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鏡頭的膠捲——富士“一次性相機”

前幾天找到了富士一次性相機“寫ルンです”的開發報告,還挺有意思。所謂“一次性相機”就是在十幾年以前,國內各個景點攤位賣的那種巴掌大、裡面已經裝好膠捲的塑料相機,價格很便宜,大概只比單買膠捲貴一些而已。拍完之後將這個相機送到沖洗店或者照相館,很快就可以拿沖洗好的照片,當然相機是不會回到自己手上了,因此國內將這種相機稱為“一次性相機”。

==正文==

1986年7月1日,富士推出了一款非常特別的商品——“寫ルンで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次性相機”。它的日本商品名“寫ルンです”中,“寫”意為拍攝;“ルン”源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年輕姑娘中的流行語“ルンルン”,沒有特別含義,用於表示輕鬆、愉快的心情;“です”就是常見的日語結尾“desu”了。“寫ルンです”的材質就是廉價塑料盒印刷硬紙殼而已,看上去十分簡陋,作為一款新產品,確實會讓人質疑到底能不能用它來拍照。但這款產品的名字就是答案,商品名“寫ルンです”這一短語有日語中釋疑語態下“能拍到”的含義。

带镜头的胶卷——富士“一次性相机”

第一代寫ルンです

那麼這一商品門類應該叫什麼呢?和中文的“一次性相機”一樣,最開始日本人管這個叫做“使い捨てカメラ”,直譯就是“用完就扔的相機”。但是這個名字太消極了,充滿了負面情緒。而且相機一直給人以貴重物品的印象,如果用完就扔的話是不是太浪費了?對於環境也不好嘛。最終,行業內部討論決定,將這類產品稱為“レンズ付けフィルム”、“Film With Lens”,中文就是“帶鏡頭的膠捲”。如此一來將這款產品的門類從相機劃到膠捲,消費者就更容易接受這款產品只能用一次的性質了。另外,由於從相機變成了消耗品,企業在稅金上來說也佔了不少便宜。

這類產品的生產銷售峰值出現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紀初。2001年各個品牌合計的年度總銷量為3.4億臺。其中單一品牌銷量最高是富士“寫ルンです”,在不計入為其他品牌代工產品的情況下銷量突破一億臺。

带镜头的胶卷——富士“一次性相机”

目前仍在銷售的寫ルンです

無論任何一家廠商,如何儘可能多地銷售產品都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對於富士來說,就是如何提高感光材料的銷量。世界上大型感光材料生產商就那麼幾家,市場十分穩定。富士在這幾家企業當中雖然已經屬於頂級,但仍然在尋找突破口。

與其爭搶友商份額不如開闢新的市場。給世界一個新的概念,讓拍攝更簡單隨意,膠片自然也就賣得越快,錢賺得就越多。

為此富士提出了“不論任何時間、地點、任何人都能輕鬆拍攝”的這一開發理念。將這個理念轉化到基礎設計上之後得出的結果就是:首先尺寸一定要小,能輕鬆裝進口袋;其次拍攝效果一定要好;最後就是操作一定要簡單。

尺寸、性能、操控這三個坑都想佔,企劃和銷售部門還手持成本的大棒對設計部門虎視眈眈。難,但不是沒有辦法。

带镜头的胶卷——富士“一次性相机”

寫ルンです的設計專利

經過了兩年的開發和敲打,驗證了那句古話“棍棒底下出精品”:

全塑料模塊化機身,固定儘量依靠塑料卡子,少用螺絲;

機身裝飾用紙盒或者貼紙降低成本;

用低成本有機玻璃鏡片製作鏡頭的同時,機身內部膠片滑軌採用曲面設計來保證畫質;

成品相機內部掛好膠片,讓用戶撕開包裝就能拍照;

為了防止手抖模糊,快門速度固定在1/100秒;

固定F11光圈保證1m到無窮遠的大景深;

採用和膠片相同的防潮包裝,設置吊孔以便在景點和便利店銷售。

带镜头的胶卷——富士“一次性相机”

採用了不同外觀(紙殼)的寫ルンです

將這些條件結合到一起,富士第一代“寫ルンです”便問世了。不過和後續產品不同的是,只有第一代採用的是ISO100的110規格膠捲。翌年,富士發佈了使用ISO400的35mm膠捲產品“寫ルンです Hi”和第一款帶有閃光燈的產品“寫ルンです FLASH”。之後水下款、寬幅款、長焦款、微距款等等,“寫ルンです”家族不斷壯大,不斷推出新品,不斷擴大產能但仍然供不應求。

因為,它太方便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的日本,正值泡沫經濟的雲端,每個人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生活中充滿了偶遇和探索。比如某個週六凌晨,幾小時前剛剛在迪斯科舞廳認識的年輕人們走進便利店買一包煙,結賬的同時順手從收銀臺的貨架旁拿下一臺和煙錢差不多的“寫ルンです”,出門和新朋友一邊在六本木街頭撒著酒瘋一邊拍幾張照片,好讓自己酒醒了之後還記得今天認識了這麼一個人;或者週末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帶任何行李,要麼飛往日本南方小島的沙灘,要麼飛到歐洲採購大牌。而不論日本南方小島沙灘上的攤販還是巴黎街頭的雜貨店,都會放著“寫ルンです”,讓人有機會輕鬆記錄旅程。

另外,這款非常大眾的產品還曾經入了專業攝影師的法眼。在1993年4月,“寫ルンです Super 800”上市了。截止到當時,富士並沒有推出過ISO800的彩色負片。很多專業攝影記者、體育攝影師知道這個產品之後,為了獲得ISO800的彩色負片,每個人都大量購入“寫ルンです Super 800”,然後在暗室中將其拆開,取出膠捲供自己拍攝工作使用。富士知道後,才在第二年下半年匆匆忙忙地推出Super G ACE 800膠捲。

带镜头的胶卷——富士“一次性相机”

The Kodak Camera廣告

“寫ルンです”是第一款“一次性相機”嗎?當然不是,它應該說是第一款“現代一次性相機”。如果往前追溯的話應該回到“寫ルンです”發售的98年前。1888年The Kodak Camera上市,內置100張膠片,“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的口號,到手即拍。拍完之後將相機返還給工廠,工廠相機內的照片沖洗完成後送到用戶手上。這不是就是最原始的流程嗎?

==作者後記==

带镜头的胶卷——富士“一次性相机”

今天說“寫ルンです”的起因不過是因為前幾天正好看到了一份開發報告而已,發現它確實是一款超乎預料的優秀產品。但是現在我不會去用它,我寧願選擇手機。

另外,我還想借著這個題材補充一句,現在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複雜,恨不得二十多種選項、四百多種模式,我倒希望什麼時候手機能像“寫ルンです”一樣,只有閃光燈開關,做一個真正輕鬆、好用的拍照功能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