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裡最驚人的天體是什麼?

弄潮科學


銀河系很大,從恆星的數量就可以看出,銀河系內大概有1000-4000億顆恆星、星團、星雲等星體。

我們先把視線拉回到我們現在居住的太陽系——這個銀河系中很普通的、直徑不到1光年(銀河系的直徑在10億光年)的恆星系中,就已經有很多驚人的天體。

比如海王星,它就是一顆很特別的行星,它的特別在於海王星似乎發威了,它正在撕碎自己的衛星,樣子壯觀卻殘忍。還有木衛二,這顆衛星上有人類生存必須的水,咋聽起來是一個好消息,可是如果你站在它的上面,你會被它的水汽切割成片,然後噴到外太空。是不是無法想象的恐怖?

而銀河系裡有那麼大,必然會存在許多驚人的,甚至令人恐怖的天體。

巨大的參宿四,它是已知的最大和最亮的恆星之一,它大到如果把它放到太陽系的中心,它的表面會超越小行星帶,並可能抵達並超越木星的軌道。完全徹底地席捲掉水,金,地火星。因為它現在正處在紅超巨星階段,也就是已經進入了生命的末期。推測其在未來數百萬年中,可能發生超新星爆發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時,它的亮度將增加到現在的幾十萬倍以上,約為弦月的光度,最大亮度的甚至可以達到滿月的3倍。這種亮度將持續數月。在白天甚至也能看到。然後再度變暗,在肉眼中的夜空中消失。獵戶的手臂也將消失。在數個世紀以後,將會變成星雲。

但是,如果這顆超新星爆發後的中子星的自轉軸是朝向地球的,那對地球來說就是噩夢開始,它釋放出的高能伽馬射線以及宇宙粒子將如下雨般直達地球,並將削弱臭氧層,在地球多處太空出現極光,強烈的輻射甚至毀掉地球的生命。那時的人類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呢?

還有距離我們地球20光年遠的太空中,存在一顆既不是恆星也不是行星的星球,因為它的質量剛好介於這兩類星球之間,科學家稱之為褐矮星。不過這顆褐矮星,好似武俠劇中的獨孤大俠,在沒有任何同伴的情況下,獨自遨遊太空。最令人不解的是,這顆褐矮星正發出強大的極光。

而一般情況下,地球上南北極的上空會出現絢麗多彩的極光,極光因為地磁場抵抗太陽帶電粒子,而讓高層大氣分子發生電離而產生的。所以地磁場,高能帶電粒子,空氣是成為激光必須具備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不過,這顆褐矮星,明明是一顆在太空遨遊的獨孤大俠,附近也沒有什麼恆星,也沒有太陽風所帶的高能帶電粒子。卻產生了比地球極光還絢麗的超強光,是不是令人感到很驚訝?

在古代的傳說中,極光被認為是鬼神引導死者靈魂上天堂的火炬,或者極光被認為是死者的靈魂。而上面提到的這顆褐矮星,獨自在太空流浪,發出絢麗多彩的光,這顆褐矮星迷一樣的背後到底是什麼?等待著熱愛科學的人去揭開神秘的面紗。

2009年,科學家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察下,發現了一顆很特別的星球,這類恆星的特點是:依靠吸取其他恆星的氫燃料讓自己體重增加,保持年輕,延長生命。是一顆讓很多恆星聞之喪膽的“狠角色”。被命名為“藍離散恆星”,也被稱為“吸血鬼恆星”。

這顆恆星和文學作品中的描述的吸血鬼很像,它們看起來也很恐怖,恆星的中心是紅色的,在它的周圍卻發著很多藍色的光,像一個紅了眼的惡魔。正如《西遊記》中的白骨精,睜著滴血的眼睛,吸食動物的血液,而“吸血鬼恆星”吸食的是是其他恆星的氫元素,來增加體重,延緩衰老和死亡。從而達到自己年輕的目的。

科學家利用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提供的數據,確認了Kes75是銀河系中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年輕的脈衝星。

