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非医疗队员:坚守非洲 抗击新冠肺炎

援非医疗队员:坚守非洲 抗击新冠肺炎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曲丽萍

援非医疗队员:坚守非洲 抗击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病毒流行速度快,传染风险高,目前境外确诊病例已超越国内。 非洲疫情也日益严峻,截至2020年3月16日14时,已有27个非洲国家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而且疫情仍在不断蔓延,威胁着世界的安全。

来自河南省的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13批医疗队全体队员依旧坚守在远离祖国的非洲大陆,他们迅速行动,积极帮助非洲友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蹭网的队长

厄立特里亚矗立在东非之角,随着邻国埃塞俄比亚、刚果(金)和苏丹分别出现确诊病例,厄立特里亚民众情绪日趋紧张。 在这里医药物资紧缺,一旦疫情爆发,必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这里,相关防控知识的普及迫在眉睫,但是目前客观的困难就摆在中国援厄立特里亚第13批医疗队的面前。 在这里网络闭塞,医疗队网络极差,往往传一张图片就需要几分钟,更别说浏览网页,再加上一天出现数次的断电断网,疫情的信息更新及相关防护知识很难与国内达到同步。

但这难不倒医疗队队员们,此次援厄特医疗队的队长马攀峰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从事重症医学专业20年,是安阳市重症医学专业创始人,援非前兼任安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部主任,临床经验极为丰富。 2003年非典时期他就任安阳市非典防疫突击组的组长。

援非医疗队员:坚守非洲 抗击新冠肺炎


为了能让国内新冠病毒防护知识能及时在这个闭塞的东非国家及时更新,他多次抱着笔记本步行到中国驻厄大使馆"蹭网",将国内更新的新冠肺炎指南及时带来与大家共同学习。 新冠肺炎爆发以来,驻厄第13批医疗队就主动肩负起了在厄中资企业同胞们的防疫培训工作。 生涩的文字和词藻,显然对非医学专业的大使馆及中资企业同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马队长总是可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

针对大使馆人员和中资企业的几次培训中,他总是可以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疫情防护的知识上。深入浅出的讲解,诙谐幽默的语言,加上几近夸大的肢体语言,是他给在厄中资人员培训时留下的最深印象,多次举办的疫情防护培训会经常被迫要求"拖堂"。

成立抗疫医疗小组

相对于对中企同胞的诙谐幽默,马攀峰对13批医疗队队员的要求又可以说是近乎苛刻。 早在国内刚爆发疫情时,他就成立了中国援厄特第13批医疗队抗新冠肺炎医疗小组,8名共产党员全部参加,按支部书记、支委、党小组长和普通党员排序,一个感染,后面的接着上。

队长更是以身作则,大年初二,有中资企业出现多人发热,他在队里指定了接班人后立即只身赶往100多公里外的中资企业驻地。 回来后立即要求队员们人人结合工作实际做出预防新冠肺炎预案,队员们依次汇报,如果工作预案中出现不严谨的地方,他会直接拍桌子生气,因为他知道,如果疫情在这个没有任何防疫体系的国家爆发,他们就是代表祖国支援这个国家开展防疫工作的排头兵,在这里缺医少药,队员们工作中一旦出现任何差池,将直面死亡的威胁。

手把手教穿脱防护服

穿脱防护服无疑是此次防疫攻坚战中所有医疗队队员们必过的基础项目,但是此时已经从中国拨往厄立特里亚的防疫物资还在运输的路上。

有几个年轻的同志甚至从来没有见过一次性防护服,更别说严格的穿脱防护服的操作规范了。 医用防护服并不是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常规的装备,负责医疗队医药物资的秦兴昌主任翻遍整个医疗队,也只在一间废弃仓库的角落找到两套开封过的,并已于2016年失效的防护服。 但马队得知后如获至宝,亲自用湿毛巾擦去了上边的尘土和污渍,开始手把手教所有医疗队队员们一次性防护服的使用。

马队长指导演示防护服的穿脱步骤,并将非典时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全体医疗队队员。每一个步骤他都严格要求,遇到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马队就反复给大家演示指导。几轮下来,队员们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但是所有队员对防护服的使用越来越规范,最终全体考核合格。


考核合格后,马队长坐下来边擦汗边说:“几个星期前河南省卫健委国合处的苏主任已经了解并统计了医疗队的防护物资情况。近期来自祖国的防疫物资将于很快送抵非洲各国。” 队员们听后都深受鼓舞,无疑这批即将到来的防疫物资就是的雪中送碳,这也是医疗队在这里开展防疫工作的有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