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疫情下,我們稱呼離家去一線的人為“逆行者”、“英雄”、“天使”......我們所不知道的是,

對“逆行者”的家人來說,這一次離別,很可能就是生離死別

2月18日,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殉職,護士長妻子追逐著殯葬車痛哭送別的畫面令人心碎。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劉智明在住院治療之時,妻子憂懼不已,要來陪護,被他拒絕,留下這樣的微信: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疫情吹哨人”李文亮的最後一條微博成為“互聯網哭牆”,評論裡出現這樣的聲音: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沒有人想要離開溫暖的家,成為危險中的逆行者,但他們又都出發得義無反顧。而支持自己的至親之人奔赴一線,更需要莫大的勇氣。

我們走進三位身“逆行者”的家庭,聽聽他們對遠在一線的家人說的話。


1,等你回來教女兒叫“爸爸”


馬旭剛生完孩子不到七個月,就回到了河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


她本想提前適應產假後的正常工作節奏,沒想到,迎面而來一場令所有人手忙腳亂的疫情。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馬旭


馬旭的丈夫褚迎輝在2月5號作為河南援鄂醫療隊員去了一線。


“他在上夜班的時候告訴我可能去武漢。我以為開玩笑的,因為太突然了。”


臨走前一晚,褚迎輝來到女兒的房間,親吻了熟睡的女兒。“誰知道我女兒突然醒了,看到爸爸後不由自主地哭了。可能這就是親人間的聯繫吧。”


丈夫走的那晚馬旭失眠了一整晚,翻來覆去地想一些最壞的結果。


“作為家屬來說,其實不想讓他去;但是作為醫療工作者,我明白我必須義無反顧支持他。”


第二天早上,馬旭幫丈夫收拾了一些應急物品後,開車送丈夫出發。夫妻倆在車裡擊掌為對方加油。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褚迎輝臨走前豎起大拇指 ■


褚迎輝在前線負責把新冠病毒患者安全轉運到火神山和雷神山。而馬旭工作的危險係數絲毫不低於丈夫——她所接觸的病人都是抵抗力差且需要一天三次出門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極易成為感染人群。


所以,馬旭所在的血透室就是一個流動的傳染源。


夫妻二人同在一線,家裡沒有支撐的力量,馬旭感到很心酸。兩人忙到連孩子的滿月酒都沒有辦,褚迎輝更是忙到不知道孩子的百天日。


她想,在丈夫回來之後,一定要給他一個擁抱。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無助與擔憂令馬旭潸然淚下 ■


“希望你照顧好自己,我在家裡做你堅強的後盾,等你回來,教我們的女兒叫‘爸爸’。”——馬旭


2,等疫情過去,媽媽就會回來


劉靜是鄭州第六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一名護士長。 她從元月18號開始接觸第一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之後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次數也越來越少。


“我的妻子在元月28號那天早上六點多回醫院了,之後就沒再回過家。”劉靜的丈夫魏寶瑋等了又等,等到了妻子“暫時不能回家”的消息。直到現在,劉靜將近一個月沒有回家了。


“我妻子的醫院是鄭州市

冠肺炎定點醫院,也是鄭州市裡接受冠肺炎病人最多的醫院。”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劉靜所在的發熱門診 ■


劉靜所在的發熱門診要密切接觸確診病人,所以要被隔離起來,不能回家。“她走的時候什麼東西也沒帶,中間託她換班的同事送了兩次換洗衣物。”


作為丈夫,魏寶瑋內心是不願讓劉靜去一線的。可他想起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劉靜就堅守在一線接診了很多受傷的孩子。也正是這一年,他與劉靜相識。


“這是她的工作,是沒辦法的事情。”


劉靜剛走的時候,兩個兒子會天天因為找不到媽媽而哭鬧,要媽媽回來。魏寶瑋就告訴他們:這個疫情過去了,媽媽才會回來。


“劉靜晚上有空的時候我們會和她視頻,看到手機屏幕裡的媽媽,孩子會伸著手要媽媽抱。


魏寶瑋心中的妻子是一個負責任的同時又很有主見的人。他相信妻子會做好防護,一定不會感染病毒。最令他感到心酸的,其實是視頻裡妻子穿著防護服吃泡麵的畫面。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劉靜走時,小兒子還沒斷奶 ■


“她喜歡吃紅燜蝦,清蒸魚,等她回來之後,我一定要做給她吃。”——魏寶瑋


3,走之前沒有擁抱,心裡很遺憾


劉慧和老公楚紫棟同在2009年應聘到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ICU科室,並逐漸相愛相知。


大年三十,楚紫棟才剛剛下鄉技術幫扶回來,就在大年初一晚上收到援助一線的徵集指令。


“我晚上九點還在加班的時候,他打電話和我說,‘我要去武漢援助了’。”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劉慧


作為家人,她心裡不捨又擔心。“這個病毒沒有特效藥,一切都是未知,我心裡沒有底。”


楚紫棟出發的時候,劉慧因為要照顧孩子沒有去送。“看到別的醫務人員出發時都和家人擁抱告別,我們卻沒有,我心裡很遺憾。”


劉慧心中的丈夫溫暖又細心,熱愛孩子和小動物。可惜從事這個職業,令小兒子會把時常忙碌在外的爸爸當成陌生人。


“我女兒沒有吃過元宵,今年是第一次。平時我們太忙,沒把節日當回事,孩子也就不知道‘節日’的概念。”


楚紫棟現在白天基本工作六七個小時,晚上夜班要超過12小時。每天的工作除了交接班,查房等基礎工作,還有“採集咽拭子”這種危險的工作。


“高強度工作,心理壓力,都會讓他們抵抗力下降。”劉慧不敢去想最壞的情況,只能一直叮囑他做好防護。


“沒有疫情新聞時,媽媽就回來了”,致敬逆行者背後的家人

和楚紫棟打視頻電話的母女倆 ■


“我心裡有很多話想對你說,最終還是想你一定要平安,我們等你回來”——劉慧


疫情下,全國有超過42000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場醫療援助行動。


總有一些勇敢的人在保護中國,保護武漢。而在他們背後,是42000個家庭的憂懼與掛念。


致敬逆行者的同時,千萬別忘了這些在他們背後,默默支撐的家人。


就算有不捨,有遺憾,也還是會義無反顧支持你,就請你勇敢逆行,我等你平安歸來。


文案丨李婧琨

運營丨李廣博 盧月麗 李婧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