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框框 培养中学生作文积极性

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框框 培养中学生作文积极性

王泽中

内容摘要:

针对目前共同关注的作文教学,尤其是新兴的话题作文,作者结合亲身经验和学生感兴趣的学法,立足作文教学的高效率,个人大胆提出作文教学观点,指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作文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作文教学 话题作文 写作指导 高效作文


一、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弊端


提起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大多数语文教师记忆犹新:两周一次大作文,一周一次小作文(有的地方叫周记),每次作文课是两堂连上,大致分配是前一节教师讲理论并介绍一篇优秀范文让学生听,后一节让学生模仿着刚刚念的范文独立完成,有的甚至还要求打草稿,没有完成的同学也可推迟到第二天再交;教师批改完作文至少需一周半或两周,主管教学的领导还要求语文教师评讲作文必须做到全批全改,作文评语越多越好,这样,作文的周期性自然就较长……试问:这样的作文教学框框框住的究竟是什么呢?作文教学实践检验了这种作文教学种种弊端的存在:作文内容雷同现象较多,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怕作文,有的甚至在课后随便抄袭。初中或高中快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不会批改作文,自己所做“大菜”的味道,自己

品偿不出;教师的负担较重(班级人数一般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代两个班语文教学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教师的懒惰性便油然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和教师双方效率差。再问: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它的沉重主要在于以应试为目的的作文教学弊病已非常明显地束缚着中学生创作思维能力;“新概念作文”及一些打着其他旗号的作文竞赛,有的似已走入泥潭,其负面影响正逐渐误导着中学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学生生活圈子太小,活动空间有限,生活内容单调,尤其是一些封闭式管理的学校更是把学生限制在学校的四堵墙之内,连电视、报纸也不能常接触,写作的生活之源几乎近于枯竭,常沉浸于数理化公式及试题之中的大脑,怎能产生写作的灵感?一些家长“不准读闲书”的禁令和电视机上的封条,这一切往往导致学生大脑的贫乏,贫乏的大脑怎能产生深刻的思考与丰富的表达?于是,中学生作文除了空话、套话、就是谎话和假话。

深究中学生作文出现空话、套话、谎话、假话的原因,根本的一条源自贫乏的生活。贫乏的生活必定塑造平庸的人,平庸的人势必写出平庸的文。一件事,如果它是生活中的必需,做起来就会很自然;反之,就会成为负担,甚至成为沉重的负担。比如观球赛对于球迷,吃饭对于任何人,谁会觉得别扭呢?同样,写作一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一种习惯,那就会很自然成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必需,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由此看来,种种负面的东西促使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之舟正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怎能袖手旁观?

二、要彻底打破传统的的作文教学框框


  为了使上述沉重的话题不再沉重,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写快速作文的重要性


观念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办事效率。同样,对快速作文是否有充分思想认识,将直接影响写快速作文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因为:写快速作文可以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1、写快速作文可迫使学生的大脑思维活跃、敏捷,培养注意力集中。2、常期写快速作文不但可整体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潜在促进作用。3、写快速作文还可培养意志能力。一个人若没有坚强的意志,根本不可能有做事的决心,一个没有决心的人当然不可能办成事情。勾践能“卧薪尝胆”,是因为他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决心。4、快速也是适应未来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追求目标。未来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竟争,而人才的选拔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的考试与竞争,如毕业、招工、招干、就业等。这些都要通过考试,而考试都有一定的时限。因此,快速(速度)也是制胜的必要前提。我们写快速作文,追求“快速”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施加一种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二)让师生明确写作的真正目的,树立起新的写作理念。写作是一个人的主观精神活动,是一种书面的真实的感情宣泄,它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个性。“《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表明了这一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指出:每个人都应当“能写一手好文章”,“它是一种有教养的标志,一种人生的优雅之举,一种做人应有的风范”。曹先生把写作的目的及其对人的影响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他认为“一个人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他指出,写作“能营造静的气氛,帮你祛除浮躁”,在培养气质和性情方面,任何一种方式“都难以与文字活动相媲美”。这些话不仅言之有理,而且耐人寻味。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作文的想头”。如果把学作文的目的仅仅定在为了考试时得高分,就显得过于偏狭、过于功利了。因此,我个人认为,写作是一个人对社会与人生的一种精挑细选的逻辑思维过程。它如同内心的一个平面镜子,真实地照映着自己。


