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讓人驚悚的病毒是什麼?

國聞雜談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根據微生物傳染病的生物危害水平,制定了一個四級生物安全水平(Biological Safety Levels;BSL)系統來幫助預防實驗室病原菌的傳播,這四個水平被稱為生物危害級別,生物危害級別越高,生物實驗室及周圍環境的防護設備和措施就越高。

BSL-4實驗室在世界範圍內都很少見,BSL-4實驗室必須遠離大城市,孤立,通常位於一個獨立建築物或孤立限制區域,實驗室還必須設有專門的供氣和排氣系統,真空管道和淨化系統。作為最高水平的生物安全,BSL-4實驗室是用來研究最危險的人類病原體的,由BSL-4級別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往往是致命的,而且沒有治療手段或疫苗。BSL-4實驗室控制有以下要求——保持負壓,以確保空氣進入但不離開房間;實驗人員人員進入前不能穿任何個人服裝,出門前必須淋浴;出艙前對所有物料進行消毒;工作人員必須穿特定的個人防護裝備,必須是一個全身性的,獨立供應空氣的正壓力工作服。

在四級生物安全水平中,HIV病毒為BSL-2級,BSL-3級有黃熱病毒和西尼羅河病毒,BSL-4級的兩個例子包括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

目前已知的五種埃博拉病毒中有四種導致埃博拉出血熱,其中扎伊爾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為90%,是埃博拉病毒家族中最致命的成員。埃博拉病毒是以剛果埃博拉河命名的,該病毒最初是在那裡被報告的,並被列為CDC生物安全四級,也就是BSL-4,這使得它成為地球上最危險的病原體之一。埃博拉病毒被認為是通過與身體分泌物的接觸而傳播的,埃博拉出血熱的死亡率為50%至90%,症狀的迅速發作始於頭痛和喉嚨痛,並進展為嚴重的內外出血和多器官衰竭,目前尚無已知的治癒方法。2013年至2014年在西非爆發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導致至少4922例確診死亡。

馬爾堡病毒於1967年首次得到確認,當時德國馬爾堡和法蘭克福以及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的實驗室同時爆發出血熱,31人患病,有7人死亡。實驗室工作人員是從非洲綠猴身上感染了一種新型出血熱病毒,被命名為馬爾堡病毒。馬爾堡病毒也是BSL-4,馬爾堡出血熱的死亡率為23%到90%。通過密切的人際接觸傳播,馬爾堡病毒症狀開始於頭痛、發燒和軀幹皮疹,並進展為多器官衰竭和大量內出血,目前還沒有治癒的方法,最近病例是2012年底在烏干達報告的。


科學閏土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如果要問我最驚悚的病毒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非典!

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可怕的病毒,比如肆虐歐洲二個世紀的黑死病,間接導致明朝滅亡的鼠疫,困擾清朝皇室的天花等等,這些可怕的病毒我們如今只能隔著文字感受它的恐懼,而非典,我是切身感受到了它的可怕!

我對非典的感受

2002年底我在廣州工作,由於腳上的舊傷復發向公司請假回家治療。在家休養了一段時間後感覺傷好的差不多了,就想著回去上班。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非典發生了,我又不得不繼續留在家裡。

具體是哪一天我忘記了,那天傍晚大概6點多,村裡的人在互傳著一則消息,說廣州那邊鬧瘟疫,這種瘟疫病毒可以用白醋殺死,於是大家開始瘋狂採購白醋。醋的價格也從幾塊錢一瓶漲到幾十,甚至幾百。那段時間幾乎每家每戶都用醋燻房間,走到哪裡都能聞到濃濃的醋味,我也從這醋味裡感受到了一絲恐懼。

過了幾天,公司老闆打電話通知我,讓我繼續留在家裡不要急著過來上班,等這次疫情過了再回來。我當時留在家裡還算比較好,不用接觸外人,公司的同事給我發信息說壓力很大,因為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客戶,特別擔心被傳染。

在家的這段時間我只能通過電視、報紙和網絡關注非典的新聞報道,當時整個廣東都籠罩著一層恐懼的氣氛。看著電視上每天更新的感染數據,看著醫務人員也被感染的消息,當時的我第一次感覺死亡離自己有多麼的近。

