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中國漢字,“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充滿美感。可與此同時,因為其博大精深,也真如地網天羅一般,稍有不慎,處處是陷阱。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比如,去年,復旦網紅教師陳果,就因偶然唸錯“耄耋”二字,被網友嘲笑謾罵到現在,更別說“國子監”祭酒的“鴻浩之志”是如何經典了。再比如,最近有個古詩詞改字音的話題很火。爭論的中心,是杜牧《華清宮絕句》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中“騎”字的讀音。

過去的中小學教材,騎一直教念“jì”,可這些年的課本又改唸“qí”,那正確讀音到底該讀什麼?有人說古音當念“jì”,現在是亂改,可最近又有社科院某專家出來解釋,這個字本來就是念“qí”。“標準答案”至今都是一筆糊塗賬。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容易讀錯的,不僅古詩詞,還有一個荊棘遍生的領域,就是古人名字的讀音,比單純的押韻問題還要麻煩。可以說,即便是對著字典查閱,極易唸錯的人名都太多了,簡直到了數不勝數的地步。

而且,時間越是久遠的,“奇葩”姓名就越多,就越容易唸錯。有的,甚至是以訛傳訛將錯就錯,唸錯的人多了,錯的也往往稀裡糊塗地成了對的。比如陳寅恪的“恪kè”成了“què”,賈平凹的“凹”本讀āo,卻平白無故地成了“wā”。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歷史上還有好些文化名人的名字,是動輒要出錯的。試舉較不常見的十位,以拋磚引玉,求教於諸位。


一,倉頡.漢字造字之老祖倉頡,他的頡字,有“文化”的讀音,既不念 jī,也不念jié,而應該讀xié。因為,從漢語講,這是古所謂入聲字。《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頡之頏之”,毛傳裡解釋說,“飛而上者曰頡”。此字,過去清人也有讀錯的了。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二,漢代名人梁鵠,其名字中的鵠,不應念gào,也不該念hào,而應讀hù。鵠字,本意為大鳥,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天鵝。此字一般可以念hào,也可以念gào。但用於人名,當念hù。這是清人惠棟、王先謙等文字訓詁大師們的意見。

三,蔡文姬。東漢知名女性、女作家蔡文姬,她本名蔡琰,這裡的琰字,不念dàn,也不該念tán,也當念yán。晚清書法大師鄧石如,他開始名為琰,此琰也當念yán。

四,鍾繇。漢末書法大師鍾繇,他名字中的繇字,現行一般字典都標註為yáo音,而實際嚴格點念,當念yóu。為什麼,因為此字,在古漢語中與“由”通用。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河南長葛市增福廟鄉孟莊村“鍾繇墓”

五,李陽冰。唐代書法大師李陽冰,也是大詩人李白的番薯藤親戚,他名字中的冰字,現行都念bīng音,而實際上當念níng。何以故,因為在古漢語中,冰霜的冰為“仌”或“冫”,而李陽冰中“冰”實為“凝”字,《說文解字》說,“俗冰從凝”。

六,歐陽詢。歐楷的創立者歐陽詢大佬,他曾官至太子率更令,世尊稱他為歐陽率更。率更令這個官職,在唐代本是負責計時器的閒差,這裡的率字,正確的讀法不是讀shuài,而是讀lǜ。如果有疑問,百度“率”也能得到解答吧。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陝西麟遊縣城西端北馬坊河口“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

七,趙宧光。晚明趙宧光,是名著一代的詩文、書法、篆刻大家,他的《金石林緒論》搞文字書法的至今還需要讀。他名字中的宧字,不是念huàn,與“宦官”的宦不同字,而是念yì。現代漢語也有念yí的。以前文化人念他名字,斷然不會念huàn。

八,唐長孺。當代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第一號名家,他的名字中的“長”字現代有兩個音,cháng與zhǎng,怎麼念似乎都對又都不對。其實“長孺”中的“長”是有特定音的,“長孺”者,在古籍中意思為“長子也”。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唐長孺,1911--1994 ,著名史學家,生前長期為武漢大學教授

所以唐長孺的弟弟名為“唐仲孺”,他自己的“長”,粗略地讀,可念zhǎng,如果嚴格遵循舊音,則當念zhànɡ,重音,一般人搞不懂。所以,唐先生生前就說過,“不少人叫我名字都叫錯了,只有王先生叫得最對”,此“王先生”就是名學者王仲犖。

九,繆鉞。詩詞研究大家繆鉞先生,常年執教四川大學,是蜀中名宿,他的《詩詞散論》我屢屢推薦給小朋友,以為必讀書。他名字中的繆,不應讀miù。因為謬字作姓氏時,要讀miào。

十,蕭萐父。武漢名學者蕭萐父先生,是中國哲學史名家,栽培子弟甚眾,名滿天下。他名字中的“萐”字,一般人按現在的字典音讀作jié,實際在現實中,他的親故都呼此為shà。這是古音,《王力古漢語字典》:“山洽切,音霎,入,洽韻,審二。葉部”。萐父,也寫作“萐甫”,就是此理。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蕭萐父,1924~2008,四川籍,著名哲學史家

我過去對此也捉摸不定,為此,數年前,還曾專門請教過蕭先生門下高足郭齊勇教授,承告確實該念shà音。


以上,是我隨手所舉例子,均為平日泛覽所知。說了十個,“合十為禮,以示敬意”。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至於有些朋友,可能認為這樣尋章逐句、錙銖必較很無聊,不就是漢字讀音麼,搞什麼古音不就是裝腔作勢麼,一切“音隨今變”,《新華字典》怎麼念就該怎麼讀。對於這個看法,我也覺得是可以的,且舉雙手贊成。

只是,我需要和一些朋友的商量是,如果真的要較真起來,有些名字本音是該這麼讀的,而不是您自以為的那般。如果“學有餘力”,我們最好還是尊重歷史,尊重原意,尊重取這些名字讀音的人們,更不要一不小心就弄笑話。

除了陳寅恪、賈平凹,還有這些文化名人的姓名,你可能唸錯一輩子

總之,學問如海,語言處處是不設防的陷阱,我們都需要膽小慎微,認真學習。我自己所列這些,就不敢自認正確無疑。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