(三)作文教学要与学习做人紧密联系,绝不能单纯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南宋大诗人陆游曾有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一个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首先主要取决于其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及文字技巧等诸多因素。我认为,我们抓作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做人与作文的关系,要让他们有思想,对事物对社会有较正确客观的辩证认识;引导他们用新思维不断充实头脑,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第二,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像热爱自己的眼球一样,关注社会,注重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抓作文训练最要紧的是抓积累,这积累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和词语的积累,决非单纯的写作技巧积累。因为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而不是无聊的纯技巧的文字游戏。张志公有言道:“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是的,一个贫乏的脑袋只能有一个贫乏的世界,而贫乏的世界所生产的只会是单调、苍白、无力的表达。因此,我得出如下结论:思想贫乏的人,写出的文章势必内容空洞;思想不积极的人,写出的文章也必定消极:一个不会做人的人,不一定会写出令人称赞的好文章。

(四)改进传统作文教学模式。1、变多讲为少讲。这样可还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索,尽量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2、鼓励学生多到阅览室去阅读教师指定的名篇名著。这样可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新知。3、提倡写快速作文。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时要采取快速法,即学生写作文要限时(一般不超过硬40分钟),教师批改作文也要限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我称这种做法叫“速战速决法”。4、为减轻语文教师负担,适时培养学生学会互相改作文的能力。5、建立学生个人作文进步档案,即针对不同作文基础的同学,可采取分步骤法,有的学生要求平常写成篇,但对作文基础极差的学生而言,在平常允许完成一段或若干个段(但在考试时绝对不能这样),不见得每次都要求学生作文都成篇,坚决不能强求一律,只要每个学生能进步就算达到目的了。6、多举办语文课内、外活动,如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及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和运用语言技巧等综合训练。7、鼓励同学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和拓宽学生视野。8、鼓励学生多向对口刊物投稿,从外部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五)尽可能不布置逼学生说假话的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多抓动态作文训练。学生说假话、空话、套话、谎话,并非天生的,是我们教师布置作文的定位不准所致。所谓动态作文训练,即指让学生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经常感受社会跳动的脉搏,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要充分发掘各种语文教育资源,给同学们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如作家、媒体记者、大学生、企业家、运动员以及民工等,鼓励对他们进行采访和接触,我相信这些对学生一定有所启迪。我相信,一个思想“杂”的人,写出的文章肯定不会杂。要使人的思想“杂”,一定要让学生涉足不同领域的不同人。学生的生活之源丰富多彩了,不想说就难啊!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


三、提高中学生作文积极性的步骤与方法


大家知道,平常考试的作文一般要求在40分钟以内完成,否则就不能保证做完整套试卷。同时也只有限制时间,学生才能树立效率意识,只有树立效率意识,学生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提倡快速作文,是促进学生提高作文积极性的必要前提。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向快速作文方向努力呢?


首先,要明确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的操作步骤。培训步骤可采用“理论”(教师指导技巧)——“实践”(学生快速写作)——“再理论”(快速讲评,达到师生互动)的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培训步骤改为“实践”(教师不作任何写作提示)——“理论”(针对作文中的问题加以纠正或指出值得发扬的地方)——“再实践”(根据评讲的结果让学生再写一次,本次作文教师可抽改一部分,大部分交给学生自改或互改)。
其次,明确写作训练目标。平时写作训练应注重提高写作动机与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内容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写作时人人有话想说,人人有话要说,人人有话必说,以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为重要训练目标。


第三,评讲作文要以鼓励为主并注意点面结合。每次评讲作文时,不要只锁定在老是那几个作文尖子生上,要以鼓励全体为主要目的,差生的作文中也会有相对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教师都要肯定或表扬。
第四,以“限时”形成内驱力。每篇作文的时间限制在40分钟以内,字数在600字左右(初中生)或800字左右(高中生),即使部分学生没作完,也必须得交,决不能拖延,防止学生下去抄袭作文。这样就可逼学生在其他时间阅读优秀作文或平时养成勤于观察事物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习作文时间和场所的延伸。

第五,教师批改作文要限时。教师批改作文要尽可能在24小时内完成,然后要立即通过讲评将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反馈给学生。如果教师批改作文时间跨度较大,学生就会忘记自己所写的内容。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提高作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广大语文工作者只要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对待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改革,彻底打破落后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框框,用崭新的作文教学理论去指导学生的作文教学,学生学习作文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调动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