後來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努力下,非典疫情終於控制住了,我也回到公司上班,只是大家還是非常警惕,每天都用消毒水拖地、擦桌子,出入也戴著口罩。公司的同事都說我太幸運了,正好在疫情發生的時候請了病假,不用忍受那種提心吊膽的恐懼。

結束語

在經歷過非典後,我深深感受到這種病毒的可怕,也認識到大自然還有很多未知等著人類去探索。如今的科技日新月異,但與浩瀚的宇宙相比,人類的對自然的認知還是非常有限的。


水煮汗青


來自非洲的病毒-馬兒堡病毒

01、馬兒堡病毒的起源

馬兒堡病毒又稱綠喉病病毒。1967年秋,西德馬爾堡醫學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中爆發了一種嚴重出血熱病症,造成7人死亡,因此把該病毒起名為馬爾堡病毒。

該病毒沒有任何疫苗可預防,且沒有任何特效呀可以治療,是一種致命性病毒。馬爾堡病毒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絲狀病毒。

這種病毒的潛伏期和病程都很短,一般從感染病毒到死亡僅僅7天。 世界組織曾經發出警報稱:“馬爾堡病毒(又名青猴病毒)是迄今為止最具有致命性的病毒。”

初步得出結論,該病毒起源於猴子,傳染媒介為體液。

02、感染馬爾堡病毒後毒性發作的過程

一旦感染上這種病毒,患者最初症狀就是發燒、畏寒、出汗、全身疼痛,有的人還會上吐下瀉 ,胸部出現紅斑,很容易被誤診為流感。

繼而患者身體各種孔穴出血,病毒經過血液的流動很快遍佈全身,所到之處,立刻形成凝結的血塊,由此在身體各處比如肝臟、腎臟、肺部、雙手、雙腳裡到處都淤積了血塊。

此時人就是一顆行走的人體病毒炸彈,患者身體中的病毒不停感染直到全身器官,同時患者所接觸過的地方和物品,立馬感染了嚴重的馬爾堡病毒。

最後,人成了名副其實的“行屍走肉”,大腦同樣,只剩腦幹區域還在運轉。死的時候皮膚斑化,內臟溶解,五竅出血,其死狀極其恐怖。


03、病毒爆發的實例

兒童最容易感染馬爾堡病毒,據統計,南部非洲感染者中有75%是5歲以下的兒童。

1998年,剛果東北部的金礦地區,爆發了大規模馬爾堡病毒,這場病毒感染中受到病毒侵襲的有149人,造成123人死亡。

2004年10月,安哥拉西北部的威熱省再次爆發大規模的馬爾堡病毒,該疾病逐漸從其爆發地蔓延,總共113人在這場病毒感染中死亡。

2004年10月起,馬爾堡病毒在非洲安哥拉爆發,一直延續到2005年7月,超過300人在這場病毒感染中死去。

目前世界上總共爆發了六次馬爾堡病毒感染事件。


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支會思想的蘆葦”,確實人有時百折不撓,可有時又脆弱易折,珍愛生命,遠離可怕的病毒。 


少禾君


歷史上最讓人驚悚的病毒是什麼?

其中以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最具代表性,也是進入20世紀以來的首次流感大流行。經過三個傳染高峰,使病毒幾乎傳遍了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在不超過11個月的時間裡造成全球約5000萬人死亡, 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三倍以上, 幾乎可以稱得上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傳染病災難。

其實,從16世紀以來的400年裡, 有記載的全球性的“大流感”至少有30次。20世紀以來, 在全球範圍內暴發了6次重要的大流感。據統計,1918年病毒導致當時全世界約五億人感染,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兩倍到四倍。距離我們最近的分別是2003年全球SARS大流行,當時造成百人死亡;2009年甲型流感,造成全球近30萬人死亡,對比之下,1918年病毒波及範圍之廣,死亡率之高不可謂不令人震驚。

曾有一度,1918年病毒被認為是人類和豬H1N1流感病毒的祖先,後經過近百年才被科學家研究證實,為哺乳動物類流感病毒而非禽類流感病毒。

綜上,雖然目前的冠狀病毒讓我們心驚膽戰,但對比歷史,1918年病毒更加恐怖,當然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當時科學技術受限。

