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章,这是我自己几年不断创业和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助一些人,少喝鸡汤,多做事!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定义一个词:创业!创业一定是没有资本或者资本不够的专属,如果资本够了那叫做投资。没钱才需要创业,有钱需要想得东西是资本复利。来看看复利的解释:

百度词条:复利(Compound Interest),是指在计算利息时,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积累利息总额来计算的计息方式,也即通常所说的"利说利","利滚利"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通俗来解释,如果问普通人,如何获得100万?普通人会巴拉巴拉说一大堆,怎么做项目,怎么赚差价。但是对于有资本,这个问题可以用脚指头去想:如果按照银行4%年化,那就是需要2500万存款在银行,一年即可得到100万。这是不是很简单?

有充足资本的人,由于其拥有资本早就超过了个人需求,所以其所有的资本只要能够正向获利,他就能积累下去。只是在全球范围内,资本需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资金安全和尽量跑过通货膨胀而已。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那又回过头来,我们来思考一下创业?方向和项目到底从哪里来?

一、现在的创业现状:

现在已经被称呼为“全民创业时代”,人人皆可创业,毕竟创业最考验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原始资本。真正一分钱没有白手起家,那都是发机会财,为什么你关注多?因为少,如果多了你就不会觉得这是让人羡慕的东西了!现在人人通过信用卡、通过家庭集资、通过朋友合作都能找到一笔不大不小的原始资本,创业启动资金自然就容易,所以创业的人也就多了。但这时候也是创业最“危险”的时代,想创业但是又“懒”的人总会面对几个问题:

1、大批人被割韭菜:

其实你想的是赚钱,大多数人想的就是赚这部分想赚钱的人的钱。要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教你赚钱,教你财富自由、教你月入百万。是不是你在这几年经常听到,谁谁开奶茶店赚了、谁谁开网吧赚了、谁谁开士多店赚了···这是利用了创业人第一次的好奇和懒,你懒得去深入研究,希望能利用别人一键式开始,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被教育,被割韭菜。大多数能够落地的创业者都是在这里被伤心之后回去老实上班。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2、项目密度太高:

有点想法的人都想过,要不兼职做生意开一家士多店。然后跑到楼下小区转了几圈,发现基本上能够开的地方都开了,并且每一家好像都在想办法拉生意,每一家也都好像并不是很有利润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之后,信心满满的去做,然后灰头土脸的放弃。我曾经感觉龙虾这么火,去搞一个龙虾料品牌,结果搞了才发现,遍地的龙虾料品牌都在跟你同期出来,比起你,他们更有优势,更能力挽狂澜。

人都是聪明的,你能无意间想到的东西,别人也能。

3、机会型项目无法落地:

如果你身边有在体制内的朋友,或者在大公司某些要职的朋友经常跟你聊。自己有个什么什么资源,想附带做点生意。这种例子也是数不胜数,毕竟成功的好像也不少。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整天给你说有天然优势的项目,很少有落地的那一刻。比如说自己能够决定公司饭堂供货,自己打算去搞一个供应公司,结果一去搞才发现,小事情多得吓死人,成本也不低,还不如吃回扣来得舒服。毕竟,利用机会也是需要代价的。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二、怎么分析产业链找项目?

很多人一提到项目就是某个领域,比如餐饮,就是餐饮店。比如零售,就是超市。这是大多数人的思维逻辑,但其实所有的产业都是“链”,而不是单个个体,俗称“产业链”。本质解释如下:

百度词条: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所以,我们在思考创业项目的时候优先要确定行业,找出产业链机会: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永远要记住,创业必须找自己专业的领域。毕竟,这个社会就是专业的人赚非专业的人钱的过程。如果你是一个做汽车的,那你创业的环节永远是在汽车里面,而不是跑到粮油里面。

确定创业,优先确定行业方向,比如你要在粮油行业创业,那你优先要弄清楚这个行业的产业链到底是怎么样的?比如我来说一下面条的产业链: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面的产业链

如果我们平时说要做面,那基本上就是最下面的那三种,要么我就做零售,要么就做饭馆。毕竟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东西,人有时候会被眼睛蒙蔽就是这样来的。我们只关心自己能够亲身接触到的,而不去关注其背后的逻辑。其实面的生意从上游种植到中游加工再到下游渠道才是重要环节,最后的终端售卖只是他最后的环节而已。

所以,如果你是真想找创业项目,就应该将其整个产业链列出来。大概上中下游特点和选择大概如下:

