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固股份“標榜”區塊鏈概念B面:實際控制人高比例質押

本報記者 鄭瑜 張榮旺 北京報道

金固股份(002488.SZ)一週之內收到深交所兩封關注函。

事實上,半年以來,深交所已經對金固股份下發了三封關注函,其中皆提到了區塊鏈業務,最後一封3月16日的關注函裡,還提到了數字貨幣業務。

作為一家從事鋼製車輪製造、裝備製造、汽車後市場業務的公司,金固股份為何會涉及熱門的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

根據關注函,監管要求金固股份對此前多次介紹參股公司北京磁雲唐泉金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泉金服”)區塊鏈及數字貨幣開展情況、以及於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楠耘智”)的合作項目繼續推進的可行性進行說明。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向金固股份發去採訪函,希望瞭解其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業務具體情況,金固股份表示公司與唐泉金服沒有業務合作,參股事實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實質影響。與嘉楠耘智合作已在推進中。“董事長與嘉楠耘智老闆是多年好友,雙方認為,區塊鏈思想和技術的應用,有可能為汽車後市場這個產業帶來新的突破口。”

不容忽視的是,金固股份當前實際控制及其一致行動人質押股份數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94.22%。在2019年業績快報中披露其利潤同比下滑九成,雖仍保持盈利,但近年業績頹勢已暴露無遺。

所持股份94%被質押

在區塊鏈領域的探索之下,不容忽視的是金固股份高比例質押與盈利情況。

據瞭解,截至2020年3月14日,金固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質押股份數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94.22%。

在深交所要求金固股份結合近半年披露的多項合作協議及落地情況,自查公司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股價以應對平倉風險及配合未來減持的情形後,金固股份表示,公司與嘉楠耘智等多家公司合作,是為了迎合汽車後市場的發展趨勢,因此並不存在迎合市場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現暫未收到(財通資產-金固股份高管定增特定多個客戶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有減持計劃的通知。

上述背景是,2017年金固股份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約27億元,用於建設“汽車後市場O2O平臺建設項目”,發行價格為16.53元/股。其中投資認購者財通資產-金固股份高管定增特定多個客戶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所認購的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將於2020年4月5日解限。

而2019年9月30日金固股份一則公告終止了上述募投項目,表示將該項目終止後剩餘的募集資金及利息收入共計21億元用於永久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金固股份利潤總額為2275.17萬元,同比下降90.87%。

對於營業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金固股份表示為了加大汽車後市場業務的投入力度,導致該業務板塊虧損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採訪多位區塊鏈行業人士過程中瞭解到,金固股份希望運用在汽車後市場業務中的區塊鏈技術目前恰恰仍是投入較大的業務。

而金固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歸母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虧損。根據金固股份年報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歸母扣非淨利潤為-1.60億元、-0.33億元、-1.4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9億元、0.54億元、1.64億元。

具體情況為,2017年,金固股份資產處置收益0.52億元、政府補助產生收益0.33億元;2018年,金固股份公司完成以子公司好快全汽配(杭州)有限公司100%股權對聯營企業江蘇康眾汽配有限公司增資事項,相應喪失對好快全汽配(杭州)有限公司的控制權,確認股權處置收益3.75億元。

區塊鏈概念讓股價狂飆

左手嘉楠耘智,右手唐泉金服,金固股份在區塊鏈與數字貨幣之路上一路狂飆。

3月10日及16日,深交所兩次向金固股份下發關注函,要求其對區塊鏈、數字貨幣業務進展以及對區塊鏈、數字貨幣相關投資事項及相關進展是否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進行說明。

自2019年10月中旬以來截至2020年3月19日,金固股份在互動易平臺上關於唐泉金服的回覆共計9條。其中提到“磁雲唐泉是一家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賬戶的服務商”。

那麼,金固股份對唐泉金服持股比例為多少?