為了避免歷史重演,我們每個人都要為此次疫情盡一份力。


汐煒醫生



黑死病現在被稱為鼠疫,這種疾病的爆發非常致命,以至於現代美國各地的教室仍在學習如何防治鼠疫。

黑死病始於1347年,當時12艘熱那亞商船從黑海旅行歸來。意大利人早就聽說了一場來自東方(印度、波斯和埃及)的“大瘟疫”,但是當他們得知它已經到達他們的海岸時,已經太遲了。由老鼠身上的跳蚤攜帶鼠疫病菌已經離開船隻,開始感染意大利人。



它從意大利通過空氣傳播到歐洲其他地方,包括巴黎和倫敦。意大利詩人薄伽丘描述了它最明顯的症狀:“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疾病開始時,腹股溝或腋窩下都會有某些腫脹……被蠟化成普通蘋果的大小,其他的則像雞蛋一樣大,有些多,有些少,粗俗的名字叫做瘟疫癤子。”膿血會從這些癤子中流出,其他症狀如發燒、頭痛、發冷和虛弱也會出現。死亡來得很快。



當時醫學還不夠發達,不知道如何阻止疾這種病。一位醫生認為它會飛,是從病人眼中逃離的空中精靈。人們開始相信是因為他們的罪惡而受到上帝的懲罰。一些團體猛烈攻擊其他人,殺害數千人,試圖“清洗”民眾。



根據19世紀50年代鼠疫開始消退時,大約60%的歐洲人口已經死亡。但它每年仍然會感染1000至2000人,95%的病例發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殭屍的傳說就是起源於埃博拉病毒,甚至很多人相信,只要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就會死而復生,變成殭屍咬人,那麼埃博拉病毒到底有多可怕?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以刪除)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病毒,是世界上致命的烈性傳染病病毒。它的安全等級為4級,等級越高越可怕,越要做好保護措施。艾滋病和SARS等級為3級,沒有埃博拉病毒可怕。因為艾滋病目前有控制的方法。而埃博拉病毒對人體危害嚴重,卻沒有預防和治療的措施。

病毒起源地

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北部,埃博拉河地區出現人類第一次埃博拉病毒,並且病毒在附件迅速傳播。剛果318人感染,280人死亡,死亡率高達88%。蘇丹感染284人,151人死亡,死亡率53%。

以下是歷年埃博拉病毒疫情死亡統計表

本來埃博拉是一條河的名字,卻因埃博拉病毒而出名。

病毒來源

科學家非常重視1976年這次瘟疫,他們驚悚的發現,可怕的病毒在向人類靠近。經過研究發現,是因為人類接觸了死亡的猩猩,比如接觸它們的血液和分泌物,導致感染病毒。非洲人本來就有捕食野生動物的習慣,有些人還不顧危險把病死的動物撿回來,準備做下酒菜,結果沒有想到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了。

埃博拉病毒是絲形狀的病毒,通過體液接觸或者皮膚接觸而傳染,埃博拉病毒可以通過動物傳給人類。

埃博拉病毒可怕的症狀

埃博拉病毒潛伏期只有2-21天,初期的症狀有發高燒,頭痛,身體虛弱,肌肉和頭部疼痛。後期發展為嘔吐,膚色改變,全身體內外同時出血,甚至還會把內臟嘔吐出來,樣子恐怖,形同喪屍。這時病毒已經開始外溢,臨死前血液開始凝固,器官衰竭,壞死的血液迅速傳遍全身,特別恐怖。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特殊情況會導致“喪屍之症”的現象,就是我們大家說的活死人,感染者前期持續幾個小時的高燒,會陷入昏迷的狀態,這時大家以為病人已經死了,但是幾個小時後病人突然醒來,頭腦糊塗,意識不清,到處撕咬動物和人。

加上感染後期本來就全身出血,在外人看來感染者七孔流血,目光呆滯,像極了“吸血鬼”

所以才有殭屍的說法。


小龍談歷史


肯定是“黑死病”啊!

