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人寫的詩即使很工整,句子也很美,我卻總感覺沒有古詩的那種韻味?

醉墨笙簫


永遠都不要再寫詩了,以後再寫詩等於是自取其辱。

中國詩詞的全盛時期是唐朝和宋朝,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詩人和詩作出現在唐朝,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詞人和詞作出現在宋朝,合稱唐詩宋詞。

唐朝湧現出一大批空前絕後的著名詩人和膾炙人口的作品,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王白居易,“小李杜”李商隱、杜牧,田園詩人王維、孟浩然,邊塞詩人高適、岑參,還有王勃、賀知章、韋應物、皮日休等一大群詩人。

中國歷史上最優秀最傑出的詩人在唐朝井噴式的湧現出來,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真的是空前絕後無法超越,美輪美奐使人陶醉,那種美妙的意境和神奇的靈感簡直無法形容。

唐朝以後無詩,宋朝以後無詞,古代人沒有給後人留下詩詞這個飯碗,你的才智拙劣,沒有唐朝詩人的靈感和智慧,無法創作出驚世駭俗的作品,寫出來的詩詞粗鄙不堪入目,無法超越古人徒留笑柄,還有什麼必要再折騰呢?

中國當代詩人就是汪國真,寫了個啥誰知道?還有個製造殺妻慘案的所謂朦朧派詩人顧成,誰給科普一下啥叫朦朧派?就是模糊不清?就靠海子的那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支撐現代詩詞?也太乏味無聊了吧?


西賊聞之心膽搖


我給你示範一下怎麼和古人玩兒啊。

唐代韓愈《春雪》詩一首,曰: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碧伶居士步其韻和詩一首,曰:

經年回首嘆芳華,

復見枝頭綻新芽;

最喜陽春三月雪,

神州錦上又添花。

宋代朱敦儒詞一首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

世事短如春夢,

人情薄似秋雲。

不須計較苦勞心。

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

況逢一朵花新。

片時歡笑且相親。

明日陰晴未定。

碧伶居士步其韻和一首

《西江月•烈士胸中懷夢》

烈士胸中懷夢,

鯤鵬翼下風雲。

一腔抱負有雄心。

哪個從來認命。

無意他人稱好,

有為自己出新。

身前諸事必躬親。

天下大勢已定。

明代劉伯溫詩一首

《辭職自遣》

買條黃牛學種田,

結間茅屋傍林泉。

因思老去無多日,

且向山中過幾年。

為吏為官皆是夢,

能詩能酒總神仙。

世間萬事都增價,

老了文章不值錢。

碧伶居士步其韻和一首

《退休自遣》

萬般依舊守心田,

濯錦浣紗向清泉。

窮且益堅安貧日,

老當益壯知命年。

刀耕筆種常入夢,

畫意詩情總伴仙。

信手文章本無價,

不將風雅換酒錢。


碧伶居士


你可能沒有讀到我的詩,讀了我的詩你就會感到什麼才是真正的詩,就會感到韻味無窮,意境精美。下面附上兩首二十二年前的詩。

《德山道中》

能有幾人不荒謬,

我伴青春哭一遭。

生我養我父母恩,

來世投君定相報。

《自家小屋大門口見梅雨,楓》

梅雨簌簌楓發茂,

布穀聲聲催人愁。

再過半月端午節,

小城小職音杳無。

|現在的人寫詩大部分都是詞澡華麗,沒有章法,脫離現實。我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主張古為今用,主張文藝復興,社會變革,吸取古文化精髓,創造出具有時代感的作品。我認為寫詩不但要有古意,還要達到人的心靈與大自然的一種完美結合。而且要有形象感,要接地氣。謝謝


德山道中


我是詩歌愛好者,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是你被中國的古代詩人被迷惑了,因為

中國的古代詩人的詩歌作品,將90%的精力花在斟詞酌句和閱讀時的韻律感上,從容忽略了詩歌中的思想性,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詩歌作品無數,但沒有真正思想價值的核心原因!

詩,應該是帶有深層人文關懷的思想性作品,而不應該是文學藝術類作品,無論是李白還是杜甫,他們的作品都是看上去很美,實際缺乏對人性探索的平庸之作。我們都被詩人們工整的句子、對賬、押韻和意境完全迷惑!

好在到了現代,尤其是80年代,詩人們開始有所覺悟,開始打破語言的藩籬,以深邃的引人思考。如北島、顧城等詩人。70年代之後,又一代有思想的詩人崛起,如以沈浩波為核心的“下半身”詩歌寫作,他們以真實的“呈現”,讓人突然興奮“詩歌,還可以這麼寫?”。把幾千年來我們對詩歌的全部認知,。徹底瓦解!

