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於愛情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這世上的情話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對白

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裡面寫到:“這世上的情話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對白。”

可是後來卻出現了胭脂,分不清是姑娘的臉紅,還是胭脂的腮紅。

以前我們所認為的愛情,是臉紅心跳的。

但是成年之後的愛情,講究的是兩個人合不合適。

兩個人的合適與否,看的是兩個人的三觀是否合得來。

我們對於愛情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而對於愛情,我們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愛情觀。

你想擁有什麼樣的愛情,就要有什麼樣的愛情觀。

就像你想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就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是同一個道理。

只有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才能看清愛情的真相,然後擁有和享受愛情的甜蜜。

我們對於愛情和這個世界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不管是愛情,還是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我們都要有自己的認知和判斷。

而不是人云亦云,把別人對愛情和這個世界的理解,就認為是愛情和這個世界的事實和真相。

我們對於愛情和這個世界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而不是網上那些,亂七八糟十七八歲孩子的愛情觀。

身處不同階段的人,所擁有的愛情觀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對於愛情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現在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未婚,已婚,和不婚。

未婚的人,對於婚姻,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

已婚的人,會對“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有深刻的理解。

而那些選擇不婚的人,則是經歷了多少事情,看透了愛情的事實和婚姻的真相後,才做出的這個決定。

現在的人們,已經習慣了滿懷心事和欲言又止

本來婚姻應該是愛情最好的歸宿,但是現在又有多少人的婚姻,真的是因為愛情。

好像成年人的愛情,都輸給了“合適”這兩個字。

你不得不承認,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眼中的愛情觀也在慢慢發生著變化。

以前,可能是我喜歡你,與你無關。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都長大了,要追求有結果的人和事了。

我們對於愛情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以前我們還年輕,還有任性的資本。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早已不再年輕,也沒有了任性的理由和藉口。

我們慢慢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不願意與人訴說自己的心事。

現在的人們,已經習慣了滿懷心事和欲言又止。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慢慢變得越來越孤獨。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這種孤獨感,會在熱鬧的場合感覺得到。

也會在寂靜的夜晚,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深深的感受到。

孤獨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的。

我們對於愛情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當你對他動情的那一刻,你就應該知道了。

因為當你愛上他的那一刻,你就想著時刻和他待在一起。

你會幻想你們在一起後未來的生活,幻想在一起後甜蜜的樣子。

而當他不在你的身邊的時候,你就會格外的想他。

當他所做的一切,不是你幻想中的樣子的時候,你就會感到格外的孤獨。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句話,只適用於互相喜歡的兩個人,而且一直都是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

很多愛情故事,都是讓人感到悲傷的。

因為對方經常做的,都不是你幻想中的樣子。

對方給的,也都不是你最想要的。

即使是這樣,你也不願意放棄,不願意這段感情就這麼沒有結果的結束。

我們對於愛情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不是所有的感情,都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的。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句話,只適用於互相喜歡的兩個人,而且一直都是。

所以大家都清楚和明白的事,就沒必要再去自討沒趣了。

所有的一切,都是對方的選擇,也都是你不得不接受的結果。

每個人的熱情都是很有限的,沒有人能一直對沒有回應的人和事,還抱有如初的熱情。

散場本就是常態,你我又怎會淪為例外

現在的人的喜歡太著急,兩個小時就能到達另外一座城市,一頓酒就能帶一個女孩回家。

三言兩語就能淪為摯友,認識兩三天就能成為男女朋友。

辛辛苦苦維持幾年的感情,因為一件小事就可以瞬間坍塌。

這是一個花錢就可以買到愛情的年代,就算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也會鬧矛盾。

我們對於愛情的認知,應該來自於我們走過的路,和看過的書

以至於我們什麼都想抓住,什麼都抓不住。

什麼都想得到,最後什麼都得不到。

散場本就是常態,你我又怎會淪為例外。

不如過得灑脫一點,想去的地方就抓緊去,想見的人就趕緊去見。

如果真的彼此互相喜歡,不管距離有多遠,過多長時間,都不會就這麼輕易錯過的。

願你的人生少一點遺憾,願你活成你渴望的樣子!

你好,故事開始;再見,遊戲結束!希望你我之間,只有你好,沒有再見,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