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諸葛亮的《出師表》在文筆上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

志超0210


真的的好文章有靈魂的,但是這個靈魂並不是由華麗的洗澡堆砌出來的的。

《出師表》是千古奇文,它辭藻也許不是很華麗,但是也並非平淡無奇,並不是每一篇古文中都能產生那麼多成語的(三顧茅廬、作奸犯科、不毛之地、妄自菲薄、危機存亡……)。


另外《出師表》裡面結構清晰,關鍵是情真意切,把自己對於後主的期望說得很透徹,對於自己領兵出征之後,朝中之事該如何處置,都做了詳細的說明。有這一表在手,那以後治理國家就有章可循。事實上,即便是無能的後主,也能在孔明在外征戰中,安然坐鎮後方,其中的坦然,很大的功勞就在於此表。

在這篇表文中,一開始就拿劉備來壓場面,說他曾經的志向,又說先帝留下的這份基業,實在是處於危難之中,想要守住這基業,就要團結一心,共同進取。然後就是對於後主的叮囑,說讓他多用賢士,多聽忠言,更要賞罰分明,不能冷了將士的心,也不能放縱那些奸險的小人。


諸葛亮在朝的時候,他一人總攬所有的政務,但是他走了之後,劉禪要怎麼治理國家呢?這裡諸葛亮就提到了,董允等人是可以相信的。這些人是諸葛亮提拔的嗎?不是,如果是他提拔的,劉禪也未必用,這些賢士都是由先帝提拔起來,留給兒子用的,這一點諸葛亮也點到了。

根據這份奏表的開頭部分,我們不難看出,其實劉禪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親近小人的舉動,只不過此時蜀漢的大權在諸葛亮手裡,父親快死的時候又說過,如果他不行,諸葛亮可以行廢立取代之事,所以一直不敢過分行事而已。那既然劉禪有這種習慣,想必他也是很希望能夠獨攬大權的,那諸葛亮這樣帶領重兵出征的事情,就可能會受到劉禪的猜忌。畢竟歷來將軍出征,皇帝都是感到有點擔心的,生怕將軍造反,甚至推翻自己。於是諸葛亮為了安撫他,還特意說了一番自己的過去,說先主多次親自去見他,後來託孤也是看他謹慎老實。不過,看後來的發展,糧草總是供應不上,很難說不是劉禪在暗中掣肘。

在這份奏表中,諸葛亮扮演了多個身份。首先他以一個臣子的身份,對後主的行為做了一些提點,讓他疏遠小人,多和賢士結交。然後他又以一個長著的身份,對後主進行了一番教誨,告訴他朝中哪些人是靠得住的,教他怎麼任用這些賢才。接下來他又扮演了先帝朋友的身份,回憶了當年先帝的一些的事情,分析先帝是如何創下現在的局面,也藉此再次向後主說明任用賢士的必要。



接下來就是擺功勞了,前面的一番說辭,明顯讓他的地位處於了不利,於是他就又說先主對他的器重,說這些年來自己的辛苦。通過這些話,他表明了自己忠於漢室的態度,也彰顯了自己的才能,說明自己有足夠的才能、勇氣,去打敗曹軍。最後做了一個總結,這份奏表就算是結束了。

那我們就看出來了,其實這就是一份出征前的“拉家常”,旨在穩定後方,而不是用來鼓舞士氣,所以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事實上,《出師表》在此後的兩千年裡不斷流傳,甚至一度被選入了課本,這本身就證明了它的優秀——如果它真是沒有獨到之處的尋常貨色,會有這麼大名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