黑死病的學名也叫鼠疫,自從14世紀出現以來,已使全球範圍內超過3000萬人死亡,主要的病毒載體就是鼠蚤,通過鼠蚤叮咬人體來傳染,而且每一次鼠疫的爆發,都會引起大規模傳染,從而引發大規模死亡。

說起黑死病最早的傳播源頭,目前有兩個較為廣泛的說法。

一說是於公元1343年,由中亞地區最先發現,並經過絲綢之路,從中亞傳播到克里米亞半島,就此爆發了大規模鼠疫,而鼠疫的具體臨床表現,通常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症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嚴重症狀。

另一說是14世紀的歐洲地區曾經爆發過饑荒,因為無糧可吃,餓到極限的人們為了能活命,就開始飢不擇食,這期間,就有人通過吃掉老鼠而最先感染了黑死病病毒,再加上黑死病有極強的傳染性, 因此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最終導致上千萬人感染身亡的人間慘劇。

而且黑死病還有一個最讓人驚悚的地方,是能夠通過呼吸道的飛沫,直接進行傳染,傳染途徑包括“呼吸、談話、咳嗽”等直接方式,借唾液飛沫形成“人→人”的方式傳播,與此同時也會引發鼠群之中的大規模鼠疫,而老鼠無孔不入,就再次增加了鼠疫病毒的傳染性,總結來說,就是這種病毒太容易傳染了,很可能兩個人面對面說著話,就染上了可怕的黑死病。

所以如果要說歷史上最驚悚的病毒,黑死病或許不能算是第一位,最起碼也能佔有一席之地。

第二種,天花病毒。

歷史上最古老,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

有史可考的天花病毒,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年以前的人類社會。

關於天花的各種描述與資料,相信很多朋友也或多或少的瞭解過,主要表現為嚴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後死亡率極高,而且無特效藥物能夠治療,只能通過支持療法,並採取種痘免疫療法進行治療,我國早在宋朝的時候就曾採用人痘接種法進行有效控制,然而這種治療手段雖然能治療天花,但同時也能引發天花的出現,因此最終逐漸被淘汰。

直到1796年,歐洲首次嘗試採用牛痘預防天花,並一舉獲得成功。從此以後牛痘接種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得以推廣,主要用來消滅天花,等到了198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終於宣佈,全世界範圍內的天花病毒已全部消除,種痘療法同時也被就此取消。

總得來說,天花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烈性病毒,而且人類歷史上每一次爆發,都是大規模性質,一旦爆發將很難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就連患者的隨身物品也全部都要消毒,甚至就連接觸過的親朋好友也要被隔離,由此可知,天花病毒的兇猛性,是普通病毒難以相提並論的。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通過數千年來的努力,人類已經消滅了天花病毒,使得這種傷害人類數千年的烈性病毒,也就此成為歷史。

不過據說世界上還有極少數的醫學實驗室,仍舊保存著天花病毒,比如“俄羅斯國家濾過性生物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之一,也是世界範圍內,目前僅有的兩座被多國組織允許保存天花病毒的實驗室之一,另外關於該研究中心保存的天花病毒,究竟是否要完全銷燬,歐美各國已經討論了數十年,至今仍無定數,而僅剩的天花病毒,也被封存在零下70度的容器中,一直被嚴密的保護著,以防被叵測之人利用,否則後果將是不敢想象的嚴重。


錢品聚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是西班牙流感了。

很多人說是薩斯病毒,但其實薩斯殺死的人是有限的。

根據官方保單,全球感染人數共8422例,死亡916例,

西班牙流感就完全不同,他殺死了5000萬到1億的人類。

所謂西班牙流感,是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爆發的全球性H1N1甲型流感。

眾所周知,流感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

當年缺乏抗病毒藥物情況下,普通流感的死亡率也不過是0.1%,也就是1000個人中有1個死亡。

死者多是老年人、嬰幼兒或者病人,都是身體比較弱的人。

然而,西班牙流感的死亡率高達2.5%-5%。

更可怕的是,死於西班牙流感的多是青壯年人。

另外,普通流感的傳播速度是比較慢的,而且往往在傳播期間人類就會形成抗體,導致病毒失效。

然而,西班牙流感傳播速度非常快。

短短1年多時間,西班牙流感傳遍全球每一個角度,連北極圈的因紐特人,太平洋孤島上的島民都難以倖免。

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西班牙流感肆虐的1年多時間,也就是1918年到1920年,共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約5000萬到1億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17億人),殺死了世界上百分之五的人口,比世界大戰還要可怕的多。


西班牙流感最早出現在1918年8月。1艘離開西非國家塞拉利昂的英國船上,突然爆發了流感。在到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

期間,同船員有過接觸的另外多艘船隻,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而在這之前幾個月,世界範圍內已經有了流感蔓延,但和普通流感沒有區別,根本不致命。

