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老一輩兒的取名講究,很是實用

名字不僅是一個稱謂,也包含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給寶寶取名,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如何取名才貼切呢?

孕媽給娃起名帶“天”,遭到了婆婆的強烈反對,講究還是迷信?

張婷和沈蕭結婚後很快就懷孕了,為了安心養胎,張婷辭去了工作呆在家中,生活起居由沈蕭的媽媽負責照顧。

“婷婷,趁著沒事給孩子想想取什麼名字吧?” 沈蕭的媽媽在一次閒聊中給張婷建議。

“媽,我跟沈蕭都商量過了,孩子叫沈天,小名就天天,朗朗上口又簡單。”張婷答覆道。

寶寶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老一輩兒的取名講究,很是實用

“不行,不行!”沒想到婆婆立馬擺手否決這個提議,還振振有詞的說:“男不帶天,女不帶仙,這是老祖宗的講究。”

“媽,這都什麼年代了,還信那些封建迷信的一套?”張婷不以為然。

“取名是孩子一生的大事,管得是不是封建迷信,老一輩人都這麼說,自然有他們的道理,咱們該避忌一下。”婆婆還是堅持己見。

婆媳倆在這個問題上有了分歧,後來還是老公沈蕭做中間人,說孩子的名字是大事,這件事上聽取媽的意見謹慎一點也沒錯,何況中國文字眾多,何必非要用“天”字。最終張婷才妥協。

“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到底是什麼意思?

封建社會屬於皇權至上的社會,“天”代表了皇上

,如果男孩名中帶有“天”,那麼就有冒犯皇上的意思,鬧不好就會遭遇牢獄之災,所以在古代男孩子取名都會避開“天”。

女孩名中不帶“仙”也是同樣的道理,仙為萬物神靈,受世人供奉,普通人取“仙”名顯然是不合適。

寶寶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老一輩兒的取名講究,很是實用

“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其實是古人對皇權、對仙人的忌諱。放在思想進步、社會發達的今天,並不需要再有這樣的取名避忌。但取名關係著寶寶的一生,因此還是要注意這幾點:

第一點:不能隨意取名

姓名伴隨著孩子一生,做父母的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起名。譬如有的父母圖省事,潮流流行什麼就取名叫什麼,或者是將毫無關係兩個字的組合,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這些都很容易造成孩子重名。

@小螃蟹說:第一次去給兒子開家長會,感覺頭都被繞暈了。“雨涵”、“雨寒”、“宇涵”感覺自己傻傻分不清。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為何就非要追逐潮流玩這種低級“文藝”呢?真是心疼老師如何區別這些孩子。

寶寶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老一輩兒的取名講究,很是實用

第二點:不要過於繁瑣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給孩子取名家長總喜歡用“生僻字”,認為這是一種內涵文化的表現。但這樣的生僻字不僅是孩子書寫起來費勁,也很讓旁人感到頭疼,想開口招呼但是不認識這個字,鬧得彼此一頭瀑布汗的尷尬。長此以往

,“生僻字”名字,還可能就成為孩子社交的“小障礙”。

@東邊日出說:我是一名小學教師,我只感嘆有時候家長的文化太“深奧”了,我們班有孩子叫“李叜叚”、“周叀叝”。真不知道家長取名的時候翻了多少字典,反正我表示自己看不懂。

第三點:不要照搬名人姓名

有的家長認為名人的名字夠響亮,於是“模仿甚至是直接照搬”。但殊不知很容易造成“東施效顰”的效果,很可能會給孩子一定影響,讓孩子成為被“取笑”的對象。

@我不做小粉絲說:現在孩子的名字真是千奇百怪,上次在公車上聽見一位爸爸叫自己的孩子“愛因斯坦”,不知道我是不是聽錯了?而隔壁鄰居的小孩叫“張學友”,我就不知道為什麼非要學這些名人,這是想要流量嗎?

寶寶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老一輩兒的取名講究,很是實用

如何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家長要學會避“套路”

1)音韻靈動

給孩子取名最好是朗朗上口,講究音韻的靈動,否則過於拗口的讀音,也會給名字造成一定的干擾。

2)避免諧音

給孩子取名要注意名字是否念起來有不雅的諧音,不要孩子增加困擾。比如:吳理茂(無禮貌)、曾豪孝(真好笑)等。

3)注意字義

孩子名字中的字義家長一定要了解,不要含有“貶義”,甚至是一些字換了部首呈現出“貶義”,這類字眼都應該能免則免。

父母愛子女是人之常情,我們總是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連帶給寶寶取名也成為了父母頭疼的大事。給寶寶取名看似有不少講究,

但總結起來就是十個字“好聽、易記、畫簡、雅緻、義深。”

您家的寶寶叫什麼名字?當初取名的時候做了怎樣的參考?歡迎下方留言聊下取名的趣聞,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