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TNM分期系統是目前國際上最為通用的腫瘤分期系統,由法國學者PierreDenoix首次提出,後經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和國際抗癌聯盟協會(UICC)逐步完善,並開始建立國際性的分期標準。腫瘤患者的TNM分期主要由活檢,術中或術後對其病灶標本進行取材後,按對應分級指標評估得到。

口腔癌不同的分期,其治療效果和預後都是有所不同的,對於口腔癌的分期,不少患者存在各種疑惑,並不清楚具體是怎麼分類的,以及各個分期有哪些特點和治療現狀如何,AJCC於2017年最新發布了第八版腫瘤分級,更新了口腔癌和口咽癌TNM分級。本文對AJCC第八版口腔癌TNM分期進行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了解口腔癌分期。

2017 AJCC第八版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專業解讀:

第1個重大更新——口咽癌中將HPV作為了分期的前提條件。按照HPV陽性和陰性口咽癌進行分期,HPV陽性口咽癌N分期不再按照淋巴結累及側別及大小分期,而只按照陽性淋巴結數量分期,在stage方面,HPV陽性口咽癌明顯降低總分期,取消4期病變。

第2個重大更新——T分期結合了腫瘤浸潤深度(DOI)。將腫瘤尺寸和DOI並列為T分期的重要指標,DOI測量對預後評價很重要,但若在臨床或病理評價中存在疑問,應採取分級較低(或深度較淺)的T分期,避免分級過度。

第3個重大更新——淋巴結外侵犯(ENE)的應用。口腔癌和HPV陰性口咽癌在N分期方面,將ENE與否作為重要的分期標誌,與累及側別及大小並列成為N分期的條件。除人乳頭瘤病毒(HPV)相關的口咽癌和EB病毒(EBV)相關的鼻咽癌章節外,其他章節中N分期均結合ENE這一指標,包括唇和口腔章節。美國病理學會將ENE定義為淋巴結轉移性腫瘤的進一步擴張,即侷限在淋巴結內的腫瘤,穿透淋巴結包膜浸潤周圍結締組織,伴或不伴間質反應。大部分數據支持ENE是一個導致預後不良的因素。

注意,臨床判斷腫瘤ENE(+)時,需依賴相當可靠的臨床或影像學證據(例如:多髮結節、皮膚侵犯、浸潤肌肉相鄰結構,或顱神經、臂叢神經、交感神經、膈神經浸潤或功能障礙),如存疑問則均判定為ENE(-),以避免分期過度。

新的TNM分類反映了最新的臨床研究進展,更貼合臨床實際,能夠更好的區分口腔和口咽癌病變的嚴重程度及生存預測。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改三大指標:HPV、DOI及ENE都必須依賴病理結果,頭頸腫瘤醫生有必要與病理醫生進一步加強協作,才能做出最終的TNM及stage分期。

在我們舌癌的治療過程中,應結合患者全身情況及臨床分期,綜合制定治療方案。Ⅰ期舌癌,以手術治療為主,特殊情況可以考慮行單純原發灶根治,密切隨訪頸部;Ⅱ期舌癌,仍以手術治療為主,頸部行同期或分期清掃術,如發現術後病理陽性(包括原發灶切緣及頸部淋巴結),則應考慮行術後放療;Ⅲ、Ⅳ期舌癌,提倡綜合序列治療。舌癌根治術,還往往涉及到口底和下頜骨的處理問題。

參考文獻:

[1]Amin MB, Edge SB, Greene FL, et al., eds.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8th ed. New York: Springer, 2017:739–747.

[2]https://www.ahns.info/patient-information/understanding-lip-oral-cavity-cancer/staging/


口腔癌分期解讀:口腔癌分期具體是怎麼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