一般認為,在8月,流感病毒發生突變,變成了可怕的西班牙流感。

由於流感在船員中傳播,導致這一波流感迅速傳遍世界。

他的特點是20到35歲間的青壯年人中,死亡率極高。

10月,美國就死亡了20萬青年人,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

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12年。

當時歐洲各國都有嚴重感染,德國則暫時倖免遇難。

為此,英法甚至認為這是德國人的生物武器。

然而,很快出現的德國流感大爆發,讓英法否定了這個觀點,因為德國人死的不比他們少。

在西班牙,有800萬人感染,包括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死亡超過100萬人。

當時是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各參戰國媒體都不敢隨便報道這個可怕的瘟疫。

而西班牙是中立國,他的媒體首先報道,並且大肆宣揚,引起全球高度重視。

於是,國際社會將這場流感,稱為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流感肆虐了1年多,在1920年春季突然神秘的消失了。

一般認為,西班牙流感是一戰停止的重要原因。因為死亡的年輕人太多,各國都已經沒有預備兵力了。

當時的中國也不能倖免,很多省市都受到流感的波及,一些村鎮百分之五十的人被感染,其中十分之一死亡。

萬幸的是,當時中國還是以農民為主,人員流動比較少,很多農民常年不和外村人接觸,過著半封閉的生活。

而西班牙流感主要是在人口密集的城鎮傳播。

所以,中國的流感疫情沒有歐美這麼嚴重。

即便如此,死亡的病人也不少。僅僅臺灣一個省,就有4萬多人死於西班牙流感。

至今為止,人類仍然不知道西班牙流感是什麼。

一般認為,這是一種人類H1病毒和一種禽病毒的重配,使得病毒出現突變,變成了致命的殺手。

至於為什麼年輕人死亡率很高,老年人反而較低。一種觀點是,西班牙流感的原始形態可能早就出現過。

老年人在年輕時候可能感染過原始病毒,因此具有一定的抗體,才不容易死去。


時至今日,很多病毒學家認為對西班牙流感病毒持有恐懼的思想。

因為誰也不知道,流感病毒什麼時候還會出現突變,再次變成西班牙流感那種殺人狂。


薩沙


世界醫療組織和美國疾病管理中心,按照“病毒”的致死率和對生物的危害程度,將其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級袋狀孢疹病毒:病例——水痘。

第二級乙肝病毒、尚未變異的流感病毒等等:病例——乙型肝炎、病毒性流感、細菌性流感、病毒性流感。

第三級結核、天花等等:病例——肺結核(全國每年每年死亡130萬人)、 天花(20世紀前中期天花殺死了約1億人!)。

第四級(災難)變異性流感、超級病毒等等:病例——黑死病(已被消滅) 埃博拉病毒(1976年在剛果爆發後自然消失,致死率88%,通過液體傳播,2013年再次爆發於非洲,奪走了11301個鮮活的生命。

埃博拉病毒目前無藥可醫,雖然有被治癒的個例,但…世界頂尖醫學家都沒有弄清楚是如何治癒的…只能說人家命大)、西班牙流感病毒等等。

生物危害等級高達第四級的病毒均屬於“最強病毒”,因為這些病毒對人類來說往往是具有主動性的,而我們人類只能被動的接受死亡,卻無能為力。

不過,我認為不能單憑“死亡人數”和“致死率”來定義某種病毒的可怕程度!



比如殺死1億人的天花病毒的致死率只有 15%,但傳染能力非常強,患病的人多,死者數量自然會上升,而且天花、鼠疫的流行期很長,當然也因為當時沒有能夠醫治的醫療技術,才使天花病毒在人間肆無忌憚的殺戮,所以算不上是“最恐怖的病毒”,

而擁有百分之88%致死率的埃博拉病毒卻只殺死了一萬多人,說明埃博拉病毒的傳染能力有一定的侷限性, 病毒的傳染性與致死率通常不可兼得,如果染病者患病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死去,便無法進行大規模傳播,即便有百分百的致死率也會被傳染率所侷限,人類歷史上唯一兼有“傳染率”和“致死率”的病毒只有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病毒。


我個人認為“西班牙流感病毒”是綜合能力最強的“病毒之王”。

(世界上並沒有最恐怖病毒的權威級定義,所以下是我的各人看法)

西班牙流感病毒曾經在1918年全世界範圍內造成了約5億人被感染,要知道當時全世界的人口才僅僅15億,西班牙流感病毒感染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



簡直比三億人都在用的拼夕夕還要可怕。

西班牙流感病毒造成了約4千500萬人的直接死亡,近1億人的間接死亡!