1、上游:上游原材料环节,这是一个无规模则无发展,并且枯燥风险大的项目。如果没有扶持或者耐不住寂寞,我觉得还是少去从事。

2、中游:中游的厂家加工环节。这是需要技术和资本的环节,一般来说整个渠道中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个环节,因为他把面粉转换了形式和价值。是有高度的科技和自动化的,他应该赚钱。所以,没有技术和资本也不建议做这个环节。

3、下游:我从来都不推崇零售环节,毕竟现在零售的竞争力是最大的,如果你不懂消费者,我劝你还是少去做,毕竟零售生意大概率是你开超市做大生意亏得更大,开便利店做小生意永远不如打工的状态。所以,那就落在了贸易环节,也就是渠道商。这个环节资金有初步要求,但是更要求的是品牌和渠道运营能力,只要你愿意学习懂行的速度还是蛮快的。

4、物流环节:其实中国随着新零售的发展,物流成为了最大的环节。这是很多人会忽略的点,因为你看产业链任何相连都需要物流。所以物流中也有小众类,比如你懂冷链、懂易碎物、懂低成本等物流运送,那依然是一个大赚的方式。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三、确定项目:

在我们详细化产业链之后,你大概知道明白了自己所在的行业。也开始觉得处处是机会,这个时候切记要打住,如果冲动化的去做,十有八九又是血本无归。你能做生意,无非只能是三个方面。更专业、有资源和矛盾点:

1、更专业:

这个我在上面提到过,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比任何人都专业。那这个生意大概率是你的,比如你在物流上你懂怎么破解现有技术壁垒或者重新整合让成本更低,那你就是物流创业者。所以,首先是从自身知识的环节去找产业链切入点,确定创业项目。怎么判断是否专业,四个字“降本增效”。就是你是否能够和其他人比起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如果是,那恭喜你,这必须是你的菜。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2、有资源:

这是对于家庭或者身份资源的利用。比如在面条产业链中,你村里可以低价给你几十亩优质地让你种植,并且还有农业补助。那你一定是在种植领域的。当然资源大小和是否能够利用,看你个人是否有掌控资源的能力。这个时候资源陷阱要避免:

a、某些身份带来的不可用资源:比如你工作中你本身是个采购,很多贸易商都跟你套近乎,感觉熟悉了能够你出来创业给你最便宜的货源。这种鬼话就少信,如果你的资源是身份地位带来的,那在没有这个身份地位的时候,大概率事件是资源也没有了。所以,这是不可用资源。

b、无利益化资源:比如朋友或者亲戚经常给你说,自己有什么资源,你随时拿去用。我觉得这个资源可以直接抹去,毕竟,在这个利用中大概率是你们没有利益交换,那这种资源就是单向性的用你的人脉,这是不能用来做生意基础的,自然也不行。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3、矛盾点:

前两个是有基础的人创业的选择方式,那是最稳妥的方式。如果都没有,那就需要你的分析能力。就是找到矛盾点,我举一个前一段时间看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卖小型盆栽,这个利润超高,并且种植简单风险不大,但是你一定想得到,如果你做了盆栽卖给谁?毕竟这并不是刚需,你找不到对应人群,这个生意就是死局。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找矛盾:

a、售卖矛盾点:矛盾点就是找不到供应端找不到需求端。比如观察之后发展,盆栽大多数人喜欢用来拍照,那你的项目就是做盆栽拍照自媒体,吸引真正有这个需求的人到一个私域形成流量。这个时候,需求端就找到了,那自然就能卖出去。这是解决售卖矛盾问题。

b、贸易矛盾点:还有你会慢慢发现,盆栽有很多种,来自于全国各地。如果开一家盆栽售卖店需要非常多的品种,如果你一一联系成本又太高,无法达到少量多次和齐全品类的便利。而盆栽生产商又无法在一个种植基地就搞定所有品种,按这个时候就是贸易矛盾点,你可以设立中间公司,以经销的模式和种植厂家对接,然后以渠道分销的模式将产品送到每一个店,这样解决了双方的问题。那必然又是一个创业项目。


没钱,项目从何而来?生意不是“个”,而是“链”!

通过这三个大点下来,你会发现,你的项目就逐步成型了。当你首先抛开单纯的资本获利,你的所有决定来自于分析需求和矛盾,那你的项目将会有较高的盈利价值,自然可以让你的原始积累速度加快。有了原始积累,你就进入了投资行列,创业就离你远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