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張曉芬:阿父


十八年前的春天,我那忠厚善良而又可敬的阿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飽受病痛折磨的阿父躺在病床上常常低聲唱著什麼。至今回憶起來仍歷歷在目,卻也淚水漣漣了。


阿父便是我的父親,在黃麓老家,我們那個年代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一般管父親叫大大、大爺、二爺……叫爸爸的很少,叫阿父的更為稀少。所以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阿父似乎跟別人的父親不一樣。

巢湖張曉芬:阿父


小時候,我從母親日常的閒談中瞭解到,抗日戰爭爆發後,阿父隨祖母舉家跑反(實際是躲避日本鬼子的)到湖南省長沙市,祖父當時在省政府工作,張治中將軍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文夕大火”(1938年11月13日,抗戰三大慘案之一,導致30000餘人喪生)前,阿父和全家隨政府安排緊急撤離躲過了這場災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有著國人備受日本侵略者欺凌、親眼目睹火燒長沙這一慘痛經歷的阿父,聽到這一消息高興萬分!後來阿父回憶此事時,說這是他此生的第一件特大喜事。回到長沙不久,已成年的阿父憑著背誦一篇孫中山先生的遺囑及相關考評進入湖南省政府機關單位工作。


隨著國民黨節節敗退,解放前夕,遵從祖父“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的安排,全家從長沙市回到老家黃麓段曹村。1949年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湖南省省會長沙市,長沙和平解放。阿父隻身留在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政府工作,從此走向光明!


巢湖張曉芬:阿父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阿父毅然辭去湖南省政府內的工作,回到家鄉參加土地改革運動(亦是為了照顧年邁的母親和妻兒),積極配合鄉工作組進行土地改革政策宣傳,讓農民瞭解到土地改革的意義和帶來的切身利益。由於阿父工作突出,鄉工作組領導推薦阿父擔任村幹部,帶領村民共同建設美好的生活。阿父語言樸實:建設新中國沒有文化不行,我還是在村子辦個小學堂吧,讓孩子們能上學。於是阿父便在村西邊的祠堂(已充公)辦起了小學堂。後來國家將小學堂收編為公立小學,取名為“段曹小學”。自此,阿父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阿父為此激動不已。多年後隨著國家高考制度的建立,村上曾是阿父得意門生的楊成年考上了大學,成了窮鄉僻壤裡走出的第一名大學生。阿父可樂壞了,高呼:“此乃今生幸事也!”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巢縣教育局安排組織巢北教師支援巢南教育,阿父成了這支隊伍中的一員。我們家兄弟姐妹五人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母親一人身上,但阿父聽從組織安排,沒提出任何困難,母親也積極支持,毫無怨言。阿父在槐林小學一待就是八年。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從段曹小學走出去的孩子們逐年不斷有人考上中專、大學,阿父總是津津樂道。村西的王曉紅考入阜陽師範學院,他又喜不勝喜:村裡出了第一名女大學生了!

巢湖張曉芬:阿父


阿父從教三十年,教書育人,愛生如子,當他的學生取得優異成績時,他是那麼興奮。退休後常有一些以前的學生來看望他,見到他的學生他總是那麼開心。身為教師,他始終愛崗敬業,恪守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他那個年代講的是無私奉獻:義務給學生補課、自己掏錢給困難學生買書本是常有的事;雨雪天接送學生上下學時有發生;學生出現狀況及時家訪亦為家常便飯。教育子女的理念是以善為本,以誠待人,心中有愛,品德至上。人說幹一行怨一行,阿父卻不是。在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時,阿父極力主張我當一名教師。幹了一輩子教師的阿父依然熱愛著教育事業!我從教近四十年,覺得自己一直循著阿父的足跡在走——我熱愛我的工作,熱愛我的學生!這都得益於阿父的言傳身教,一切盡在潛移默化中。在阿父的影響下,我們大家庭幾輩人中已有多人從事教育工作。感謝阿父!

阿父只是一名普通的、默默無聞的小學教師,但從事的是一份無上光榮的事業!在家中,阿父既是慈父,也是孫輩們的啟蒙老師。在他晚年的時候,正是我們姊妹五人家庭負擔最重的時候,阿父擔心這個女兒,捨不得那個兒子,總是用他微薄的退休金給予補貼。他一生粗茶淡飯,生活極其簡樸。生活中唯一的嗜好是抽香菸,平常不光白日辛苦工作,晚上還要常常熬夜備課、批改作文,之中免不了抽菸提神,日積月累,隨著年齡漸老,退休後的阿父得了嚴重的肺心病、支氣管哮喘,病痛一直纏磨著他,但他很堅強,從不跟子女們訴說。他長時間地躺在病床上,伴在阿父身邊的我常能聽到他用帶著韻味的調子吟唱著古人的詩句,他這是在跟病魔作鬥爭!無奈,最終可惡的病魔還是帶走了阿父。

巢湖張曉芬:阿父


我時常感到遺憾,現在大家的日子都過好了,如果阿父還在,看到我們今天的生活,他該多麼歡欣!但回憶起阿父的人生歷程時,我又感到欣慰,他的一生既平凡又偉大,他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既有個人的不懈努力,又積極回應國家民族的號召,他的一生啟示我們後輩,不要脫離國家民族的命運而獨善其身,這是多麼大的生命格局!我想這是阿父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如今在阿父離開我們十八年的日子裡,我默默祝願:阿父,您在天堂安好!


2020年3月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