這種脈衝星是一種可怕的,令人驚恐天體,它比黑洞還可怕,它是巨大恆星,燃料耗盡後,會以超新星的形式坍塌和爆炸,留下被稱為中子星的密集恆星塊。它被稱為“死亡之星”。

脈衝星高速旋轉,它的密度大得超出了人的想象力。

每立方厘米為10億噸,而且它的溫度高,它的表面溫度在1千萬度,中心溫度高的更是離譜,竟然達到60億度,是太陽中心溫度的40倍,氣壓也很高,是太陽中心氣壓的3億倍,直徑卻只有10-20公里,它還具有強烈的輻射,它每秒輻射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話,可以供地球使用上億年。

如果我們周邊有一顆脈衝星,太陽將在短時間內被撕的粉碎,地球當然也難逃厄運。為此我們國家發射了專門研究脈衝星的衛星,還在貴州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當然還有在已知的天體中,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它的半徑就比太陽大2000多倍,體積達到了太陽的50億倍,質量是太陽的30倍,距離地球5100光年,它處在紅超巨星的膨脹階段。

由此可見宇宙的巨大,真的不是人類的想象力能想到的。再進一步想象一下如果人類能生活在這樣一顆星球上,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猴子永遠走不出非洲,只能在非洲發展,人類窮其一生,也無法完成繞星球走一圈,那麼大的地盤,也許會存在多種智慧文明,人類的居住再也不是問題,而個別想插手別的國家事物的“手”也許無法伸的很遠。

銀河系很大,未來銀河系還要和仙女座星系碰撞,銀河系有很多奇怪的,你無法想象的天體,等待著人類去探索。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那恐怕是銀河系中央黑洞了吧。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人馬座A*。

聽起來似乎人畜無害的,但實際上,它卻是銀河系中最恐怖的存在。

它是銀河系中能量最強大的紅外線和X射線輻射源。它的直徑為4400萬公里,相當於水星到太陽的距離,質量達太陽的400萬倍,要知道黑洞這種超大質量的天體,能夠雄霸這麼大的宇宙空間,足見它的塊頭有多麼大。也正是因為它的超大質量,才能把整個銀河系聚攏在一起。

下圖是天文學家利用延時攝影拍攝的人馬座A*,也就是銀河系中心的天體運動情況,可以看到,黑洞周圍天體的運動明顯加快了很多。

超級黑洞就在那裡,只不過,你看不到它。

圍繞銀心黑洞公轉的恆星軌跡,時間跨度約為20年。

一直以來,雖然嘴巴張開了4400萬公里那麼大,但人馬座A*保持了溫和的脾氣,在過去數十萬年間已經沒有進食了。(數十萬年前,人馬座A曾吞噬掉一顆恆星)

當它終於捕獲了一顆恆星,那我們的夜空將上演一場超級煙火表演。下圖是我們假想的場景,到時,我們會藉此機會一睹黑洞的芳容。

屆時,地球的夜空將被它點亮,一顆比月亮還要亮的光源將出現在銀河的中心地帶,亮光將覆蓋整個銀河系,讓滿天的星斗都黯然失色。

現在一顆名為S0-2的恆星(其質量約為太陽的10-15倍。)正在人馬座A*周圍遊弋,如果人馬座A*想進食,那它將是最好的獵物。

這場天文奇觀會在何時發生,還不得而知。

2018年,當S0-2以最近距離飛掠人馬座A*時,強大的引力場導致其產生紅移。

科學重口味


銀河系有1000億~4000億顆恆星,目前科學界也沒有弄清楚到底有多少。

科學界原來估計銀河系直徑約10萬光年,現在新發現認為過去大大低估,實際銀河系直徑約有20萬光年。我們太陽只是銀河系一顆很普通的恆星,按照太陽這種質量叫黃矮星。

銀河系有很多驚人的發現,前面很多朋友介紹了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是銀河系最驚人的天體,這個黑洞有太陽質量的400萬倍,當然驚人,但如果老說這個黑洞也太單調了。

火星一號朋友介紹了一種叫“索恩-祖特闊夫”的天體,在這裡時空通訊就不重複了,我來說說銀河系存在的其他6種比較獨特的天體,與大家分享。

1、殭屍恆星

這是一種類似太陽質量的恆星死亡後,留下一顆白矮星“屍骸”。但這種“屍骸”不甘寂寞,總想著起死回生,只要周圍有恆星靠近,就會大量吸積,當吸取的質量達到一定上限時,就會起死回生。

這個上限就是太陽質量的1.44倍,達到這個質量就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炸,這種爆炸被稱為“la型超新星”。