真正的詩,不需要韻律、不需要對賬更不需要意境,而是能夠像說話一樣娓娓道來,看上去平白無奇,卻讓你思索不已,因為,詩人以自己的對這個世界這個社會這個宇宙的認知,來觸發你感同身受,去對應去感悟。

西方的詩人都是哲學家思想家,如博爾赫斯、泰戈爾、保羅·策蘭、伊麗莎白·畢肖普和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等。而中國的古代詩人,都只能是文學家,因為他們把寫詩的力量全部用在遣詞造句和韻律及意境上,而真正的詩,不是美的,而是揭露和呈現人性和世界與人的關係,並觸動讀者的心!

我也許說的並不完整,建議大家徹底忘記唐詩宋詞,多讀讀現代優秀探索詩人的作品,如於堅、楊黎、何小竹、韓東、沈浩波、伊沙和烏青等,讀了他們的詩,你才知道,中國詩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早把唐詩宋詞甩出十萬八千里了!


沈坤


因為很多人這詩沒有感情,詩者,文為皮,情為骨,意為魂。你看詩句華麗,但是言中無物,詩中無情,整體無意,當然沒有韻味了。下面是我寫的一些詩,可以參考一下。

春雪

昨日鶯啼柳鵝黃,清宵夜雪北風涼。

掩去春意三分色,再續隆冬幾時光。

賀春節

春風送桃慶華年,松柏青翠瘦梅憐。

遙望天際無雲月,料是同去共團圓。

前行

城中難得見辰星,只得披月向前行。

肩挑生活千斤擔,背抗闔家幾衰興。

詩,說是寫景,寫事,寫史,其實寫的都是作者的感情,而極端強烈完整的感情就是意境。我也發佈不少詩歌,喜歡可以一起討論。


詩是情之極


不邀自來

文學碩士在讀,對這個問題不做評述。您只需讀一讀以下詩詞,然後分辨哪首是古人作哪首是今人作就好(已掩題)。如有評論,再作複議。

塘上有清風,妝成窈窕媛。

廣袖舒肌玉,羅絹照骨寒。

群鴨相踴躍,老葉起童頑。

來人羞與見,往者隱顧顏。

二月春風逝,青雲愈見煩。

日日長分寸,絲絲濯萬千。

相思應寄內,共去自修緣。

一解乘龍夢,白馬枕玉鞍。

黃鶴樓頭,桃花潭水,小舟何處?今宵酒醒,滹沱江暮,夢裡見舊廬。遠望山南,梨花正凋,念念佳人如初。想當年,沈園一別,巴山曾歇夜雨。

藍袍朱麾,銀執烏壁,青崖已辭白鹿。七十七騎,他年同去,歸期莫問吾。荊州在時,紫髯應笑,霸王枉生重目。君不見,桃園草莽,雄壓的盧?

素練分秋嶺,千山逐月明。

旦夕歸聲憩,安忍一別卿?



四號隊員


《又答厚古薄今》

我就從來反對厚古薄今:動不動古人的詩怎樣怎樣工整,韻味十足,今人則怎樣怎樣不及古人。看來食古不化,還真大有人在!不由得我要反唇相譏問一問這些視古人為詩魁的人們一下:

在中國有史記載的詩聖中,屈原,二班(班固班超),司馬相如,楊雄,曹氏三傑,李白杜甫,三王(王維,王昌齡,王之奐)蘇軾,王安石,辛棄疾等等,算是大家心目中最公認的大家,沒人反對吧?是,他們是古代詩人中的大家。

可毛澤東是古人嗎?陳毅元帥是古人嗎?瞿秋白是古人嗎?方誌敏是古人嗎?艾青也是古人嗎?毛澤東的詩,詞,隨便拈任何一首比古人的如何?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新四軍軍歌: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血染著我們的姓名,孤軍奮戰羅宵山上,繼承著先烈的殊勳……

還有方誌敏的五言絕句:血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紅日起,依就與天齊。哪裡不如古人,哪一首不比古代詩聖的意境韻味差?更別論詩人的心胸,人品,經受的人生磨難,鐵馬舍戈的宏大氣度,詩意對人性的鼓舞和蕩氣迴腸,是哪一首古詩古詞詩可以比擬的?難道只有風花雪月,充滿哀嘆和愁苦的悲吟才符合韻味的標準嗎?

唐人宋人的詩,詞,過去了一千年八百年。像窯酒,越窯越香。毛主席,陳毅元帥,方誌敏他們的詩,別說等一千年,八百年以後,還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烽火連天時,就為千千萬萬的中華優秀兒女所接受了,鼓舞了。如果再過一千年,八百年會怎樣?無論從立意上,思想內容上,不如古詩嗎,不如古韻嗎?笑話!

