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千萬條路我們不走,千萬首歌我們不唱,我們來唱仰阿莎。

我們來唱仰阿莎, 我們來看仰阿莎。頭髮像絲線, 面龐像茶泡,眉毛像竹葉,牙齒像白銀,褶裙像菌子,裙腳像瓦簷,腰帶像魚鱗,身上的花衣喲,像孔雀開屏。——《仰阿莎·引子》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錦雞舞發源於貴州省黔東南境內,主要流傳於苗族“旮弄/嘎鬧”支系中穿短裙的錦雞苗族,丹寨和雷山都有分佈,比如獨南、新橋等苗寨。他們也是很多人口中“短裙苗”所指,在周邊穿長裙或者長褲的支系中,顯得特別有特色。1958年,中央民族音樂研究所的何雲、簡其華、張淑珍編著出版的《苗族蘆笙》一書就收錄了丹寨縣排調鎮麻鳥村蘆笙手吹奏的樂曲。其實民間有100多首常用曲調,估計還有很多還沒有被發現。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錦雞舞屬於蘆笙舞的一種,動作以四步舞為主,兼以六步舞轉身,起舞以左腳先動為先,即左腳行向左側輕邁一步,右腳隨著踏上靠攏,然後右腳向右邁一步,左腳向右踏上靠攏,又輪到左腳向左邁一步,右腳跟上,到第四回即用六步舞轉身180度,如此往返,側身相隨圍成圓圈緩慢前行。在傳說中,是美麗的錦雞幫助錦雞苗支系的先祖們找到了最後定居的地方,也為先祖們帶來了稻穀的種子和創造歡樂的飛歌,所以錦雞就成了這個支系的象徵之物。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關於錦雞支系的故事,有兩個村子不得不提。新橋村最著名的是景點“水上糧倉”,而獨南村著名的則是詩人南往耶,接下來會慢慢說。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新橋村就坐落在大塘鎮的那條河谷,距離雷山縣城也不遠。健走如我的,走不到一個小時也就差不多到了。在大路的右手,有一個岔口下去,路上就能看到寫著漢字“水上糧倉”的木製牌坊。水上糧倉位於全村的最低點,原本是個圓形的水塘,周邊環繞的,就是普通人家了。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早晨一去的時候,沒有人!沒有人!都去雷山過年了!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用木材打樁的民族,無論漢族苗族還是威尼斯人或者荷蘭人,都有類似“幹千年、溼千年,半乾半溼兩三年”的說法,說的就是木材在含水率特別大和特別小的時候,使用壽命都非常長,最怕潮溼環境。與荷蘭和北意大利相比,中國南方的硬傷就是夏天的地氣和冬天的涼霧。因此,水上糧倉也是儘量避免木結構直接站在水中。反正與漢族是表親嘛(從蚩尤算起),糧倉也採用了石質的柱礎,立在水中,上面再架上木頭的樑柱。糧倉的下面和兩側偶爾掛有盛米的鬥,還有犁。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水不深,看起來只到小腿——也就是說,實際看起來只到腳踝左右,與一般想象的“海上排屋”相比,非常名不副實。然而這也就夠了。糧倉最怕的要數老鼠和火災。老鼠雖然會游泳,但是不耐久,並且水深也夠了。火災來了,燒到地板的時候,糧食全都傾倒到了水裡,也就解脫了。如果是剛點燃的,從池塘裡舀水滅火,這些水量也綽綽有餘了。一切都是剛剛好的樣子。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清早過去,村裡幾乎沒有人。反正離縣城近,大家全去過苗年了。話說雷山縣,也是黔東南最後一個通高速路的縣。不是因為貧困,而是因為離凱里實在太近了,不需要高速,兩三個小時也就到了,完全不存在“偏遠”的問題。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錦雞支系的村子我們只去了新橋。然而在山的背面,還有一個著名的村子,也是雷山縣的,但是想要過去,必須回到縣城,走另一個山谷才行。那個是獨南村,是著名苗族詩人南往耶的故鄉。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第一次知道《南往耶之墓》這本詩集,是在我們一期雜誌做校對的時候。本來我以為那是本類似於墓誌銘的書,但是一看“作者:南往耶”,這是怎麼回事?作者怎麼給自己的書起了這麼個名字?!難道是搞錯了?作者還健在嗎?於是叫來負責那個欄目的編輯確認。那的確是他的書,書名是他自己起的。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南往耶之墓》是苗族作家南往耶的第一部詩集,用漢語寫作,是2002年至2012年的11年間他所作詩歌的選編,共75首。