這種天體因為是恆星“屍骸”蛻變而成,因此是死而不僵,所以叫殭屍恆星。上面照片就是被稱之為“第谷超新星殘餘”的天體。

2、吸血鬼恆星

這種恆星又叫“藍離散星”,在銀河系有相當多的存在。這種恆星大部分都是已經年老暮年的恆星,但卻依靠“竊取”附近恆星的氣體,使自己的質量不斷增加,從而延長自己的壽命,由此獲得了一個“吸血鬼”的稱號。

這種恆星的成因比較複雜,最主要的說法是隨著星團的衰老,大質量恆星出現向中央沉降的趨勢,中心恆星密度大大增加,發生一系列恆星碰撞。

藍離散星自轉速度很快,質量都很大,通常都在太陽質量的75倍以上。

3、地獄行星

CoRoT-7b是一顆位於麒麟座,距離地球約500光年的太陽系外行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系外最小行星,質量為地球的1.6倍。

這顆行星距離母恆星只有約250萬公里,相當於水星與太陽距離的1/23,被恆星引力潮汐鎖定,一面一直向著恆星,一面一直揹著恆星,因此那裡的環境是冷熱兩重天。

面向恆星的一面溫度高達2000攝氏度左右,熔岩滾滾,而且不斷的受著熾熱的隕石雨轟擊,所以是一個地獄般的地方。

4、“索隆魔眼”

所謂“索隆”是美國魔幻大片《指環王》中的黑暗魔君,天文學界把南魚座中的一顆恆星雲稱為“索隆魔眼”,是因為這個像一隻人眼虹膜的盤狀雲看起來比較恐怖。

南魚座α(北落師門)是一顆南魚座中最亮的恆星,距離地球約25光年。2008年哈勃望遠鏡在這顆恆星“魔眼”中發現一顆新行星,是一顆類木行星,命名為南魚嘴b。

而這個”魔眼“那恐怖的“虹膜”實際上是熾熱的行星雲,就是恆星吸積盤殘留的能夠形成行星的一些物質。

5、小幽靈星雲

NGC 6369實際上是一顆恆星死亡後釋放的氣體雲,應該是一顆類似太陽恆星死亡,紅巨星膨脹漸漸散盡外圍氣體,留下中心部分變成一顆白矮星。

這些雲發出黯淡的幽光,就像一個幽靈,因此把它叫做“小幽靈星雲”。以上照片是哈勃太空望遠鏡2004年拍攝的,照片顯示了星雲的一些細節,揭示了死亡恆星散逸在太空的氣體。

由於恆星屍骸產生的紫外輻射,剝離了氣體中的原子,使附近區域離子化,就會呈現出明亮的藍綠色。而外圍邊緣區域離子化程度較低就呈現出紅色。

6、黑寡婦星雲

圓規座有一片星雲外形就像令人謂之色變的黑寡婦蜘蛛,是毒性最強的蜘蛛。

被紅背黑寡婦蜘蛛叮咬開始難以察覺,5分鐘後開始發作,3小時候大發作,發熱發痛、大汗脫水、肌肉麻痺、噁心嘔吐、心跳耳鳴、驚悸抽搐,不及時處理可導致死亡。

這個所謂黑寡婦星雲位於圓規座,由氣體分子組成,因其形象酷似一隻巨大的紅背黑寡婦而得名。

這團星雲位於銀河系平面上方,距離我們約10000光年。是一片體積巨大的星雲,裡面存在大量大質量年輕的恆星,這些恆星產生的輻射將周圍氣體吹進兩個方向相反的“氣泡”,因此形成了球莖狀的“身體”和“蜘蛛腿”。

上面是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副紅外照片。

由於銀河系的巨大,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天體和故事,這裡就簡單說這麼幾個,以後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探討。


