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126)之雷神山】

【戰地記(126)之雷神山】| 武漢大連,心手相連——我是雷神山上的“小白兔”

人物:大醫一院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張娜

【戰地記(126)之雷神山】| 我是雷神山上的“小白兔”

張娜:中共黨員;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金普院區呼吸科護士長。

在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主動報名援馳武漢,2020年2月8日作為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遼寧醫療隊一員帶領科室四名護士一起奔赴武漢,目前正在武漢雷神山醫院B1區從事臨床一線護理工作 ,主創B1區標誌並組建“心緣”心理援建小組,雷神山醫院重症護理組副組長。

格言:疫情拉遠了距離卻拉近了人心。

出發

2020年2月8日

15:17接到出發的命令,19:00聯合路院區大廳集合,臨上車前,好友送我了一個蘋果(如今三十二天了,這個蘋果依然放在我的床頭),機場裡在看到南行窗口處“等你回家CZ5249”時,瞬間淚目。22:20飛機開始滑行,00:26飛機順利降落。,悄悄的機場只有我們逆行的醫者。

2020年2月10日

今天有位97年的小妹妹跟我這位中年阿姨說她的人生信條是“世上如果有兩條路,一定要選擇困難的那一條”。這是來武漢的第二天,醫院成立了雷神山醫院臨時黨支部,大家熱情似火,不是黨員的護士們全部書寫了入黨申請書。

2020年2月14日

佟菲,作為一名平凡的8歲孩子的母親,她說她不想成為英雄,只是想為自己的孩子做個榜樣,直到今天還瞞著家裡的雙親。

李燕,一名90後護士、一名一歲孩子的母親、一名年輕的黨員,沒有絲毫的猶豫便主動請纓!

劉鼕鼕,結婚一年正在備孕的時刻,當聽到召喚,立即報名,她說家人的支持是最大的動力。

張棋,剛結婚兩個月,對象還奮戰在高速路口排查的一線。

我們五個來自同一個科室,又因為機緣巧合,分在了同一個病區,共同完成護理工作。五人微信群從初來武漢討論怎麼穿脫隔離衣到現在成為了相互之間的交班提醒報告。因為五個人能力不同,分在不同組,三班倒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五個人的每日交班增加了相互的團結和責任感,也是相互提醒,查缺補漏最好的方式。因為是特殊的病房,我們更多的是利用對講在對接,相互的瞭解給工作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證。我們期待妙手回春的時刻,但是我們更知過程的盤曲與艱辛;我們的自信就是患者的自信,一次次的體溫,一次次的氧飽,數值的變化猶如夜空繁星閃亮,必將在自信中盡情綻放。

2020年2月18日

B1病區是在A區開診後第二天要開診的,所以前期籌備組建時人力物資均極度短缺,做為一名黨員髒活累活我都衝在前,請領、搬運、卸貨,沒有車輛時更是自己花錢僱了貨拉拉將組建物品分兩次拉到病區,經過風雨後病區的維修,我們的病區2月18日晚上7點開始正式接受患者了,到次日凌點30分共接收39名患者,當日我主動請纓帶領8位護士入艙接收患者,由於經過前一天的接收應急演練,當晚接收工作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獲得了武漢衛計委工作人員的稱讚。順利接收完畢時我已經入艙長達10小時(病人正式入病區時間不確定,需要提前入艙準備)。當脫去那身密不透風的白衣,看著鏡子裡那破潰的鼻樑,競然不是擔心留疤,而是如釋重負。當天下班回到駐地已經是凌晨三點鐘了,但是所有人沒有睏意。

2020年2月20日

因為日子特殊,今日徐院長到病區給全體人員送鮮花,這真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2020年2月24日

等風雨過後,等我們相見,你微笑仰望著天,等花開等實現。

出艙後每一個人的臉上就是一個完整的隱形口罩,之前沒經驗鼻樑都破皮,現在醫院護理部給提供的“美膚康”,給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打扮成了“小白兔”,感謝小白兔的造型保住了鼻樑。但是面部依然如口罩的邊框一般紋路交錯。

