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文 / 张晓蓉

对于故土,是千千万万游子永远的情结,对故土的爱恋,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爱的清流,它穿行在岁月之旅,把过去和现在串联起来。那山,那水,那人,那些关于故乡土地的传奇的故事的存在,又让人倍感故土的丰饶、美丽与亲切……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我从未离开过故土,我用我的脚丈量她的方寸,我用我的胸脯感受着她的温暖,我用我的心跳和她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故乡的远山,河流,参天耸立的树木,遍地的泉眼,曾经香雾缭绕的寺庙……她用她特有的魅力留住她的子民的脚步,呼唤她的游子的回归。

我的故土,我从来不曾离开,但我依然深深热爱!很多远道而来刘家场的旅人,到达目的地后,总不忘到庆贺寺中学走走看看。

庆贺寺,顾名思义,这里曾经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古寺,当琅琅的书声取代了诵经的吟哦,当现代化的教学楼取代了千年古刹,这里亘古不变的是一如既往的繁华,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一份对信仰的执着。在这个历史的对接中,文化和精神成了最坚韧和最优质的纽带。我总是认为,佛家文化博大精深,道义和良知成为它的精髓,现代教育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感恩情怀的教育就是佛教的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也是一块净土,佛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故土一景庆贺寺,我有资格深谈,因为我在这个地方工作了26年。26年,是一个不短的岁月,青春韶华已逝,我依然怀揣着一颗不泯的童心在这里坚守。

我喜欢在月夜,一个人静静地漫步在校园,这个时候的校园和白天有着完全不同的情调。喧嚣已褪尽,月华如流水,流泻在如盖的香樟树的叶面,漏下点点金光,伸出手,手上也就有了几点跳动的斑驳。微风拂过,送来早春新叶的芳香。背靠香樟,我常常想起那个钟情的和尚,那个和他相爱但不能相守的莺妹子。就让我们把时光倒流,穿越时空的隧道,去回顾庆贺寺的演变历史,去追溯那段曾经甜蜜的鲜为人知的古刹爱情。

庆贺寺古庙始建于明朝,当时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古刹,来这里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钟磬声声,香雾缭绕,好一个虔诚圣地。时光走到了1938年,武汉沦陷,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将原居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从荆州城迁来松滋,为了革命的需要,选定庆贺寺为校址是最好的掩护。简师建立了党支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湘鄂边特委以简师为根据地,建立中共松滋中心县委,辖松滋、枝江、宜都、五峰、长阳等五县,在湖北省委、南方局、湘鄂边区党的关怀下,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革命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庆贺寺正式成为正规的学校,从一所小学发展成为中学。庆贺寺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86年10月,当地政府筹资在简师旧址修建了一座纪念碑,1988年,松滋县政府公布庆贺寺中学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段历史,详尽的收录在庆贺寺中学的校本教材《江南抗大》一书中。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庆贺寺中学是一个有着光辉历史的学校,每次,当我走下教学楼,横穿操场,拾级而上,走近纪念碑,心中总会涌动一份崇敬与感动,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快乐。双手抚摸冰冷的纪念碑,刺骨的寒冷穿透心扉,仿佛在向我诉说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怀抱救国救民的赤子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曾在这里战斗,曾在这里洒下汗水、泪水和鲜血,让我们记住这些人的名字,他们是:潘元凯、田绥祥、张师载、程仲梅、施宏浩等。历史没有忘记英雄,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走进纪念碑碑文,在碑文中重温这段辉煌的历史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岁月。为在湘鄂边区建立抗日活动据点,培养抗日斗争骨干,董必武暨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将国民党第四区专员公署开办的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由荆州迁至松滋。经过简师地下党组织及简师教导主任田绥祥与国民党当局据理斗争,10月25日,简师迁入西斋灵鹫寺。1939年9月迁至此地(庆贺寺)。由于国民党顽固派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极端仇视简师地下党组织及其领导的进步活动,1942年春,简师遭扼杀。