時空通訊


答:銀河系中有一些特殊的恆星,還有一個430萬太陽質量的黑洞。


海山二

海山二也叫船底座η星,是一顆非常特別的恆星,也是一顆非常危險的恆星,距離地球7500光年,質量超過100倍太陽質量,絕對亮度是太陽的500萬倍。

海山二雖然距離地球很遠,但是這樣一顆高光度藍變星,隨時有可能發生超超新星爆炸,屆時地球也將受到影響,甚至會造成一次生物滅絕事件。

早在1843年4月份,海山二就發生過一次偽超新星爆發,當時視星等達到了-0.8,僅次於天狼星成為夜間第二亮恆星,也算是銀河系中的一顆超級炸彈。

超超新星是比超新星還極端的天文事件,一旦海山二爆發,周圍數十光年內的恆星系統都將被摧毀,數百光年內的文明毀於一旦,數千光年外的地球也將受到影響。


中心黑洞

在銀河系中心,也就是人馬座方向,存在一個極強的X射線源,科學家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這個X射線源是一個看不見的大質量天體,周圍的恆星都繞著這個未知天體運行。

最終科學家確定未知天體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約430萬太陽質量,距離地球2.6萬光年,對應史瓦西半徑為1200萬公里.

銀河系中心黑洞就如一個恆星粉碎機,在黑洞附近,都是一些古老的恆星,平均年齡超過100億年,這顆恆星不斷地吞噬恆星,使自身質量不斷增加,也算是銀河系中最極端的天體了。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這個當屬於銀河系中心的龐然大物——半人馬座A*黑洞。

我們或許都聽過宇宙中很多驚人的天體,它們中也有很多分佈在銀河系裡。

暴力的超新星,宇宙燈塔中子星,甚至擁有超強磁場,距離數千公里就能吸走你身體裡紅細胞中鐵離子的磁星等等,它們很驚人,也很可怕。

但這些都比不過飢不擇食的黑洞,吞噬一切的黑洞,包括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黑洞視界之內,奇點中心,時空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1873~1916年)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就是今天我們稱之為史瓦西半徑的黑洞視界半徑解。


這個解描述的是一個不自轉,不帶電荷,球對稱的黑洞視界半徑。

我們銀河系中心黑洞,通過上述公式,可以求的半人馬座A*的近似視界半徑(它自轉且有電荷,所以說近似)為2200萬公里的龐然大物。

它質量有400萬個太陽質量,統治著銀河系2000億顆的恆星和瀰漫的氣體塵埃,並在不斷進食長大。這種黑洞,一秒內吞噬一百個地球估計也不會打一次嗝。


科學新視野


有人說銀河系最驚人的天體就是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那麼能逃脫這個黑洞魔掌的天體是否更驚人呢?

先來說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它就是人馬座A黑洞。它的直徑有2000萬km,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它帶動著銀河系所有恆星圍繞它旋轉。


我們知道黑洞的引力大到連光也無法逃脫,但科學家們也親眼目睹了一顆恆星經過銀心超級黑洞時,被黑洞吞噬的震撼情景。

有那麼一些勇士天體挑戰黑洞的威嚴。

近段時間,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個特殊的天體,從人馬座A黑洞的吸積盤掠過,卻毫髮無損的逃過巨大的引力。

據科學家瞭解,這顆恆星密度很高,一開始猜測它只是氣體雲,為其命名為G2。

但觀察一段時間後,發現它並未被銀心黑洞吞噬而產生結構分離的現象,於是天文學家認為它是顆恆星。當它運行到黑洞視界範圍時,仍然保持原來的結構,並未因黑洞吸積發生較大程度的外形改變。

天文學家不由得很好奇,但至今也不知道它從何而來。

它現在正逐漸向地球移動,速度從1000萬km/時加速到1200萬km/時。隨著它與地球越來越接近,科學家對它的瞭解也會越來越多。


弄潮科學


不少朋友都列舉了他們認為的銀河系裡最為驚人的天體,都十分的有道理。我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在銀河系裡面最為驚人的天體是超新星。

什麼是超新星呢?有時候人們在觀察天空的時候,原本天空上沒有星星的位置,突然出現了一顆十分明亮的行星,這顆星星會在天空中存在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古時候人們把它叫做“客星”。超新星其實就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末期一種劇烈的爆炸後的產物。

圖示:超新星爆炸

亮度

超新星爆發被認為是宇宙中最為劇烈的爆炸。超新星爆發的時候發出的光亮甚至可以照亮整個星系。就拿銀河系來說吧,能夠把直徑18萬光年的銀河系全部照亮,可以想象一下超新星的威力是多麼的大!在2016年的時候,中國發現了有史以來最亮的超新星,它的亮度是太陽的5700億倍,比銀河系中所有的恆星加起來還要亮20倍!

