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睡眠質量,做好這7件事就夠了

為什麼中老年人睡得少了?


改善睡眠質量,做好這7件事就夠了


人在30歲之後,人的身體機能開始逐漸衰老,睡眠也會出現老化現象。衰老的大腦無法感知身體的睡眠需求,是中老年人睡眠及由睡眠引起的健康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然而,人類所需要的睡眠並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減少。有研究表明,“缺乏深度睡眠”是諸多老年疾病的元兇,包括阿爾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心臟病、肥胖、糖尿病、中風。

雖然睡眠老化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來提高爸媽們的睡眠質量,延緩衰老。

為如何讓爸媽們睡得更好?


1. 意藥物影響,及時諮詢醫生

睡不好時,可以觀察下最近是否有服用藥物或者保健品。建議諮詢醫生,看是否會影響睡眠,必要情況下可以更換其他藥物。

2. 注意睡前飲食,及時調整膳食

睡前如果吃太飽或者空腹,都會影響人的睡眠,可以注意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增加腸胃的負擔。此外,睡前忌飲酒、喝茶、喝咖啡,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喝一杯溫牛奶,保障營養的同時又能舒緩情緒,幫助快速入睡。

3. 疼痛可能會影響睡眠

如果爸媽們有關節、肩頸等部位的疼痛,要及時與醫生溝通,或許可以用一些非處方止痛藥來管理好疼痛問題,否則疼痛期的“短期失眠”也可能引發一個長期的睡眠障礙。


改善睡眠質量,做好這7件事就夠了


4. 注意睡前燈光環境

睡覺前的一小時關掉房內一半的燈光,有條件的可以換成黃色等色調更溫馨的燈光。注意遠離 LED 屏幕,它們射放出的藍光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影響大腦對白天黑夜的判斷。


改善睡眠質量,做好這7件事就夠了


5. 睡前適當伸展,放鬆肌肉

洗個熱水澡,聽聽柔和抒情的輕音樂,適當扭轉身體,放鬆腰背及肩頸等平時容易緊張的肌肉,對快速入睡是大有好處的。

6. 午睡時間不要太長,建議限制在10到20分鐘

很多人可能因為夜晚沒睡好,而選擇在白天補覺或延長午睡時間來試圖“補回失去的睡眠”。然而,白天長時間午睡,無疑會降低晚上的睏倦程度,帶來更嚴重的入睡障礙,是需要被拋棄的“惡性循環”。因此,爸媽們可以把白天補覺的時間縮短,讓夜晚的“睏意”來的更洶湧一點,以換取更長的深度睡眠。

7. 適當更換更合適的床墊

一般人家很少主動更換床墊,很多可能都是睡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對床墊的軟硬度、舒適度等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適合的床墊確實能更好地放鬆肌肉,營造舒適的睡眠氛圍。因此,主動挑選更合適的床墊就是我們“主動尋求好睡眠的第一步”。


改善睡眠質量,做好這7件事就夠了


我們沒有辦法不變老,但總是可以睡得更好。希望爸媽們都能擁有健康睡眠~晚安,好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