答案是0.357%。根據天眼查顯示,金固股份持有杭州烜誠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烜誠投資”)33.28%的股權,杭州烜誠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北京磁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2.96%的股權,而北京磁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持有互動易上屢屢提到的唐泉金服36.24%股權。

雖然金固股份向記者表示,參股唐泉金服份額較小,目前公司與唐泉金服沒有業務合作,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實質影響。公司在互動易上回復關於唐泉金服的基本情況,是基於投資者的提問。

但記者發現有投資者並未主動點名要了解唐泉金服,而是金固股份主動介紹。

比如2019年10月底,有投資者提問“公司涉足了哪些區塊鏈技術和商業應用領域?”金固股份主動表示,同年10月27日,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與嘉楠耘智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公司子公司烜誠投資參股北京磁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北京磁雲唐泉金服科技有限公司是應用自主區塊鏈技術服務於金融領域的專業公司,是一家基於區塊鏈的人民幣數字化管理和數字貨幣賬戶的服務商。

為何一家間接參股比例如此小的公司,值得投資者與金固股份火熱互動?

截至2020年3月19日,金固股份股票收盤價格為6.62元/股。而近半年來,金固股份股價高點為9.23元/股,該高點出現在2019年11月4日。在此之前幾日,開始有投資者在互動易上頻繁詢問金固股份會否有區塊鏈、數字貨幣相關業務。

2019年10月25日區塊鏈行業傳出利好,國家定調區塊鏈技術落地與產業應用是鼓勵方向。

利好消息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即同年10月28日金固股份在互動易上一口氣回覆了3條唐泉金服的問答,稱唐泉金服是應用自主區塊鏈技術服務與金融領域的專業公司,是一家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賬戶的服務商。與此同時,10月28日早間,金固股份公告與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楠耘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成立合資公司,將區塊鏈技術與汽車維修相關結合。

兩大消息加持之下,當天金固股份漲停。

然而,央行數字貨幣還未發行,金固股份的“數字貨幣”從何而來?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1月13日央行公告表示,個別機構冒用人民銀行名義,將相關數字產品冠以(法定數字貨幣)“DC/EP”或“DCEP”。人民銀行未發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人民銀行從2014年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目前仍處於研究測試過程中。

記者向金固股份與唐泉金服發去採訪函,金固股份表示“其他信息需諮詢唐泉金服”。截至發稿,唐泉金服未有回應。

在金固股份10月28日漲停之下,另一個身影就是嘉楠耘智。

雖然金固股份在互動易上對於主營區塊鏈技術服務的參股公司唐泉金服介紹頗多,但當區塊鏈產業利好消息來敲門時,金固股份選擇了嘉楠耘智。

公開資料顯示,區塊鏈技術並非嘉楠耘智主要業務。

根據天眼查與嘉楠科技(NASDAQ:CAN)招股說明書顯示,嘉楠耘智為嘉楠科技全資子公司,嘉楠科技主要通過嘉楠耘智在中國開展比特幣挖礦機的業務。

而根據第三方機構Frost&Sullivan數據,截至2019年上半年,嘉楠耘智是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機的設計者和製造商,公司超過99%的收入來自於比特幣礦機和相關銷售。

對於作出“捨近求遠”——不選擇唐泉金服,而選擇嘉楠耘智的選擇,金固股份表示,“公司僅通過參股公司參股北京磁雲唐泉金服科技有限公司,這屬於參股公司的投資決策程序。且公司目前與磁雲唐泉沒有業務合作,我們也認為參股北京磁雲唐泉金服科技有限公司的事實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實質影響。”

“回到公司與嘉楠耘智的合作,公司董事長與嘉楠耘智老闆是多年好友,兩家公司都在杭州,早在特維輪成立初期,雙方便對公司定位,技術應用有交流,兩人也經常會就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進行探討,此次能夠達成合作也是雙方互相信任、多年交流探討的結果。雙方都認為,區塊鏈思想和技術的應用,有可能為汽車後市場這個產業帶來新的突破口。”金固股份表示。

區塊鏈是個筐

在3月14日金固股份回覆深交所“技術儲備與區塊鏈項目繼續推進可行性”時提到,其開發區塊鏈系統基於國產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平臺。記者進一步向金固股份瞭解平臺具體技術路線,但並未獲得正面回應。