简师在松滋的三年多,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反共高潮,环境及其险恶。简师地下党组织,先后在中共湖北省委、湘鄂西区和湘鄂边特委领导下,在周恩来、董必武以及钱瑛、何功伟、蔡书彬等领导人的关怀领导下,坚持抗日救国的路线,贯彻抗大的教学方针,培养了一批干部,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积极组织进步师生,深入敌后,宣传群众,激发了湘鄂边区人民的革命斗志,支援了抗日斗争。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1986年,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记住的年份,一座巍峨的纪念碑矗立在了庆贺寺中学的校园。那天热闹非凡,那天,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健在的老革命老英雄都特邀来到庆贺寺中学参加了热闹非凡的纪念碑落成仪式。锣鼓喧天,鞭炮轰鸣,鹤发童颜的几位老者踏上这片土地,他们热泪盈眶,是想起了昔日的战友?还是感慨今朝的变化?他们激情满怀,泼墨挥毫。"缅怀先烈,激励未来。 李东波","发扬简师革命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孙云 朱惠民",荆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易法新题词"弘扬简师精神,提升教育水平",松滋市委副书记段昌林书就了"继承革命传统,彰显育人功能"……掌声,欢呼声久久回荡在庆贺寺中学校园。大家也要记住,那年庆贺寺中学的校长是现在仍然健在的退休教师谢学丙。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我相信风水,这不是迷信。前面说过,当寺庙转换成学校,是最完美的文化与信仰的对接。历史也印证了这点。1985年到1990年,庆贺寺中学跨入了辉煌的顶峰,这几年中考成绩一直在松滋市领先,82级85届毕业生中考成绩获得了全市的冠军,这样的一个山区学校创下的业绩让世人刮目相看。从此,庆贺寺中学名声大震,周边的学子都纷纷前来就读。

这里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他们在这里走上讲台,历练好一身武艺,然后走出大山走向了更广阔的外面的世界。庆贺寺中学没有挽留,因为她秉承了佛家的善良美德,懂得成就是一种人间大爱。这些走出去的教师是,黄君,胡雪芳、胡小平、梅祖凤、李炳刚、杨全、赵长银、覃端凤、周永红、孙红等等。这些人,无论是继续耕耘在三尺讲台还是走上了其他工作岗位,他们都是事业上的佼佼者。是庆贺寺的灵山秀水养育了他们,赋予了他们执着奋进的秉性,他们,永远是庆贺寺的骄傲!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走出去,是一种执着,留下来更是一种忠诚。近几年来,庆贺寺中学面临严峻的挑战,生源减少,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负债累累,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但,庆贺寺人从来都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一直记得那天那个让我感觉有些凄楚的时刻,颤巍巍的谢学丙老校长拉着新上任的汪华锋校长的手说:"华锋啊,你一定要把庆贺寺这所学校搞好啊,千万别让它垮了……"没有更多的豪言,万千叮嘱万千期望就浓缩在这样的一句话中。汪华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肩负着父老乡亲的重托走马上任了。面对几十万的外债和压力,他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在艰难中扛起了庆中大旗,他渴望庆贺寺再塑昔日的辉煌!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这依然是信仰以及由信仰派生出来的对教育对人民对世界的忠诚。我相信信仰,相信忠诚,我更相信神灵会佑及这样的子孙。我无数次在冥冥之中都仿佛感觉到在我的脚底下有一道佛光在闪耀,像不熄的火种!是的,他,就坐立在我们脚下的某个角落,一口圆圆的缸是他的归宿,长须飘飘,慈眉善目。那年,他88岁!他就是庆贺寺古庙的主持刘庆顺。

