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凡書寫偉大——致戰“疫”中的平民英雄

江西文明網

用平凡书写伟大——致战“疫”中的平民英雄

2月25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醫護人員“全副武裝”後,進入重症監護室病房。記者 洪子波攝

這是一場註定會走向勝利的戰爭,因無數個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

他們是戰“疫”一線,搶救生命的醫護人員;他們是一個個基層民警、社區工作者、快遞員、環衛工、志願者……平日裡,他們是與你我在大街上擦肩而過的普通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他們是逆行者、堅守者、奉獻者;他們展現了超人般的無畏和勇敢,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彙集起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磅礴力量,點亮戰勝疫情的一束束希望之光、勝利之光!

義無反顧 鏗鏘逆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一位又一位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逆行,在最危險的地方展現出勇敢向前的崇高精神品格,以醫者仁心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築起堅不可摧的“防疫長城”。

2月28日下午,武漢東方建國大酒店,張麗飽含熱淚宣誓入黨。她是南昌大學二附院支援湖北國家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第一個轉正的預備黨員。這天,是張麗女兒的生日,她用“向黨旗獻禮”為女兒送了份珍貴的禮物。

無法陪伴女兒生日,張麗卻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重症病房,冒著高感染風險,與新冠肺炎患者直接接觸,打針、換藥、吸痰、插管;為患者處理大小便、喂水、餵飯、擦浴、口腔護理……她這種“舍小家、為大家”,逆行北上,何嘗不是一種英雄行為?

英雄不問出處,更不問年紀。在這場戰“疫”中,“90後”當仁不讓,讓人們看到了年輕一代的擔當。出生於1998年的鄱陽縣湖城醫院護士章瑩,在家時還會對著母親撒嬌,可到了武漢市武昌區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每天一入艙,就忙個不停,幾個小時下來,體力完全透支,護目鏡上都是霧水,有時路都看不清,臉上也被壓得生疼。

一批批白衣戰士不畏疫魔,勇敢逆行,配得上英雄的稱號。然而,我們不要忘了,那些自發行動起來、沒有任何報酬的志願者,他們和白衣戰士一樣,同樣是勇敢的逆行者。

41歲的陳志勇是一家民企老闆,除夕夜,看著基層幹部為築牢疫情聯防聯控網不停地奔波忙碌,他夜不能寐:“我是黨員,我要出力。”經過申請,從大年初一開始,陳志勇便堅守在西湖區桃花鎮十里村聯防聯控志願服務崗位上,一天都沒有休息。諸如陳志勇的芸芸眾生,他們是“防疫長城”一塊磚,不閃光卻貢獻著一己力量。

敢衝出去 幹得出色

“春天到來了……”在南昌市第九醫院隔離病房主任周玉龍的微信朋友圈有一句話,配圖是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的照片。

孫某是南昌市第九醫院最早收治的一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一天夜裡,他將私藏在行李箱中的酒拿出來自飲,結果引發症狀加重。周玉龍知道孫某心存恐懼,便不停地安撫他配合好治療,孫某也成了該院第一個治癒出院的病患。自隔離病房開放以來,周玉龍團隊已成功治癒出院25例。

“我是醫生,我是黨員,重疫當前,我們應該站在第一線,衝在最前沿!”1月26日,南昌市第九醫院呼吸內科病房收治了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周玉龍帶領同事投入戰鬥當中。隔離病房大多是年輕醫生,沒有經歷過重大傳染病疫情。考慮到新型肺炎病毒的高度傳染性,在做霧化、檢查咽喉部的高危暴露點時,周玉龍總是自己步入危險區域。在診療過程中,周玉龍敏銳地把握好了治療第一週的關鍵時期,反覆斟酌並親自制定每一例病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實現治癒病患隨訪無一例複查核酸轉陽。

英雄就是像周玉龍這樣,關鍵時刻敢於站出來,迎著困難和危險上,讓問題迎刃而解。

遠在數百公里之外的武漢,同樣有一個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自告奮勇站出來,前往疫情嚴重地武漢參戰,他就是南昌大學一附院的醫生朱小萍。他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協和腫瘤中心Z14重症病區,負責病人氣管插管工作,隨時面臨被感染的風險。

“危險是肯定的,但此時必須要有人站出來。”朱小萍深感責任重大,“救人是我的本行,也是我的本分。”一句話道出了醫護工作者的英雄本色。目前,朱小萍和醫療隊通力合作,已有50多人治癒出院。

其實,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奔波在抗疫一線的志願者和基層工作人員,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承擔著不同的家庭責任,可是國家需要他們時,人民需要他們時,他們挺身而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是值得尊敬的“平民英雄”!

8萬餘人!這是全省城市環衛工人的數據,他們每天滿負荷奮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們起早摸黑、默默無聞地堅守在最平凡的崗位,戰鬥在大街小巷的第一線,築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橙色防線”。

榜樣力量 感染你我

趙琳是勇敢的,也是平凡的。正是她的表率,她的團隊被稱為“48條好漢”!

南昌市第三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護師趙琳,江西省首批醫療隊對接武漢市第五醫院抗疫工作,有著25年臨床工作經驗的她被任命為重症護理組組長,帶領48位來自全省各地的護理同仁挺進戰“疫”最前線。

在支援武漢的第33天,趙琳幫助武漢第五院重症團隊完成了首例體外膜肺氧合(ECMO)。有時,帶著三雙手套的趙琳完全沒有手感,又無法聽診,只能貼近患者去尋找感覺。以至於跟著趙琳身邊年輕的護士們都發出感嘆,“趙姐,你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正是趙琳的無畏無懼感染著身邊同行以及眾多好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用心守護著病患,以精湛的技術治癒了一個又一個病患。趙琳被大家親切地稱作“領飛群雁”。

3年前,南昌老福山的一場車禍,讓英勇滅火救人的許諾成為備受稱讚的“救火英雄”。如今,面對疫情,“救火英雄”依舊讓人們看到不一樣的勇者風範。目前,他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堅守了兩個月。

看到兒子天天撲在防疫一線,許諾的父母在居住社區做志願者。“我很感動。”許諾說,“父母被髮動起來參加疫情防控戰,社區大部分居民也都自覺參與進來了,要想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還是得靠‘全民總動員’。只有每個人搭把手、同攜手,無往而不勝。”

他們是平凡的,卻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做出了堪稱偉大的奉獻!(記者 餘紅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