利空影響逐漸減弱,但仍需警惕美元指數的反彈。供應端的壓力減小,但庫存出現回升。總體來看,短期多空因素交織,銅價或振盪調整。


彬彬愛釣魚


商品的價格由供需決定,當供給大於需求時,價格下跌。供給大於需求的局面可能是由供給端大幅增加導致的,也有可能是由需求端崩塌導致的。

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的爆發導致了需求的大幅下挫,從而需求端崩塌,供大於求,價格大幅下跌,需要通過去產能與行業整合的方式來重塑供給端,通過價格的下跌來縮減供給端的規模,擴大需求端的規模,使得供需重新平衡,反映在價格上就是價格的企穩止跌。


小北說金融


銅作為工業生產中應用非常非常廣泛的有色金屬!對於經濟形式的反應非常直接。

本身在疫前的經濟下行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就對於各類金屬的價格造成了顯著影響,加之疫情在全世界開始氾濫蔓延,全世界工業國家的生產機器幾乎同時拉下電閘!可以預見的是對金屬資源的需求斷崖式下跌。

供大於求的關係建立起來後,物資形成積壓,在尋求變現的時候,價格刺激的誘因造成價格下跌,這是很正常的市場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