刘庆顺出生在湖南湘西一个穷苦人家,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刘庆顺生就一副好身板,15岁那年,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也撒手人寰。于是,他走进了同村地主家,成了王家地主的长工。小伙子身体好心眼好,三年时光就这样转瞬即逝。王家小姐王柳莺和刘庆顺同岁,刘庆顺大柳莺几个月,三年时光,日久生情,当他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当情窦初开的他们四目相对的时候,小伙有了火辣辣的眼神,姑娘有了一抹绯红的羞涩.。18岁,他们在最好的年华相爱了!但走到一起是不可能的。后来,小姐嫁到了湖北的刘家场庆贺寺,典型的门当户对,丁姓大户人家。当迎亲的唢呐吹起,当穿着鲜红嫁衣的王柳莺随着浩浩荡荡的马车队远去,刘庆顺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他发疯般的咆哮,如同狮吼,顶着盖头的小姐只能是一任清泪在脸颊流淌。三年后,丁家少爷死于肺病。王柳莺成了寡妇。丁家少爷的父母在王柳莺嫁到他们家后也相继去世。年轻的寡妇从此独守空房,孑然一身。人们说,她克夫,即使有这样大的家产有谁不要命敢和她在一起呢?

小姐嫁人了,刘庆顺心灰意凉,生不如死,刚刚到来的爱情就这样夭折了,他认命!他知道小姐和长工之间隔着的距离!就在小姐远嫁他乡的第二天,他辞别了地主,他要离开这块伤心地,他想把一切遗忘、埋葬。临走时,他只是和地主老爷说过这样一句话:"老爷,我去云游四方了!"他走了,他想遁入空门,他朝着小姐远嫁的方向走着寻着……这是用脚丈量的情爱,从湘西到湖北腹地,他裹着一身风尘来了!一天,在落日的余晖中,他听到了飘渺的钟磬音,这是轻轻的呼唤,他循着声音找寻,终于见到了一座寺庙,这就是庆贺寺。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20多岁的帅小伙走进寺庙当和尚,多半都是情痴,看破红尘万念俱灰。他就是这样义无反顾地成了和尚,净身,受戒,法袍,钵盂,诵经,打扫,他的勤奋深得庙宇师傅的赏识。一天,在求神拜佛的长长的队伍中,寺庙来了一个女子,女子清秀,打扮得体,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主,但,她的眉宇间总透着些许的沧桑和悲凉!就在轻轻敲击的钵盂声中,在那个檀香飘逸的大堂经殿,他们四目相对了!秋水也好,灵动也罢,真正让刘庆顺记住的是柳莺那双眼波里流露出来的聪慧,这双眼睛向他诠释了一切她依然深爱着他,她理解他遁入佛门肯定的因为她,她知道今生能够再次相遇是前世注定的缘分,纵使在最深的绝望中她都默默的等待……他读懂了一切她的生活一定遭遇到什么变故,她的选择是身不由己,她一直都在牵挂她的长工哥哥……香雾缭绕,泪眼迷离,"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是你诵经中的箴言……那一夜摇动啊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啊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已飞,哦,飞成仙,不为来世,只为有你,喜乐平安!"因为懂得,所以珍惜,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沉寂之后的爱情,一旦在更加成熟的身体里燃烧,是幸福和甜蜜的,更是疯狂而不可遏制的的!后来的日子,不,后来的岁月中,和尚很自然的担起了照顾小姐的任务。寺庙和小姐家相隔不远,这种暗中的关照,仿佛都已经被寺庙里的僧侣们接受,他们的相爱本就超越了世间俗气的男欢女爱,他们本是前世就结下了尘缘。后来,小姐生了一个儿子,丁家的香火续上了,儿子是和尚的,但姓丁,和尚高兴,他本来就没有太大的奢望,今生能和小姐相爱,就是最大的快乐。善良的小姐没有遭遇更多的指责,因为她太善良,她从走进夫家那一天起,她就把关爱播撒给了乡邻,乡邻后来都知道她和长工哥哥的故事,人们也在暗中呵护他们。善良,就在这样的境遇下,成就了这对有情人。