用漢語寫作的少數民族作家並不多,像南往耶一般“狂”的作家也不多,因此,他也成為了苗族在當代文化上的代言人之一。雖然有褒有貶,但評論家們還是認為南往耶的詩歌“跟臺灣詩人洛夫的詩,在精神氣質上,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洛夫的詩中,缺少了南往耶的悲愴”。南往耶能夠基於個人經驗和想象力在體現出介入現實能力的同時,立足於自己的出生地和精神故鄉雷公山,展現了一種具有個人性又具有時代性的文化鄉愁。雖然我個人並不喜歡他的寫作風格,但是後來忽然發現他居然也是錦雞支系的時候,有了種略有驚訝的特殊感覺。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把當代文學交給南往耶,那麼古典文學,就自然要交給仰阿莎了。仰阿莎的故事源於劍河縣,後來傳遍了整個苗族地區,仰阿莎成為了美神,成為了一種精神上的認同感。故事其實是有趣的,但是如果解讀為“悽美”,“史詩”,好像又有些過火,背離了原先那種蠢萌蠢萌的感覺。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這是個生於水井的漂亮姑娘,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劃掉)。為了生她,螃蟹過來挖井,挖了十二年,手腳都斷了。地神說“你蠢啊,要有橋”,於是叫來喜鵲,又叫來百鳥搭出了一道彩虹,這才生出了仰阿莎。勤快又能唱歌,去遊方(Blind dating)的時候,烏雲覺得郎財女貌,這姑娘適合嫁給有錢的太陽。於是帶著太陽去偷窺,太陽一見就喜歡上了,烏雲又去遊說仰阿莎。不過姑娘不太願意,覺得錢不是問題,勤快對人好就行。自然烏雲要說太陽勤快,所以仰阿莎也答應了。但總覺得有什麼事情不太對頭。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櫻桃花說,咱倆天天樹下見面,你為什麼要嫁給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畫眉說,咱倆天天唱歌,我天天給你唱不好嗎?蜜蜂說,嫁我吧,我天天採蜜給你吃。於是仰阿莎糾結了。但是烏雲說,太陽都等著你了呀,於是她也就去了。確實勤快,天不亮就起床幹活。但是太陽守了兩天之後覺得好沒勁啊,還是出門做生意,做調解人有意思,於是叫來月亮做長工,自己就出門了。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太陽的生意越做越大,不想回家了。仰阿莎等了兩個三年都等不回來,就叫蟬去催,結果太陽覺得好煩啊,就把蟬打死了。到了第九年的時候太陽依然不回家,仰阿莎的眼淚都快哭幹了。幸好家裡還有勤快體貼的月亮陪她,一來二去就有了感情,二人就私奔了,太陽家也荒了。太陽的哥哥是一個星宿“通桑”(這事好科學!)跑出去找太陽說“你媳婦跟人跑啦”,太陽本來不打算管,後來說得多了,便回來捉姦,見狗踢狗,見貓踢貓。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仰阿莎的哥哥紀沙(意思是鏽水)也跑過來說,你怎麼把我妹妹弄丟了,找不到我們要你賠償精神損失費(姑媽錢,妻子失蹤或被虐死要賠償女方家庭一筆錢)!其他鄰居都勸說,你讓人家守活寡,人傢俬奔了也是正常的,算了吧,洪水淹了路,找了也白找。太陽不甘心,吹起蘆笙發現了人,仰阿莎出來說,離吧。太陽愛面子不答應,仰阿莎一定要離,太陽就要用弓箭射死他倆。紀沙趕快攔住說,不行這是我妹,咱們找人調停去。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太陽和月亮都不甘心,找來娃娃魚調解。娃娃魚說,離唄,月亮賠給太陽精神損失費。太陽說我不差錢,我就要人。調解失敗,再找長老級的天狗來調停。月亮說賠錢沒問題,我只要人就好。太陽說我不差錢,就要人。天狗跟太陽吵了起來——你讓人家守活寡,自己跑出去掙錢,說明你愛錢啊,再回來要人,你不覺得理虧嗎?!吵了三天三夜,太陽終於服軟了,收了月亮賠償的半個時空,從此與月亮老死不相往來。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路有千萬條, 歌有千萬首


故事講到這裡就結束了,一點沒有傳統民間傳說中那種黑白分明的感覺。裡面出現的人物,貌似沒有一個是反派:烏雲是覺得郎財女貌才去摻和的,並且時時叮囑仰阿莎既然有契約就不能反悔;太陽是個魯莽有有點可憐的直男癌;紀沙也沒有錯啊,並且還阻止了太陽犯下更大的錯誤。與性格模糊的仰阿莎而言,其實太陽這個角色更加豐滿有趣嘛不是!

——所以吃瓜群眾表示對結局不答應,沒有顧及天文愛好者的感受。憑什麼太陽和月亮老死不相往來,我們要看他們週期性的互撕!我們要看日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