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灌溉農田 春耕備耕不誤農時

進入3月,正是一年一度的春耕備耕黃金時間,離水稻育苗也就1個多月的時間,也是各種綠葉菜搶種,西瓜、辣椒等各種農作物的育秧季節,春耕時間一旦錯過,秧苗長勢可就不好了。

往年的滬郊大地上此時到處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春耕工作是確保全年民生民計的大事,時間不等人。今年春耕時節正值“新冠疫情”期間,如何不誤農時抓緊抓好春耕備耕,同時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對涉農區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金融活水灌溉農田 春耕備耕不誤農時

大棚裡的綠葉菜放進 “線上菜籃子”

“眼下的農活重活,首先就是搶種搶收菜籃子裡的綠葉菜。”正在大棚內忙活的李阿姨說道,“現在的溫度正適合秧苗生長,這些菜收起來以後,我們要翻土,準備育秧苗……”

李阿姨是楓涇鎮中洪村阿林果業合作社的員工,該合作社是市級示範社,也是金山區農業合作社的龍頭企業,佔地面積約1500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蕃茄、桃子等。雖然此時村裡的路上有些冷清,但是大棚內卻是一幅幅忙碌的景象。有條不紊地開啟春耕備耕模式背後,則離不開建行金山石化支行的資金支持,春耕開啟前,建行為企業注入300萬元資金,為企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建行金山石化支行在創新發布“三個百里貸”集群方案,推出信用與土地經營權、宅基地住宅增信模式貸款、“銀行+擔保+保險”支農金融貸款模式後,不斷加大對涉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場主的信貸支持。

不僅如此,建行還為農產品的銷售打開了渠道,合作社加入建行“線上菜籃子”,拓寬銷售渠道。合作社蘿蔔、青菜、白菜等各類蔬菜日銷售額約5-6萬元,加入“線上菜籃子”後,月銷售額增加5%。春耕生產不斷檔,惠民服務不掉線,有了金融扶持,合作社忙得更有底氣了。

超市貨架上的赤松茸有了著落

整齊劃一的聯動大棚一字排開,大棚裡赤松茸長勢喜人。“我們一天的產量在300—400斤左右,主要銷往盒馬鮮生。”唐阿姨正在對已經成熟的赤松茸進行採摘。

上海內府農業專業合作社是目前上海地區唯數不多的種植赤松茸產品的專業合作社,還是“盒馬”指定的種植基地之一,有160畝耕地。他們的正常生產不僅影響著自己的企業聲譽,更是影響著上海市民的“菜籃子”。

此時,300萬元農業擔保基金貸款準時到達了合作社賬戶,為企業送來了“及時雨”。農業擔保基金貸是由市擔保中心與金融機構合作,通過銀政雙方風險共擔模式,為涉農經濟主體提供的免抵押貸款。疫情開始前,建行第一時間聯繫了企業負責人,一方面通過與客戶建立專門的微信工作群,介紹建行在“防疫、抗疫”期間的一系列金融服務舉措,在群內高效溝通信息,方便給予企業實時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密切追蹤合作社的春耕備耕情況。貸款的及時發放為合作社順利完成春耕工作提供了金融力量,有了堅實的資金保障,合作社對未來的發展也是充滿了信心。

多方呵護翠冠梨生長

在田間地頭,眼下的另一個重頭就是瓜果的載培種植。在瓜果之鄉金山,農戶們正忙著栽種翠冠梨的樹苗,一排排整齊的樹苗在微風中列隊微笑。

上海金育果蔬種植合作社主要從事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種植。種植面積697畝,其中200畝為種植翠冠梨,今年1月份該合作社的“廊下鎮密梨生產基地項目”通過了金山區農業農村委的審批。

在春耕備耕和防疫抗疫的關鍵階段,企業購買種子、肥料和支付春耕備耕緊急需要流動資金支持,這可急壞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得知企業的情況後,金山區農業農村委為企業和建行之間搭建了橋樑。搶抓春耕,速度要快。僅僅一週時間,建行就為該合作社發放了流動資金貸款100萬元,大大緩解滬郊農民專業合作社搶抓農時春耕備耕階段的資金短缺,為農民合作社等農業企業保駕護航。近年來,建行積極主動對接區農委,通過建行大學(上海)金山區“金智惠民 鄉村振興”裕農通業主培訓會,為裕農通業主們帶來最新的資訊、最優的產品、最好的服務,建立了良好的平臺,把更多貼心的惠農金融服務帶到了田間地頭。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建行在保障民生民計、支持春耕備耕中責無旁貸。(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