6床患者按鈴說馬桶不出水,這時遠在兩千裡外的“家裡人”就好用無比,B1艙內手機連線大醫附一金普院區水暖張慶軍,手機視頻現場指導,我也能修馬桶了。張師傅說等我回去後科室的馬桶就自己維修就行了。11床患者按鈴說衛生間地漏堵了,我又去輸通衛生間地漏。34床和41床又反饋說馬桶堵了上返水,病區的浦護士立即用備用的搋子給患者輸通馬桶,我們是護士,我們在雷神山上無所不能。

媒體上有位出院的患者說“認為星星閃亮的人是因為沒有看到過護士們的眼睛”,我想說的是“護士們更想用雙手撐起患者的軀體,不是逆行,而是挺起胸膛並肩前行”。

2020年2月28日

科室的3床老大爺是阿斯海默症的患者,得新冠前一直是在養老院裡居住的,當從隔離點轉入病區後,老人家就一直重複要回養老院,送飯也不吃,老人家還總是講方言,整得大家都很忙亂,我主動去護理老人,不厭其煩的跟老人說話,陪老人玩打槍遊戲,老人有打人傾向時也不放棄,給老人試吃各種水果和小吃,陪老人寫字。最後老人終於不排斥我了,因為發現了老人愛吃桔子,所以每班護士都給老人留好桔子和軟蛋糕,看到老人鬍子長了,我在入住酒店要到一次性剃鬚刀帶到病區去為老人家剃鬍子,同事還給留下了珍貴的老人配合我剃鬍子的照片。隨著老人病情的好轉,老大爺竟還給我們寫了表揚信,沒事就給護士們比劃點讚的手勢。

2020年2月29日

今日給病區的患者成立微信群了,群裡我們給患者推出系列健康指導內容,給患者做飲食指導,給特殊患者搭配飲食,及時給患者傳遞檢查結果,滿足每一顆火熱的心。

2020年3月8日

B1心緣

愛心共築,真情永築

武漢—大連,所幸有緣

心手相連,你我同在

溫暖這片湖,融化那片海

3.8節快樂!

這是我們的心緣心理援助組的一期活動。

由於兒子離異,一位患者奶奶與10歲的孫女相依為命,奶奶住院的時候就特別擔心孫女。但是今天奶奶卻在護士查房的時候淚留滿面,原來奶奶住院,她的孫女被單獨隔離了,奶奶天天打電話找孫女的隔離點,希望打聽到孫女的消息,瞭解奶奶的情況後,我運用敘事護理的理論支撐,進行心理疏導,一方面利用自己是心理諮詢師的身份,同時在科室成立了五個人的“心緣”心理互助組,分別各個班次跟奶奶談心,寬為老人,另一方面讓老人寫下孫女的隔離點信息,我們通過不停的跟蹤隨訪最後給這名患者聯繫到了她的孫女,並讓家屬給孩子送了手機,現在孩子和家裡人都能聯繫上了,孩子雖然還是單獨在一所醫院隔離,但是每天聽到孩子的聲音,老奶奶每天很開心,也願意配合治療了。特殊時刻特殊患者的心理護理就是要落地,敘事護理應用是這些患者最好的選擇,在敘事護理治療的過程中不是強調改變患者為目的,而是強調對患者生命的瞭解和感動。

2020年3月11日

住在我們B1病區的患者在出院的時候都能得到一份出院健康大禮包,一共有六樣東西,象徵著“六六大順”。每次我都是精心包裝,貼上大醫一院的標識和祝福語,科室的護士還編寫了出院指導順口溜,方便患者記住注意事項;我們是來自海邊的城市,每份出院指導上都有護士們手繪的大連海鮮,到今天我們已經送出去十二份健康大禮包了。

【戰地記(126)之雷神山】| 我是雷神山上的“小白兔”

2020年3月12日

今天是我們心緣心理小組第二次活動的日子,利用組員是黨員的身份,錄製了鼓舞士氣的小視頻。

我們是黨的兒女,我們用聖潔白衣奉獻光熱;

前行的路上我們風清氣正;

盤曲地過程我們砥礪前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永遠跟黨走,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