記者注意到,自區塊鏈概念走熱以來,上市公司的區塊鏈佈局曾多次引起監管關注。那麼佈局區塊鏈究竟能否實質推動業績增長?其佈局過程中的可行性取決於哪些要素?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瞭解到大部分區塊鏈業務實際上目前仍處於投入期。有不願具名的行業分析師表示,區塊鏈行業建立在開源技術上,現階段只不過是各家廠商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定製化改造,其門檻並不在技術本身,而是使用這個技術去切入的場景。“如果說底層技術國產自主可控,需要細分來看,只是用了國家認證的加密算法就說自身是國產自主可控,這可能並無門檻。而如果在其他方面做了重要的革新,我認為其門檻相當之高,需要非常大量的投入。”

有技術人員透露,國產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底層技術門檻較高,其中難點主要在四個方面,一是應用密碼學,區塊鏈技術在應用時需要多種應用密碼學的交叉使用,同時在國內國密(國家密碼局認定的國產密碼算法)等多種密碼要求下,需要對底層進行大量研發工作;二是共識算法,其數學邏輯及證明非常完備但計算機實現十分複雜;三是智能合約執行引擎;四是大規模組網,其對聯盟鏈中的公式算法、網絡通訊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指出,區塊鏈具有可信、共識和防篡改等技術特性,其技術價值逐步顯現、應用方向日趨明晰,得到大多數上市公司的關注和參與是必然的。上市公司佈局區塊鏈領域需要考慮多方面內容。一是與企業自身戰略發展方向一致,利用新技術滿足上市公司長遠的發展。二是選擇優勢領域進入,利用現有供應鏈、用戶群體完成從技術、應用到生態的構建。三是在加強區塊鏈技術與現有業務融合的基礎上,加快創新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但李鳴同時也表示,炒作風險對行業發展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會誤導投資者和相關方決策,甚至對投資者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投資方或用戶應深入研究是過度炒作還是正常宣傳,揭開文字的面紗,真正瞭解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及其能解決的具體問題,然後再進行決策。

上述分析師也認為,上市公司在新技術上佈局研發很正常,無需帶著有色眼鏡,過度演繹。上市公司本質上還是需要更好的經營,區塊鏈技術尚處早期,行業前景不明,個人投資者一方面要有正確的認識或者對自己並不瞭解的領域保持謹慎,另外公司也應該從公司的實際收入出發去進行合理的技術研發以及佈局。

區塊鏈和數字經濟研究者,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孟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在區塊鏈領域的研究主要分為核心技術與行業應用兩個大方向。就底層基礎設施而言,主要競爭力圍繞技術水平展開。而從應用角度來看,其涉及到行業組織動員能力與政府監管資源。“使用區塊鏈改造企業內部流程的意義遠小於在外部使用區塊鏈進行企業間業務和流程整合。但在行業上下游中,區塊鏈部署節點需要鏈上各方參與,以供應鏈溯源為例,其跨越不同利益主體,各方需要一定程度共享數據,並支付相應的協作成本。因此,如何能夠動員各方加入、以及高效配合完成應用的能力是核心所在。關於調動參與積極性問題,以通證激勵配合開放金融本身能夠很好的解決,但國內的相關監管限制比國外嚴格,因此大多數國內企業還在觀望中。”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劉峰指出,區塊鏈技術到目前為止仍然還是一個新興技術,因此會帶來較大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同時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業務模式可能也會有所變化。因此上市公司佈局或者切出一塊邊緣化業務進行戰略佈局是合理的。

“但如果佔用較多的人力和資金投入到區塊鏈,甚至如果出現為了股價考慮而為區塊鏈而區塊鏈的話實際上是相當不可取的。區塊鏈的整個市值波動很大,進而會帶動關聯業務的股票會隨之變動。由於區塊鏈的整個市場蘊含了大量人為操縱和黑幕的風險,因此蹭上熱度讓自己成為區塊鏈概念股的話,同樣也會帶來巨大的股價波動風險。”劉峰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