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傾聽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五週年系列報道之四

“要堅持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基本思路,更加註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關注低收入群眾生活,更加重視社會大局穩定。”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時,對陝西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五年來,楊淩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五個紮實”要求,從百姓生活的一點一滴入手,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基礎設施及民生保障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離人民期盼的教育越來越近

2017年9月,五泉鎮蔣家寨幼兒園建成後,政府為了打破城鄉壁壘,統籌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城鄉師資力量,把原來在高新幼兒園有著豐富辦園經驗的楊華選派為該校園長,進一步消除農村群眾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這種以“名校辦新校,名校帶弱校”為手段,讓鄉村教師隊伍煥發出新的活力。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2018年9月1日,陝師大楊凌實驗中學、楊凌高新第五小學、楊凌實驗幼兒園、西農大實驗幼兒園等多所新建學校、幼兒園正式開學。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這些學校的建成投用為楊淩示範區教育均衡發展,優質化提升注入了新動能,有力地緩解了學生入學難、大班額問題,為楊凌教育事業跨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在楊凌,智慧教育引領時代,助推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教育系統蓬勃發展,城鄉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硬件”的提升和“軟件”升級,讓無論是鄉鎮的中小學,還是城區各中小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特別是近兩年來,楊淩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把發展優質均衡的基礎教育事業,作為民生保障的基礎,通過引名校、招名師、補短板、強保障等有力舉措,成功引進陝西師範大學附中、衡水中學、交大康橋教育集團等一批知名合作辦學機構,示範區教育事業發生了質的飛躍。

“小城鎮”裡的“大醫療”

“再也不用楊凌西安來回跑了!”西安兒童醫院、紅會醫院等西安八大醫院的專家常年坐診,讓楊凌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城三甲醫院名醫治療。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2017年,楊淩示範區醫院獲批三級乙等醫院;

2019年11月18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醫院成功創建二級乙等綜合醫院。新的二級乙等醫院誕生,填補了示範區無二級醫院的“斷檔”。

2019年5月,西安市兒童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西安市紅會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飛利浦醫療集團大中華西區與楊凌簽約開展合作,設立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楊凌院區和西安市第四醫院楊凌院區,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發展“空前”,示範區衛生健康事業拉開了高質量發展的序幕。這一關乎民生的大事讓整個楊凌的群眾倍感“幸福”。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一連三年,示範區醫療機構獲批三級乙等醫院、二級乙等醫院,讓城鄉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上升。目前,示範區連續多年穩居國家衛生城市行列,醫改工作連續兩年榮獲省級表彰,醫療服務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2018年同比提高6.7個百分點,居全區各行業首位!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作為示範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一件件大好事,如今,示範區醫療衛生事業仍在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多措並舉構建更大更強的“醫共體”,持續提升各級醫院運營質量、提高服務水平,真正把醫療衛生事業辦成群眾滿意、百姓放心、行業認可的民心工程,為楊凌及周邊居民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平安楊凌”提升群眾安全感

“沒想到咱楊凌警察辦案效率這麼高,這麼快就把我們的山地自行車找見了!”2019年3月,楊凌公安打掉一山地自行車盜竊銷贓團伙,馬女士領到丟失的山地自行車後,激動不已。

在楊凌,像這樣幫群眾追回丟失物品錢財的事例屢見不鮮,一次次的追回與返還,也讓居住在楊凌的人民群眾倍感安心。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自2015年以來,楊凌社會治安滿意度連續多年在示範區民生指標測評中排名第一。

在2019年度全省公眾安全感調查結果中顯示:公眾對楊凌公安系統的整體滿意率為98.18%,同比上升2.13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69個百分點;楊凌公眾安全感指數96.03%,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22個百分點;掃黑除惡知曉率98.16%,同比上升11.9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35個百分點;掃黑除惡認可率90.5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02個百分點,各項測評數值均創歷史新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近年來,楊淩示範區聚焦防恐維穩、維護轄區政治安全;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無黑無惡” 創建,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奮力推動全區公安工作提檔升級追趕超越,創造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得到了社會各界群眾的好評。

構建“幸福+”養老服務體系

劉改會老人是公園路社區的居民,沒事的時候就在社區的老年幸福院聊聊天,或者吃飯。“這裡飯菜可口,服務也好,有的老人腿腳不便,再碰上雨雪天氣,他們就把飯菜送到我們家裡,沒有落下過一個老人。”劉改會說。