仔细算来,小姐只给和尚提出过这样一个要求,那天,她弱弱地说:"听说香樟树做成的箱子装衣服香,还不生虫子呢!"和尚走了几十里,寻找到一根香樟,他扛着树回来,然后送给了小姐,香樟做成了箱子,小姐的箱子香香的,再也不担心虫子什么的啦!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深味无常的人,才会在心底里生出如此平常的愿望啊!就冲着小姐这样的一句话,和尚在满寺庙都种下了香樟苗!春来,发芽,夏来,青翠,秋来,多彩,冬来,安眠,等下一个轮回,春风再起的时候,香樟会在烂漫的春花里微笑!几年后,遮天蔽日的香樟树给大地一片绿色,穿行其中,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勃发与昂扬!因为,这是爱情树!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我曾一直纳闷,为什么这里的樟树格外茂盛,当我听附近的老太太给我讲述了这个故事后,我对这种树种格外喜爱,我更加喜欢在月夜一个人静悄悄的行走在校园香樟下,看月,听风,我知道这个地方残留着他们的足迹,弥漫着他们的气息,我在用心灵感受这段凄美甜蜜的爱情。在当今留守妇女滥情滥爱的所谓性自由的年代,我更欣赏和尚的爱情!虽然有悖于佛门规矩……

小姐和长工结下了一世情缘,即使遭遇孽缘也能逢凶化吉。一年冬天,刘家场地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漫山遍野的枯枝败叶只要一星半点火光就能让这个世界燃烧。庆贺寺古寺就在这样的境遇中迎来了一场火灾。

天干物燥,一天深夜,大堂的烛台不小心被风刮倒,于是引发了一场大火。干旱让周围七里八乡连吃水都成问题,哪来的水救火啊。人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大火把寺庙烧得精光。已经当上了主持的刘庆顺在火光中咆哮,落泪,这个场景让小姐再次忆起她出嫁那天的情景,山坡上的长工哥哥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无奈与凄凉!寺庙是哥哥的第二个家,没有了这个地方,无疑是让他再死一次。小姐走到哥哥身边,只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要紧的,我来帮助想办法!"之后,小姐变卖了丁家所有的田地,甚至把家中值钱的东西也变卖了,她把这些钱全部交给了刘庆顺,不久,一座崭新的寺庙再次矗立在世人眼前,庙中香火更旺,那是庆贺寺庙宇最鼎盛的时期。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几十年以后,和尚在他88岁那年,坐化了。和尚坐化了,徒弟们首先去通知了小姐。小姐来了,没有嚎啕,只有深深的凝望,还有一行清泪,就像她远嫁他乡听到那一声嚎叫时一样!她知道,这是他们人生的第二次撕心裂肺的离别,这一别,将永无再相见的那一天了!3天后,小姐病了,7天后,小姐走了。临死前,小姐只是对儿子交代了这样一句话:"儿啊,我死后,把我埋在后山山坡上,能让我天天看得见他……"儿子明白母亲的心思,他尊重了母亲的意愿。直到今天,小姐的高高的坟头正躺在庆贺寺中学斜对面的山坡上,她正守望着她的唯一的爱人!后来,小姐的儿子领着他的家眷回到了湘西,那个地方是小姐生命的根!写到这里,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他们?我想,我们应该祝福他们才行啊!

庆贺寺中学,藏在山林中的“传奇”!

我曾经把我听来的关于这个古庙最美的故事讲给很多人听过。他们也从多角度评价,有人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有人感叹"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还有人说"我能遇到这样的和尚就好啦"!我从故事中听到的是忠诚和执着。有什么样的起点就有什么样的延续,我们延续了这份忠诚,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忠诚,哪怕面对留守孩子中那些厌学的学生,我们依然执着,依然毫无保留地奉献我们的爱心!

钟磬声声,朝朝暮暮,已经离我们远去,书声琅琅,日日夜夜,与我们相伴。带着信仰和执着,庆贺寺中学永远是春天!"创松滋的特色学校,争山区的一流学校,做永远的平安学校"将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庆贺寺中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