溫度

通常情況下恆星內部的氫元素通過核聚變反應產生氦元素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在大質量恆星的內部,核聚變反應不斷的生成更重的元素直到鐵元素的形成。鐵元素在在發生鉅變反應的時候不再釋放出熱量,而是要吸收大量的熱量。這時候恆星突然變得無法抵抗自身的引力了,外部的物質會急速的像核心處坍縮,形成劇烈的爆炸。在這個過程中超新星會產生超過1000億℃的高溫。宇宙之中沒有比這溫度更高的天體了。

圖示:超新星爆發

重元素大熔爐

在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過程中只能產生比鐵元素輕的元素。而比鐵更重的元素在恆星內部是無法產生的。像黃金,白金(鉑)這樣的重金屬元素需要更高的溫度和更高的壓力才能夠形成。而超新星爆發產生的上千億度的高溫和高壓就可以滿足這些重金屬元素形成的條件。因此我們帶的黃金首飾都源自於遠古時期的超新星爆發。

致命的伽馬射線暴

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地球附近的一個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所產生的威力強大的伽馬射線暴擊中了地球。造成了地球歷史上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當時60%以上的海洋生物遭到滅絕。

圖示:超新星爆發後產生的伽馬射線暴

在我看來,超新星是不光是銀河系最驚人的天體,也是宇宙中最為驚人的天體。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最為暴力的事件。大多數超新星最終會演化為神秘不可測的黑洞和極為緻密的中子星。這些天體也是銀河系種驚人的天體之一。

你印象中銀河系中最為驚人的天體是是什麼呢?歡迎點評!


兔斯基聊科學


銀河系裡最驚人的天體是什麼?

●按照目前天文學家的研究,對銀河系中的天體的認識也僅僅只是表面上的認識,離完全瞭解還相距遙遠。在茫茫無際的宇宙中,存在類似於銀河系的天體沒有止境。目前為止對銀河系中的太陽系都還沒有搞清楚。按照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的著名“廣義相對論”來說,宇宙是無限的,但卻是有邊界的。廣袤無垠的宇宙天體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有暗物質、暗能量、黑洞、蟲洞等。按照現代地球人類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打開宇宙之謎。不過,人類科學家對宇宙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息。



科學研究表明: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恆星系統,包括一千二百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那麼銀河系中有哪些奇異的天體?星際塵埃是怎樣產生的?銀河系有哪些左鄰右舍呢?讓我們走進壯闊璀璨的銀河系,一起去領略它的奇異景觀,探索未解之謎。


●在茫茫太空中,由成千上萬,乃至幾十萬幾百萬顆恆星聚集而成的球狀星團,構成了銀河系的骨架。它們的中心就是銀河系的中心。此前,人們以為太陽是銀河系的中心。1920年,隨著天文學的發展,美國天文學家沙普利提出了全新的銀河系模型,估計銀河系的直徑約為30萬光年,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6萬光年,也就是說,銀河系的中心不在太陽系,太陽系位於遠離銀河系中心的邊緣地區。

●1978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奇異天體,叫做SS433,它在牛郎星附近,銀河系的一員,離地球大光約11000年,其實,這個天體在50年前就被人們發現過,但當時人們只把它當做普通的恆星,沒有引起重視。後來它被編入由史蒂芬森和桑杜列克兩人合編的星表,因為他倆的姓的頭一個字母都是年代,這個天體在星表中排在第433號,所以稱為SS433。

SS4333所以成為一個謎,是因為人們發現,在它氫的光譜譜線中有許多發生了很大的紅移和紫移。一般來說,引起譜線移動的是天體運動。紅移意味著天體離我們遠去,紫移顯示天體向我們飛來。SS433的光譜表明,天體的一部分物質正以每秒3萬公里的速度向我們飛來,而另一部分物質卻以每秒5萬公里的速度離我們而去。同一個天體以兩種相反方向運動,這是普通恆星不可能有的現象。因此, SS433的出現,使科學家大惑不解。