(感染病毒後痊癒,但身體機能已經收到無法彌補的損害,進而慢慢死去)

西班牙流感病毒在24周裡奪走的性命,比艾滋病24年積累下來的死者還要多,在1年內奪走的性命比黑死病100年還要多!!


當然,西班牙流感病毒已經自生自滅了,其實對於大自然來說,人類以及其他生物才是真正的病毒。

而我們眼中的“病毒”,則是大自然維持自身平衡的“殺毒軟件”,遲早有一天,人類會為破壞大自然的惡性而付出沉痛的代價,那一天,人類會明白,“最恐怖的病毒”是人類自己。


白話歷史君


西班牙大流感,這個流感,改變了整個世界。

1918年3月11日,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軍營,100多名士兵感覺發燒,嗓子疼和頭疼,當時的軍醫並沒有意識到這個流感代表著什麼,不以為意,僅僅以為是普通的感冒,它看起來無足輕重,尤其是當時正逢戰亂時期,士兵有點什麼小毛病似乎稀鬆平常。


1918年5月,在美國遠征軍第32軍區107彈藥輜重隊的記載中說:


他們開始稱之為“三日熱”,病人突然得病,然後提問隨之不斷升高,臉色發紅,骨頭隱隱作痛,頭好像裂開一樣,這種情況持續三到四天,伴隨大量的出汗,體溫降低,殘餘現象會持續一個星期。


美軍的到來給了前線法國人的幫助,也帶來了流感,法國在一年時間內40萬人死亡,很多死者是一家幾口人或者整村整村的全部死去,流感迅速蔓延整個歐洲,連當時的英王喬治五世都沒有能多國,甚至已經蔓延到了東亞地區,病人的情況都非常相似: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死亡,高燒,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最後陷入無意識狀態中。


很快美國已經覺察到這種情況,在美國的費城採取一系列強制措施,比如說禁止隨地吐痰和鼻涕,但是從1918年9月18日到10月1日,衛生官員就接到了635個流感病例報告,到了10月5日,情況迅速惡化,一週內死了2600個人,在第二個星期死亡高達4500人,幾十萬人得病,所有的病人一窩蜂的到了醫院,而僅僅在10月10日,費城759人死於流感,整個美國有25%的人口受到感染,死亡率達到創紀錄的5%,軍隊情況更加嚴重,40%的海軍士兵被感染,36%的陸軍士兵被感染。


由於這次大流感,美國平均壽命下降了10年。

1918年的大流感死亡人數迄今為止還無法完全統計,估計一直在2000萬到1億人之間,別忘記了,整個一戰裡面戰死人數不過920萬,總共死亡人數也不過1500萬,二戰戰死人數1590萬(不算平民死亡),而一次西班牙大流感就超過一戰+二戰的總戰死死亡數。


恐怖的是,當時已經感染的病人,幾乎無藥可救,沒有人知道怎麼治療流感,也沒有任何降熱的辦法,也無法延長生命,醫生們只能給患者餵食,給患者點新鮮空氣,然後坐等著患者的死去,這場世紀殺手的西班牙流感已經過去了一百年,到今天位置,科學家對於這場流感到底為什麼發生依然一無所知。

最要命的是,也不知道這場流感為什麼就突然結束了。


就好像中世紀的黑死病似的,但是與中世紀不一樣的是,中世紀人們還處於矇昧狀態,而在1918年,科學界已經有了諾貝爾獎,在1918年愛因斯坦早已經完成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而人類居然連最基本的流感都處理不了。



成千上萬的患者和成千上萬的屍體。


這次流感還詭異在:越是身體強壯的人,死的越快,士兵的死亡率比普通人高,青壯年的死亡率比老人和兒童高,男性的死亡率比女性高,大大顛覆人類對於病毒的想象力。


1918年的大流感有各式各樣的詳細記錄,當時的照相機已經記錄下當年發生的慘狀,但是一直到了2019年,人們還是不知道這次流感爆發的原因,1918年距離現在已經101年了,真可謂是“世紀流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