所以,詩詞好與不好,不必拿唐宋之人的作品作標準,搞燈下黑?元明時代一個碗,一個瓶子,在地下也是要埋上幾百年,挖出土來才成古董寶貝的。任何文化現象,未經時間檢驗不可斷言今天的詩人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正是今月曾照古時人,古月何曾照今人?行與不行只能由後世去評價。唱衰今人表明自己歷史觀不足和不識人!











李老根2017


如果現代人寫古詩沒有韻味,只能說寫詩的那個人筆力還不到,現在我將我以前寫的幾首古詩,摘錄如下,供大家品鑑批評:

冰肌玉骨凝霜華,

明眸皓齒燦雲霞。

豔若天姿真國色,

直攀宋玉東鄰家。

——《東鄰賦》(其一)

東鄰有好女, 妖嬈畫中人。

春風拂衣袂, 滑入石榴群。

——《東鄰賦》(其二)



玉面傅粉梨花澀, 朱唇含丹羞海棠。

眉筆懶畫遠山翠, 盈盈秋水波盪漾。

——《相思》(其一)

兩情相悅少連理, 一廂情願多成痴。

婚姻自古如買賣, 一本萬利好投資。

——《無題或“自由戀愛——婚姻自主”》



  • 詩歌原創 舊人舊事歷史說
  • 圖片來源 網絡
  • 原創不易 拒絕抄襲
  • 如有引用 註明出處

舊事舊人歷史說


沒有古色古香的韻味就對了!不然,當今復古者寫出唐宋詩詞的高仿品,即便比古人還古人,又如何?

中國詩歌作者勞動工作在當代社會,享受國際網絡智能化生活,使用飛機高鐵做最快交通工具,當以新韻新詩抒寫新中國,用我手我心,創作反應新人類的政治經濟和工農業生產,不要總是陷於崇古復古而不能自拔的境地,每每去望古興嘆今不如古。

請問當今詩人,誰還會“細雨騎驢入劍門”?誰能送君送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地流”?現在,帆船早沒了影,長江禁漁後連機器木船都上岸了。你用輪船和汽笛去描寫古人韻味,還有必要嗎?

面對現實吧,一味復古只會邯鄲學步,也有點對不起古人留下的唐宋詩詞文化遺產。須知,連古人都放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幾百年”。今人即便穿戴上唐裝漢服,手拿一把奇紈,搖頭晃腦踱四方步,也無法複製和重走唐詩宋詞之路嘍。

今人若以寫出古人韻味為最,只怕李白和杜甫得知後,也會隔世寄言道:今人仿我者死!

我們寫古詩,除了傳承古文化,還須繼古倡新才對多加發揚光大才對。怎麼發揚?我想今人即便寫律絕,也要多采用當代人鮮活的語言入詩。如果此路不通,今人最終還是要脫離舊格律,再創新格律和寫自由體。說實話,四言八句小方塊,巳經裝不下當代人的哲思和情懷了,必須突破禁錮和綁縛,求變創新才是正道。

附上中外現代詠物詩各一首,其形象精煉與古詩韻味相比,別有今人韻味。

《核桃》

秋天給了你的

僅是滿臉的皺紋麼?

不!還有一副成熟的大腦。

·

·

《霧》

霧來了,

躡著貓的腳。

它蹲在港口望望,

伸了伸懶腰,

又悄悄走掉。

·


默金cc


1、古詩是數千年的沉澱,大浪淘沙,能流傳下來的,都是一個時代的經典。而且古人只有文科,浸淫一生者眾多。要知道,僅陸游一人,可考的詩作就有九千餘首。拿來跟新詩比,太欺負人了。

2、現在知識分子階層,更注重語言的流通性,而非觀賞性,交流便利才是主要功能需求,再不會出現同一個東西給它創造十幾個稱呼,以便合韻的情況。

3、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寫詩只是少部分人的愛好。且現代社會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每個人每天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可供娛樂的方式也太多,詩詞,小道爾。唐詩宋詞元曲,到現在,主流娛樂藝術,早就向影音方面傾斜了。

4、現代人寫的詩中其實也不乏精品。形式上也更加自由更加豐富了。偏古風的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現代詩的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短詩如顧城《一代人》,還有海子《門朝大海,春暖花開》都是能打動大多數人的作品。翻譯作品也有許多精品,如泰戈爾的《飛鳥集》,甚至許多佚名的網絡作品都能流傳甚廣。

5、再過幾百年,我們也變成古人的時候,還會有您這樣的感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