●蟲洞這一迄今為止僅存在於科幻中的奇異天體向來備受人們關注,蟲洞別名愛因斯坦一羅森橋,儘管尚沒有實驗證據來證實這種天體的存在,但這卻不是任何邊緣科學或業餘幻想,而是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所作的預測。在以往理論中,蟲洞可看成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而暗物質負責維持著蟲洞的敞開。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指出:空間旅行者可利用相對於地球靜止的蟲洞作為從事件A到B的捷徑,然後通過一個運動的蟲洞返回,並在他出發之前回到地球。這就是時間旅行,而最簡單地去理解,蟲洞在其中的作用就是把時空捲曲了起來,並連接時空中兩個不同地點的假想“隧道”或捷徑。


知足常樂0724


銀河系驚人的天體很多,我們舉例2個 ,且看下面分析

01

銀河系有哪些組成的

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包括1000到4000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銀河系本體直徑約為120,000光年(不考慮銀冕和外圍物質) ,中心厚度約為12,000光年。銀河系總質量是太陽的2100億倍(2015年的計算結果,誤差率20%)

銀河系是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由明亮密集的核球、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陽位於銀河一個支臂獵戶臂上,至銀河中心的距離大約是26,000光年。

02

體積最大的恆星

盾牌座UY,是一顆位於盾牌座的紅超巨星(並不是特超巨星,最大的紅特超巨星是天鵝座NML)。這顆恆星是至今人類已知體積最大的恆星,超越過往被視為體積最大恆星的大犬座VY。早在1860年就被發現的盾牌座UY現在也重新測量,最後憑藉著2376828000公里的直徑順利登頂,成為目前已知最大的恆星。簡單來說,盾牌座UY半徑大約是太陽半徑的1697倍。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系,連木星的軌道也會被它吞噬掉。

03

銀河系的黑洞

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的反應下燃燒耗盡之後而死亡,發生引力坍塌產生的,黑洞的質量非常巨大,但是體積卻非常的小,它產生的引力場是非常強的,而銀河系大部分引力就是銀河系中心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產生的,這個黑洞的質量比太陽還要大450萬倍,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太陽系中,太陽相比較於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物體,銀河系中心的這個黑洞竟然是太陽的450萬倍!

總結:銀河系還有很多驚人天體,比如質量最大的恆星,雙星系統,還有各種星系,星雲,不計其數,比如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同一片樹葉,你就好理解了。

我是今日頭條的【趣味點亮生活 】,從不同角度從發,看不一樣的觀點。歡迎【關注】我,每天點亮生活更精彩

彈琴對牛


說到銀河系中最驚人或者最奇特的天體,這裡介紹一種可能存在並且十分罕見的天體——索恩-祖特闊夫天體,它最早由索恩(因為引力波的發現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祖特闊夫兩位天文學家提出來。這是一種十分特殊的恆星,外部是尺寸巨大的紅巨星,而在其內部則存在一顆中子星。

除了紅矮星之外,其他恆星在晚年耗盡氫燃料之後都會經歷劇烈的體積膨脹,由此演化為紅巨星。如果恆星在誕生之初的質量介於太陽質量的8至20倍之間,它們最終會發生超新星爆發,核心將會坍縮成為緻密的中子星。

在宇宙中,雙星系統比較普遍,例如,天狼星就是一個雙星系統。雙星系統中的恆星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團星雲中形成,並且形成時間也是差不多。倘若質量較大的那顆恆星最後能夠演化為中子星,那麼,在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中,由於能量釋放不是對稱的,所以中子星的軌道將會發生變化,它的軌道就有可能變得與伴星相交。

當質量較小的伴星最終演化成紅巨星時,中子星將會進入紅巨星之中,形成索恩-祖特闊夫天體。由於阻力作用,中子星會不斷螺旋進入紅巨星的核心之中,並與核心發生合併。如果中子星和紅巨星核心合併之後的質量大於3倍太陽質量(奧本海默極限),它將會進一步坍縮成黑洞,由此還會引發外層爆炸成超新星。如果合併之後的質量沒有達到演化成黑洞的極限,那麼,原先的中子星只會進一步增大質量,而外層則會形成一個吸積盤。

雖然索恩-祖特闊夫天體在理論上是存在的,但目前還沒有確認發現這樣的天體,只是找到極少數的候選天體。這種特殊的天體十分罕見,比黑洞要少得多。理論上,在擁有上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中,可能只有20至200個索恩-祖特闊夫天體,而目前只找到了一個候選天體——距離地球大約900光年的寶瓶座U。這種天體的存在時間十分短暫,可能只有幾十萬年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