為有效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和散居五保老人養老問題,近年來,在楊淩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實施農村幸福院建設。通過新建和改建,為空巢、獨居、留守老年人提供了一個相聚交流、餐飲臨休、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日間照料服務的公益性活動場所。目前,全區相繼建成51所農村幸福院,率先在全省實現農村幸福院全覆蓋,為1000多名空巢老人營造了溫馨的吃飯和生活環境。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如今,楊凌的農村幸福院“幸福工程”已經成為農村留守老年人、獨居老人和散居五保戶老人們“願意來、留得住、吃開心、玩盡興”的幸福樂園和傳遞親情的橋樑,在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真正實現了讓老人養老不離村,離親不離情,空巢變暖巢。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此外,楊淩示範區積極探索健全養老服務體系,重點支持水韻天倫居老年公寓、沁園春居·養心苑兩家民營養老機構加速發展,兩家機構各設置養老服務床位200張。目前水韻天倫居老年公寓已經成為全省第一批養老服務業標準化建設試點單位。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近五年來,農村幸福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引進的專業化養老機構……一系列關於養老的“幸福+”民心工程在楊凌遍地開花。如今,越來越多的老人,感慨楊凌建設日新月異,晚年生活一年比一年幸福……


“繪就”城鄉新面貌


2015年10月,南起濱河路、北至楊扶路的楊凌大道建成通車,這條寬60米的道路,雙向八車道,徹底結束了楊凌成為無上跨市政橋的歷史;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2017年,楊凌渭河大橋通車,新橋與舊橋合併,橋面由原來的16米拓寬為34米(含2米綠化帶),形成左右分離式雙向六車道橋面,對地方經濟發展、區域經濟的互融、互通也起到緊密的紐帶作用;


2019年7月,楊凌首座高墩大跨裝配式部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橋樑——楊陵馬超嶺特大橋通車,宛如一條“巨龍”橫跨楊凌到杏林鎮,有效解決了楊凌西部南北向交通瓶頸,使區域公路網結構更趨合理完善,使得楊凌的農業旅遊融入到關中大環線中去。

……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條條道路的鋪設完成,形成了楊凌“六橫五縱”城市路網,拉開了城市的骨架,更提升了城市的檔次。如果說道路的建設是基礎,那麼標誌性的建設便成了新的地標。


五年來,金融大廈、農高會D館、楊凌交通旅遊樞紐、智慧農業示範園、步長製藥、楊凌鑼鼓產業園等一批與群眾息息相關的項目紛紛建成;楊凌渭河溼地公園、小湋河景觀帶成為了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五泉鎮王上村、蔣家寨、畢公村,揉谷鎮新集村、姜嫄村,楊陵街道辦上川口村、元樹村等一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高顏值美麗鄉村紛紛湧現。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此外,成功創建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楊凌國際馬拉松及網球、自行車、汽車越野賽等群眾性體育賽事蓬勃發展;“三河兩渠”生態景觀改造完成,身邊的景色,都在群眾的期待中悄然變化。

家鄉面貌年年變,景色靚麗歲歲新。示範區城市面貌的改善讓返鄉的楊凌人倍感自豪。在連雲港田灣核電工作的廖少飛感慨地說,“回家感觸最直觀的就是城市面貌的變化,雖然每年都會回家過年,但是年年都有新的感受,路乾淨了、高樓大廈比以前多了、楊凌晚上城市夜景也挺美,越來越有大城市的範兒了。”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為城市“蓄能”,溫暖群眾心田。這五年,不變的是楊凌快速發展的步伐,改變了的卻是人民群眾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回首五年,楊凌人居環境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中蛻變,城市綜合體系完善度不斷攀升,群眾就業增收、社會保障不斷升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覆蓋率不斷攀升,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幸福地前進。

傾聽!楊凌農科新城的“民生脈動”

五年風雨兼程,五年砥礪奮進,回看楊淩示範區過去五年的民生答卷,一串串鮮活真實的數據,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追趕超越的征程中,楊淩示範區將在中省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踐行“五個紮實”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拼搏奮鬥,紮實做好各項工作,推動楊凌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