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的腫瘤有哪些症狀表現?手術切除需要注意什麼?

在腫瘤診治中,早診早治很關鍵,這也是控制癌症最有效的措施。對於口腔頜面腫瘤亦是如此,6個月或每年一次的口腔檢查是早期診斷良惡性腫瘤的最佳方式和途徑。

口腔頜面部是腫瘤的好發部位,相比肺癌、乳腺癌和肝癌等常見癌症,很多人對發生在口腔頜面部的腫瘤並不是很瞭解,導致一些特別是癌前病變很容易被忽視,從而不能及時發現以至於延誤了治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很有必要,對於健康人而言,多瞭解口腔保健和口腔頜面腫瘤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預防腫瘤或者及時發現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如果是已經確診有口腔頜面腫瘤的患者,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也可以幫助減輕焦慮,避免“談癌色變”,以積極的心態與癌症鬥爭。

口腔頜面部的腫瘤有哪些症狀表現?手術切除需要注意什麼?

口腔頜面腫瘤主要分類有哪些?

發生在口腔頜面部的腫瘤按照其生物學特徵和對人體的危害可以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良性腫瘤生長緩慢,多呈膨脹性生長,而惡性腫瘤則生長速度較快,多表現為潰瘍型、外生型和浸潤性生長。

口腔頜面良性腫瘤一般有牙源性及上皮源性的腫瘤,如牙源性角化囊腫、成釉細胞瘤;來源於間葉組織的腫瘤,纖維瘤等。

口腔頜面惡性腫瘤則包括(1)上皮源性癌:來源於腺上皮,如腺樣囊性癌;來源於鱗狀上皮,如舌癌、唇癌、牙齦癌。(2)肉瘤:如纖維肉瘤、骨肉瘤、脂肪肉瘤。(3)其他:約佔4%,如惡性淋巴瘤、白血病。

口腔頜面部的腫瘤有哪些症狀表現?手術切除需要注意什麼?

口腔頜面良性腫瘤有哪些症狀表現?

臨床上,口腔頜面部腫瘤以良性居多,腫瘤生長緩慢,多數為無意中發現,並且腫瘤大多界限清楚,無壓痛,無神經侵襲症狀。

不同類型的良性腫瘤臨床表現有所不同,如下頜骨良性腫瘤常見症狀有患者表觀外形變化、牙齒鬆動、咀嚼無力感或者伴發感染出現腫痛等。角化囊腫則易伴發感染,患者可有穿刺為膿液、腫痛、張口受限等症狀。皮脂腺囊腫可出現皮膚粘連,呈現橘皮樣外觀,一般無面神經功能障礙、無頸淋巴結腫大。

此外,嬰幼兒血管瘤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最早期的皮損表現為充血性、擦傷樣或毛細血管擴張性斑片。生後6個月為早期增殖期,瘤體迅速增殖,明顯隆起皮膚表面,形成草莓樣斑塊或腫瘤,大小可達最終面積的80%。之後增殖變緩,6~9個月為晚期增殖期,少數患兒增殖期會持續到1歲之後,瘤體最終在數年後逐漸消退。

口腔頜面部的腫瘤有哪些症狀表現?手術切除需要注意什麼?

口腔頜面良惡性腫瘤的治療及注意事項:

對於確診的口腔頜面良性腫瘤,多采取手術切除治療。此外,還應注意,部分良性腫瘤有一定的術後複發率,所以應注意定期複查。例如下頜骨成釉細胞瘤有局部侵襲性,如果手術切除不徹底,術後有一定的複發率。又例如腺樣囊性癌,這類腫瘤較易出現早期肺轉移,所以定期的胸片或CT檢查很有必要。

術後的複查頻率可根據具體的腫瘤類型和病情而定,如果是惡性腫瘤,則一般建議術後第一年,每月複查一次;第二年則每2個月複查一次;第三年每3個月複查一次;此後則每半年複查一次。並且建議術後每半年進行一次核磁共振檢查,以排除一些深部組織的病損。

對於口腔頜面腫瘤,總體而言早期的診斷和積極治療很關鍵。術後科學規律的複查可以幫助及時發現腫瘤的復發或轉移,對腫瘤復發可以給予及時的干預,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質量。


口腔頜面部的腫瘤有哪些症狀表現?手術切除需要注意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